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营收环比好转 行业增长两极分化
编者按:虽然上半年国内经济整体并不景气,但在国家连续出台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扶持下,A股上市公司终于一改今年一季度营收环比大幅下滑局面,录得二季度单季营收及净利润双双环比大幅增长。在半年报中,可以看到长期饱受业绩质疑的创业板终于抬起头,其整体营收和净利润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远超主板公司表现。行业利润贡献度上,虽然金融股仍然是大头,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业绩增长最快的券商股很可能在下半年要回吐掉利润。
虽然上半年宏观经济依然不景气,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明显乏力,但A股278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却双双实现正增长,特别是整体净利润增速明显大于营收表现。
整体营收、利润双增长
数据统计显示,2780家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40.81亿元,同比增长1.46%;整体创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165.11亿元,同比增长10.2%。对比去年同期,营收增幅同比要明显趋弱,而净利润增幅则小幅超越了去年同期(见表1)。对照历史数据来看,自2010年中期A股整体营收实现同比42.35%增长后,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就开始一路下滑,这一现象从侧面印证了这几年宏观经济的长期不景气现实。
在季度环比上,二季度整体营收环比增长13.88%,净利润环比增长22.82%,总体增长幅度不仅明显优于2014年的二季度同期,且一改今年一季度营收环比负增长局面,实现增收又增利的双赢局面,间接体现出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利多政策后,经济在二季度开始有所企稳。
分市场来看,创业板自2012年12月就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牛市,但长期以来,其股价和业绩表现一直受到投资者质疑,业绩增速远远追不上股价的表现,持续高涨的估值脱离了地心引力。今年中期,创业板整体营收终于一扫此前疲弱表现,484家公司整体营收增长29.86%,远远超过中小板和主板(见表3);当然,在整体净利润贡献上,还是要弱于中小板,不过要远高于主板。
行业增长分化明显
观察上半年各行业的业绩变化,可以发现,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仅有非银金融、有色金属、交通运输3个行业,分别为129.78%、127.37%、66.6%。另外,计算机、公用事业、休闲服务、纺织服装、传媒、医药生物6个行业的业绩表现也相对可圈可点,利润增速均实现了20%以上。
由于宏观经济的走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至今年8月底,央行已进行了5次降息、4次降准,目的是提振实体经济、改善企业盈利状况。正受益于流动性宽松,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走出了一波大牛行情,市场成交量激增,直接带动了券商业务收入的增长,多家上市券商中报净利同比增长达两倍以上,而在去年同期时其净利增速仅为26.17%。同样属于金融行业,银行股在降准降息的背景下就显得没那么幸福了。对银行股来说,降准降息的影响是两面性的,一是有望扭转经济下滑预期,缓解系统性风险;二是存贷息差下行,盈利空间收窄。因此,银行股中报平均净利增速较去年同期反而收窄,去年中期为11.1%,今年中期却仅有3.45%左右,大降近8个百分点。地产行业也是降准降息及多项调控政策放松的最直接受益者,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中报行业净利增长13.22%,相比去年同期5.67%的负增长,大幅提升了18.89%。
几家欢喜几家愁,与上述增长态势良好的行业相比,钢铁、煤炭采掘等行业未见复苏迹象,钢铁行业和煤炭采掘行业上半年整体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287.65%、65.48%。个股表现上,去年中期钢铁股中只有10家公司业绩亏损,今年已扩大至16家;煤炭股也由去年中期17家亏损变为今年的29家亏损。从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及中下游需求来看,钢铁、采掘等周期性行业目前不仅未能走出低谷,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上半年风光无限的券商挨当头一棒
长期以来,金融股一直贡献着A股市场上绝大部分利润,在剔除金融股影响后,可以看到非金融股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了3.25%和0.66%。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的55只金融股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23.49%和17.65%。其中,券商股的增长最为值得记录,23只券商股中期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6.32%,净利润同比增长352.67%。个股中,上半年业绩增长最快的光大证券净利润同比大幅飙升了1180.05%,而即便是增势最慢的中信证券净利润也同比实现了205.97%的增长。
