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公司承诺不减持 哪些公司在被逆市增持(2)
75家公司承诺不减持 中小创领衔
新年以来A股出现剧烈波动,一大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投资者担心股东减持潮再次出现,针对这种担忧,上市公司纷纷行动,7个交易日内共有75家公司股东紧急发布不减持承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承诺不减持的以中小创公司为主。
去年7月8日证监会曾发文,禁止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减持,随着减持禁令的到期,减持“堰塞湖”成为加剧市场波动的因素,上市公司则积极用行动进行对冲。证券时报·数据宝不完全统计,1月5日至1月7日共有42家公司承诺不减持,1月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引导股东有序减持,但此后仍有33家公司陆续加入不减持大军。
从承诺不减持公司所属板块看,75家公司中,主板有22家,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分别有27家、26家,主动“加锁”的主要是中小创公司。而从去年上市公司增减持动向统计,中小创公司股东正是上半年的减持主力,在中小板、创业板与主板市值悬殊的情况下,去年上半年中小创公司共套现逾1600亿元,占全部减持市值的近四成,而下半年的增持金额仅占增持总额的一成。以这点看,中小创公司领衔不减持更有利于控制股东减持规模。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发布不减持承诺的股东主要是控股股东,也有部分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承诺不减持。比如,美盛文化1月7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全体董监高2016年9月11日前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海源机械控股股东海诚投资、持股 5%以上股东海源实业集体承诺半年内不减持。以承诺期限看,股东主要以6个月或1年为新的禁售期。
新年以来A股快速下挫,沪指累计下跌14.59%,中小板指、创业板指跌幅分别达18.86%、20.87%,普跌中A股泥沙俱下,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的利好暂未能拯救股价。数据宝统计,75家公司中剔除停牌股,今年以来平均下跌两成,跌幅在30%以上的有18家。
从业绩来看,发布不减持承诺的多数公司经营业绩较好,这或许是股东有信心不减持的重要依据。统计显示,75家公司中共有41家发布了2015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公司21家,预盈公司7家。业绩预增公司中,以净利润预计增幅中值计算,海能达、上海莱士等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翻倍。在业绩良好预期下,基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不减持承诺,一旦市场走稳这些股未来走势值得关注。(证券时报)
哪些股在被增持:22家公司被连续增持超5次
2016年A股创历年最差开局,6个交易日即跌近15%。2700多只个股中仅有600只跌幅小于20%,上涨个股(剔除新股和复牌股)不到60只。在市场担心大股东变着法减持之际,我们来看看哪些个股在被增持吧。
股价持续下跌为增持和举牌提供了机会,在上两轮大跌中,产业资本出现了增持潮;2015年末,多家上市公司出现“野蛮人”,被险资疯狂举牌,令大股东措手不及。
增持潮延续至2016
2016年以来虽然险资举牌潮降温,不过重要股东增持规模仍大幅上升,且增持金额远大于减持。
同花顺数据显示,开年以来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66.52亿,减持仅有4.24亿,增持金额较大。增持次数为521次,减持为29次。
从增持类型来看,1月份以来有83只个股获得公司类型的增持,其中大部分属于大股东或二股东增持,增持规模平均约300万股。
近期市场大幅波动,证监会7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主要为防范大股东等集中、大规模减持冲击市场。在此之际,重要股东的增持行为有利于打消市场对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忧虑,提振市场信心。
小编梳理了最近大股东或二股东所增持股份占流通股比居前以及未来拟增持的个股,以飨读者。
重要股东高位增持 股价有了“安全垫”?
在有增持行为的公司中,股东、董监高、员工持股计划等重要股东高位大幅增持尤其值得关注。其中,国联水产于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5日期间,增持公司股票24.58万股,增持价较最新价大幅折价三成。另外,浔兴股份、宝通科技、群兴玩具、奥特佳等多只个股最新价也都跌破控股股东增持成本。北信源员工持股计划在12月以来买入了55万股,交易均价为55.84元,耗资约3000余万。美盛文化总经理两天花3000万元增持,交易均价分别为40.95元和45.28元。除带头增持之外,公司控股股东、全体董监高承诺今年9月11日前不减持。
分析人士表示,自开年以来,短短数个交易日里,沪指累计跌幅已达14.59%,受此系统性风险影响,多数上市公司最新收盘价低于今年以来的增持均价,普通投资者具备了一定的安全垫。
22个股被连续增持超5次
近期随着市场调整,产业资本等重要股东在底部持续增持自家股票。从连续增持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有22只个股被产业资本连续增持达到5次以上。以四方股份为例,今年以来,包括高书清、祝朝晖、王绪昭、张显忠、贾健、张伟峰等在内的高管集体增持自家股份18次,累计增持15.7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约为193万元。
与此同时,通威股份、天虹商场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也频频出手增持,期间累计增持次数分别达到39次、12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被连续增持的个股中,加加食品重要股东增持股份数量达4300万股,增持金额约为3.16亿元。
除了董监高,上海莱士、天宸股份、奥特佳等更获得大股东或二股东连续增持,其中,上海莱士今年以来控股股东及相关方连续5次出手增持,累计买入333万股。奥特佳和天宸股份增持次数也在4次和2次。
大股东趁下跌增持股份反击险资举牌
进入2016年,尽管险资举牌已有所降温,但在资产配置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险资扫货仍在继续。金风科技最新公告称,公司于2016年1月4日收到安邦集团提供的最新信息——安邦系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因此,前期被举牌的公司也不敢懈怠,趁这轮大盘下跌,部分公司大股东也陆续增持自家公司股份。例如欧亚集团的大股东近日就斥资5千万元增持135万股,与安邦抢筹捍卫控股权。去年12月,欧亚集团控股股东商业总公司亦增持相同数量。根据计算,商业总公司两次增持自家股份共花费人民币约1.05亿元。
而在此前,欧亚集团曾遭到安邦保险两度举牌,有业内人士表示,欧亚集团公司控股股东选择在此时大举扫货,一方面是看好公司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或许是为了反击安邦的举牌。
面对同样情况的还有天宸股份,国华人寿此前已增持股份至15%,成第二大股东。大股东从去年12月以来,连续增持达到惊人的8次。(证券时报网)
减持新规存“后门” 大宗交易公告频发
一系列减持新规加紧出台,意在稳定市场预期、缓解对减持潮的恐慌情绪,A股上市公司更是再掀一波“承诺不减持”的热潮。然而,市场似乎并未由此定心。
