中国产业经济报告:融资非瓶颈 最大挑战是需求不足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由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产业经济2015年度报告》指出,产能过剩在2015年较上一年更为突出,对未来三到五年前景感到不乐观的企业,最为关心的还是整体经济走势、竞争和产能淘汰。
3月16日,长江商学院发布了《中国产业经济2015年度报告》。甘洁表示,2015年中国产业经济遭遇比之前更大的困难,甚至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整体状况并未好转
2015年产业经济处于收缩状态,景气指数从年初的50下降到四季度的45。企业对未来的预测在四季度明显走弱,投资持续疲软。有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比例从一季度的11%下降至四季度的5%,而进行扩张型投资(即投资规模高于资产的3%)的企业比例在2015年只有2%-3%的水平。且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仅有0.5%的企业预计会在下季度进行投资,而在2016年计划进行扩张型投资的企业只占样本约1/4。
就报告数据显示来看,企业生产量和用工情况一直相对平稳,但资本品生产量下降较大。产品价格而言也是资本品下降最为严重,“显然是疲软的投资所致”,甘洁教授说。
产业经济整体状况并未有好转的态势,产业景气程度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四季度最高为63,最低为30,而产业景气程度的地区差异小于行业差异,但四季度地区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地区产业景气指数介于36到53之间。
产能过剩严重融资不是瓶颈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内需不足。报告显示,订单不足、成本问题是制约企业下季度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订单不足为首要因素,涉及78%的企业,其他重要因素为宏观行业政策、回款困难,而融资不是瓶颈。
二季度以来,过半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在76和77之间,持续为历史最高。目前约三分之一的行业、地区产能严重过剩,较上季度明显下降。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在减少,但总体产能过剩的扩散指数却居高不下,据甘洁教授分析,这一方面说明许多产能过剩严重的企业已经不得不关停,另一方面也反映需求进一步下滑,拖累更多企业。此外,也有可能一部分企业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扩大生产,希望通过挤压竞争对手而获得一线生机。
长期以来,成本上升是产业经济面临的第二大挑战。而这一矛盾在2015年并不突出,2015年四季度单位成本基本持平,扩散指数为54,劳动力指数为53(上季度为56),原材料成本稍有下降,扩散指数为45。而成本上升主要集中在有投资、用工人数上升的企业。
与外界感受不同,现阶段产业经济的瓶颈并不是融资问题。与疲软的投资相应,绝大多数资金不足的企业(91%)是生产性、而非扩张性资金不足,7%是因为亏损而造成资金不足。2014年四个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平均每季度约以30%的速度下降。而2015年整个年度新增贷款余额仅为2014年四季度贷款余额的5%,其基于银行家问卷调查的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在持续下降。当被问及为何没有新增贷款时,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没有资金需求。
政策最大挑战是市场预期走弱
产能过剩意味着缺乏定价能力,加上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很低。据报告数据,27%的企业毛利率低于10%,71%的企业毛利率低于15%,只有8%的企业获得高于20%的毛利。显然,这并不利于企业积累财力进行有规模的研发,实现产业升级,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应对产能过剩和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
报告指出,产业经济目前的低谷状况要求出台长期的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应该围绕帮助部分企业实现妥善关停、剩余企业升级以及增加收入(扩大内需)三方面进行。财政政策方面需要以增加内需为主,通过财政支出提供社会保障,降低家庭为养老、医疗的储蓄,从而增加内需。
虽然融资不是现阶段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但不代表金融改革不重要。甘洁建议,应该开放部分民营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放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可以利用民营银行的活力,外资银行的经验和创新,较快填补贷款导向上的不足和通过竞争促进现有银行的转变。
下一篇:短期高收益人身保险产品面临下架 中小险企或受较大影响
更多"中国产业经济报告:融资非瓶颈 最大挑战是需求不足"...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中航动控(000738)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