不过,随着6月中旬股灾的到来,券商股似乎一时间乱了阵脚,用上半年意气风发,下半年小心翼翼来形容今年以来的券商股颇为贴切。近日,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4家券商均因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8人被带走协助调查;同时,在券商股整体上半年业绩创新高后,其7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普遍下滑了50%以上。目前市场成交量回落、IPO暂停,下半年券商将面临严峻考验,甚至可能上半年的利润会全部回吐掉。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的加强,券商此前呼风唤雨的良好格局很可能出现巨大改变。
高送转刷新A股记录
据统计,今年中报沪深两市共有216家公司推出了中报分红方案,数量创下A股市场同期之最。历史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中报推出分红方案最多的是2012年的117家,而今年中期的分红公司家数则相比2012年要几乎翻番(见表4)。
从今年中报“高送转”分配方案看,其力度相当可观。创业板公司迅游科技、昆仑万维10转30派6元、10转30的分红方案双双改写了A股历史上“高送转”的记录。数据显示,今年中期172家公司的分红方案达到了10送/转10的传统“高送转”界限;152家公司触及甚至超越了10送/转10的历史顶级分红线;69家公司推出了10送/转15以上的分红方案;34家公司甚至送/转比例高达或超越10送/转20。而值得一提的是,腾信股份、沃森生物、健盛集团等15家中期推出“高送转”的公司,其在2014年度刚刚进行过“高送转”。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报“高送转”的大潮中,不乏有业绩下降甚至亏损的公司来凑热闹。172家公布中期“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中,51家业绩出现下滑,深康佳A、沃森生物、新日恒力、精伦电子等9家公司更是在今年中期出现了业绩亏损的窘境。今年中报“高送转之王”迅游科技,与公司土豪分配方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6.88万元,同比下降6.70%;净利润3051.52万元,同比下降0.18%,虽然业绩不尽如人意,但迅游科技“任性”送转也自有原因。公司5月底上市后曾连续收获19个涨停板,一度被市场封为“暴风科技第二”,截至8月31日,股价累计上涨391.34%,股价从原来的不足40元发行价,攀升至200元。昆仑万维也同样任性,在公司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5.92%情况下,仍推出10转30的超级分红方案。
面对如此壮观的“高送转”浪潮,“高送转”股近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高送转”公司在预案公布后股价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在6月下旬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股价走势更是凄惨。以昆仑万维为例,公司8月6日披露中期高送转预案,截至8月31日,下跌为48.02%。类似的还有中恒集团,8月13日预案公布后,至今股价累计下跌33.15%。对于“高送转”概念股频频“见光死”,分析人士认为,这跟今年A股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大盘出现非理性调整,导致了很多个股严重超跌。另外,因今年中报“高送转”的公司特别多,这也给市场带来了炒作疲劳,失去了曾经的稀缺性。
近6成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喜
随着中报披露工作的收官,不少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也提前和投资者见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两市共有1027家A股公司公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占两市全部A股比重的36.94%。从上市公司公布的预告类型看,610家三季报业绩预喜(包括预增、略增、续盈、扭亏);379家公司业绩预忧(包括预减、略减、首亏、续亏);另有38家公司具体业绩盈亏尚不确定,预喜公司占比59.4%。
统计显示,目前提前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832家给出了较为明确的三季度净利润预期值,我们以预告给出的净利润下限,结合已公布的去年三季报、今年中报财务数据保守统计,832家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相比2014年同期预计增长5.21%,而如果和二季度的数据环比统计,今年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则预计将出现38.99%的业绩下滑。
分板块看,在已公布的三季报预告中,中小板的披露态度最为积极,目前767家中小板公司,仅剩国信证券1家未提前公布业绩预告。主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则分别仅有201家和60家公司公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剔除没有公布具体净利润预期值的公司,764家中小板公司预计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49%,三季度单季环比则预计出现36.08%的下滑。由于目前主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的统计样本较少,三季度整体的业绩增减变动则相对偏差较大(见表5)。