由于对不同股权转让方式的减持采取区别对待,大宗交易成为减持新规的“后门”,免于适用集中竞价、协议转让形式的减持所要遵循的约束要求。而重要股东的减持或早已迫不及待。在1月10日及11日晚间,先后已有安妮股份、兆日科技、雄韬股份、我武生物和信威集团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或减持计划。
多位市场人士对此称,此次减持新规的重点已转为“疏堵结合”,回避规范大宗交易减持或出于对重要股东权益的综合权衡和考虑;但留有大宗交易减持这一重要途径,使得减持压力仍存,且市场恐慌情绪的发酵亦不容小觑。
大宗交易“后门”
新近出台的减持新规对不同形式的股权转让采取了区别对待,并为大宗交易减持预留了“后门”。
1月7日,在暂停实施熔断机制的当天,证监会紧急发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下称《减持规定》)。从《减持规定》的条款来看,该文件重点就重要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这一特定途径减持股份作出细化要求。核心条款则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时,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且三个月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然而,在《减持规定》发布之后就有市场观点指出,其覆盖和适用范围出现多处监管空白区。如,通过集合竞价减持股份所需要满足的监管要求,并不包括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购入的股份。这意味着,重要股东在股灾期间及之后增持的股份,可以在增持六个月后卖出。此外,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途径的减持也缺乏有效约束。
随后的1月9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落实《减持规定》的相关指导意见;主要对以“协议转让交易”这一途径的减持做了细则要求,被市场认为及时打了“补丁”。
根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通知,在遵循《减持规定》的相关条款基础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转让价格范围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
但截至目前,上述一系列减持新规均未对重要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的减持行为做出说明。这意味着,大宗交易在此前发布的重要股东减持禁令到期后,不再适用减持新规;对于减持比例的要求、预先披露等规定,拥有了“豁免权”。
“在现行的减持新规里,大宗交易这块是没有任何明文规定的。可以说,如果大股东想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可以不预先做信披,没有减持比例的要求。这等于给大股东减持留了一个很重要的通道。”某券商策略分析师称。
统计显示,2015年1月11日至今的一年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中,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产生的增减持交易就有2240起。
市场仍存抛售压力
对于新规之下畅通无阻的这条减持捷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们火速响应。
安妮股份在1月10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杰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向深圳方略资本或其指定的基金、千合资本或其指定的基金,总计转让其持有的安妮股份600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08%。
11日晚间,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减持大军阵营。其中,兆日科技宣布其控股股东晁骏投资,计划在今年1月13日至7月12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减持不超过336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0%。雄韬股份表示,公司股东孙友元计划在今年1月15日至7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032.75万股公司股份。我武生物则公告称,股东东方富海拟计划至2016年7月8日期间,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993.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5%。
此外,信威集团还在11日晚披露了公司股东的减持交易情况。公告显示,公司股东吕大龙已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了公司股份4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6%。
“大宗交易是大股东减持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保留这一途径,应该是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这一群体利益和话语权的考虑。”谈及监管新规为何避而不谈大宗交易,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称,与当时发生“股灾”时的应急措施不同的是,监管层此次推行减持新规的目的和出发点,已非完全堵死大股东减持的所有途径。
这在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时的通知表述中已有体现。证监会在此前的通知中指出,《减持规定》的制度是为防范大股东和董监高集中、大规模减持冲击市场,同时也遵循“疏堵结合”的思路、依法保障其转让股份的权利,并通过完善配套机制引导其依法、透明、有序减持。针对细则条款的制定,证监会还强调,将既避免“18号文”(指此前发布的减持禁令)到期后出现减持高峰,稳定市场预期;又要兼顾中长期供求平衡,满足大股东持股适度合理流动的需求。
增持成本压力高企、大盘走势尚未回暖,面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压力,“疏堵结合”成为减持新规的最大变化。但为大宗交易留有的这一扇“后门”,也有可能是为减持抛压开了泄洪之穴。
根据兴业证券上述测算,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抛压释放时间集中为今年前3月;且每月重要股东的平均减持压力约为1000亿至1500亿元。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与历史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是相对于目前50万亿的总市值比例较小。但其同时强调,重要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之后,大宗交易接盘者直接在二级市场的卖出,多次转手后实现减持,仍将对市场产生压力,“需要提防的是投资者的预期,或者他们对于‘化整为零减持’的担忧。”(第一财经日报)
让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给好友:更多"75公司承诺不减持 哪些公司在被逆市增持(2)"...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云投生态(002200
投资亮点 1. 公司是国内最早上市的园林绿化类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绿化苗木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