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灵魂的答案 背后的差异在哪儿?
最近是密集的三季报发布期,集中看了很多财报,感受特别深刻,突然对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有了一些想法。
为什么这么多年A股的表现如此糟糕,赚钱效应如此之差,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如此之少?
我想到一个触及灵魂的答案--这个市场的机制就有问题。
我下面给大家列举几份上市公司的中报。
蓝色光标: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6.54%。
汤姆猫: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1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4.28万元,同比下降87.53%。
昆仑万维:第三季度净亏损2982.9万元;前三季度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58.26%。
这些公司都有共同的特点,是今年上半年涨幅特别大,特别牛逼的公司,都在多个渠道平台,多次投资者交流中反复强调自身受益于AIGC的产业趋势。但从半年过后的经营情况来看,不要说利润的增长了,就连营收都见不到明显的增长,和所谓的产业趋势屁关系没有。
类似的公司一抓一大把,上半年炒过的AI公司,最后落地有业绩的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一些被认为受益的行业比如游戏压根看不到半点受益的迹象,只看到了游戏公司越来越差的经营状况,在版号放开的背景下,竞争加剧,买量成本高企,好点的增收不增利,差的直接在竞争中落后,收入都下滑,估计就快完犊子了...
所以这部分公司的走势基本都是个A,部分已经跌回了炒作前,部分跌了个七七八八...
至于参与这类炒作的一些可查询业绩的公募,私募,更是亏来底裤都没有了,某知名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今年快亏了40个点了,今年一季度ALL IN AI就是亏损的关键手。不过我仔细看了下,他三季度已经换仓了一些,买入了一些减肥药和华为链的公司。
这类炒作看起来热闹,但从结果来看,是典型的负和博弈,如果仔细看这些公司年内的涨幅,其实都还不小,不少公司还涨了30%-50%,只不过是之前涨了两倍跌到了只涨了30-50%。
但结果却是大部分人都亏钱,赚钱的寥寥无几。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部分成交量都是在顶部放出来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是在涨上去之后才买的,这个背景下,亏钱的人自然远比赚钱的人多。
我们再来看下美股的牛股,基本就是无脑买,几乎在任何时候买,任何一次回调的时候买都能赚钱。
这背后的差异在哪儿?
又需要回到文章一开头,我提到的机制问题。
A股的很多上市公司高管,股东,包括投资人想的是什么?
略好一些的上市公司想的是用这个市场融资,融资后反哺公司发展,把公司做大。更不要脸的一些公司想的是想办法上市,上市了吹牛逼炒股把股价炒高,割一把韭菜走人,烂摊子就留给股民了,直接把上市公司送给你们都行,只要钱拿到了。
美股的上市公司想的是什么?
苹果贷款都要回购,维护股东利益...英伟达大涨后反手就是一份上百亿美金的回购计划,A股“英伟达”大涨后,反手就是一份把公司都卖给你的减持计划...
A股的投资人想的是什么?
上市公司如果想要割韭菜,正常人的想法是远离这种傻逼公司,但A股一些投资人甚至一些机构想法是诶你想割韭菜,要不我们一起割?
还有部分无良分析师,他们判断公司好坏的标准是股价涨没涨,只要涨了,什么研报都写的出来。
回去看看那些AI公司,今年4-6月有多少强烈推荐,有多少署了名字的小作文...只要能赚钱,事实又什么重要的?
最底层的机制和逻辑就是错的,一个热衷于割韭菜,博弈的市场,注定是一个负和博弈的市场,大多数亏钱,少部分人赚钱。哪怕给你一轮牛市,也不过是给了一轮亏更多钱的机会,经历过2015年的读者应该很多,有几个人是在那轮牛市里把钱带出来了的?
这样的市场建立不了长期机制和信心,美股的长牛是在上市公司,投资人共同努力下建立的,他不光建立在持续经营改善,经济增长基础上,他更建立在投资人和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朝着共同的愿景目标向前的基础上,大家希望的都是彼此更好,而不是彼此收割。
在今年证监会减持新规发布后,我感受到了监管对于打破目前这种恶性循环,重新建立市场底层规则,长效的机制的态度。
鼓励真正做好经营,在乎投资人利益(分红,回购)的上市公司,限制只为了圈钱,只想搞钱的上市公司;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进而回报股东,限制上市公司无序融资,做过公司经营都知道,公司有钱了和大股东自己有钱了本质上是一回事。
另外看到监管也在推动回购ETF等新型的产品为能给股东创造回报的上市公司增加增量资金。
长期来看,需要把这些规则完善成体系,建立一个有效的优胜劣汰的机制,要让骗子公司骗不了钱,要让好公司市值越做越大,能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实现长期的发展。
今年以来,因为宏观环境比较弱,博弈和骗(写小作文,编故事)是赚钱最主要的两个手段,但同时也要看到,新的机制正在建立。
也只有建立这种新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使资本市场具备长期赚钱效应,更多人能有获得感。
更多"触及灵魂的答案 背后的差异在哪儿?"...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