从个股看,已公布的三季报预告中有537家净利润预计同比实现增长,433家公司预计增长30%以上;288家公司有望增长超过50%;160家公司预计将实现业绩的翻倍增长;增长预期最为强势的牧原股份、顺荣三七、海翔药业、冠福股份等14家公司预计将实现10倍以上的业绩增长。不过,观察业绩增长最快的公司公告发现,多数企业盈利超预期是由并购重组贡献利润以及非经常性收益带动业绩提升,也有部分企业由于成本端或价格端改善带来主营业务增长。这样来看,企业盈利向好的根基并不牢固,实际情况应该是盈利与经济相对应,后续需警惕股市震荡使得企业投资收益下滑,以及未来并购重组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
银行股成机构绝对重仓行业
机构力量在A股市场上一直呼风唤雨,其重仓对象往往是一段时间的牛股。观察今年二季度各大机构的持仓情况,整体来看,银行股以46067.43亿元的被持有规模,将机构持有额第二大的采掘板块远远甩在身后。二季度,16只银行股和一季度一样,再次全部成为了机构的囊中之物,相比一季度,机构持有银行类个股的比例提升了1.74%,上升至83.7%,与此同时,持股规模也有所扩张,相比一季度的40824.87亿元增长了5242.55亿元。尽管采掘板块以26528.55亿元的机构持有规模位居二季度机构第二大青睐行业,但从统计数据来看,机构持股比例却相对一季度末出现了下滑。此外,非银金融虽然身为机构第三大重仓板块,但因股灾的提前到来,可以看到二季度末,无论持股市值还是持股比例均相比一季度有所下滑。观察显示,随着二季度前期市场的大幅上扬,申万28个行业中有27个在二季度整体实现上涨,非银金融是惟一出现4.93%跌幅的行业。
统计机构持有各行业的市值增长情况,除了银行股,二季度末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等板块的被持有规模均较一季度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而从持股比例看,休闲服务类个股被机构的持有比例增长最快,一季度末,机构持有其股份占行业流通股本的比重为45.05%,二季度末即上升至51.32%。与此同时,国防军工、医药生物、银行、计算机4个行业机构的持股比例也均相比上一报告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以上。与之相对应的,钢铁、公用事业、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电子、汽车等行业个股的机构持股比例则有所下滑,其中以钢铁股的下滑最为严重,由一季度末的68.43%下滑了4.36个百分点至64.06%。
由于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种类繁多(包括基金、QFII、券商、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银行、信托公司、银行、阳光私募、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等),本次我们仅以投资稳健的社保基金、券商,实力强劲资本雄厚的QFII以及著名的私募基金作为统计对象。观察显示,社保基金、券商、QFII地二季度末共重仓了1137家A股公司。其中,主板公司631家、中小板公司325家、创业板公司181家。仅从板块被重仓家数看,主板公司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这与目前市场中主板公司家数仍居多有关。若从各板块被重仓公司占板块的比重看,中小板公司二季度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度则相对最高,325家重仓股占全部767家公司比重的42.37%,主板公司紧随其后,631家重仓股占全部主板A股比重的41.82%,而相比之下,创业板的重仓股比重相对最低,占比仅37.4%,印证了今年6月初开始的创业板提前大跌的背景(机构很可能提前减仓)。
私募基金方面,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的持仓及选股思路值得关注,千合资本旗下有5只产品进入到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中,分别是昀沣证券、昀沣2号、昀沣3号、千纸鹤1号以及千合紫荆1号,一共持有24只个股。其中昀沣证券持股规模最庞大,共持有20只个股,持股总数达1.47亿股;其次为昀沣3号持有12只个股;随后为千纸鹤1号持有8只个股;千合紫荆1号持有4只个股;而最少的昀沣2号仅持有浩云科技这一只个股。共涉及到11只个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共同持有的。
另外,在二季度股指大幅上攻阶段,千合资本也新进场大幅买入了11只个股,其中有5只来自创业板。在买入的11只个股中,除了置信电气和国电南瑞流通股本超过10个亿,其他个股均为流通股本不大的中小盘股,而且还有部分今年刚上市的次新股,包括今年最为疯狂的暴风科技。
同样,另外一位私募大哥徐翔的持仓思路也值得大家学习,作为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其旗下私募产品众多,包括泽熙1期到6期,泽熙增煦、渝信2号等等,按理说,其持股应该众多,上榜个股不少,但事实上从统计结果看,今年中期仅粤电力A、德豪润达、康强电子、东方金钰和华丽家族5只个股出现其产品身影,似乎说明泽熙在股灾前或6月底前已经成功逃顶,至少大部分产品已经空仓或者仓位已经降得非常低,这种判断的基础基于其旗下多款产品净值在7月份一直处于在高位,基本没有受到当时股灾的影响。■
下一篇:股权质押风险:有压力,但可控
更多"整体营收环比好转 行业增长两极分化"...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双星新材(002585)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塑料包装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够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