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被视为影子银行体系重要组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一些假创新、实为绕开监管的操作手法层出不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暗藏了大量风险,一旦风险爆发或将累及银行自身。
伪结构性设计实为揽存
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了实现保本,通常通过投资于存款或低风险债券等产品获得稳定收益,再运用该笔收益去投资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实现保本的同时以小搏大。
然而随着今年三季度以来银行存款压力增大,结构性理财产品已成为部分银行变相吸收存款的工具。一些为了获得结构性存款而设计结构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被业内人士称为伪结构。
“伪结构理财产品有多种,比如有的设计了不可能达到的触发条件,或者设计了100%能达到的触发条件,结构设计成为摆设,到期获得收益率没有悬念。”深圳某股份制银行资金交易部人士称。
而有的“结构性理财”的产品则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实际上并无结构化设计。中国银行(601988)网站上一只名为“汇聚宝1111DE6M2”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虽然该产品名为结构性理财,实际上该理财产品资金将纳入中行资金池进行统一管理运作,投资于“债券、票据、拆借等国内外金融市场工具”,根本没有说明挂钩何种标的。
不管结构性理财产品业绩表现如何,均可为银行带来大量结构性存款。中国银行今年9月末交易性金融负债余额达到6125.9亿元,较年初大增183.77%,主要原因是结构性存款大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行交易性负债增加2201.79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增加额则高达1765.37亿元。6月末,交易性金融负债中结构性存款占了99.2%。
上一篇:银行理财强调财富管理
下一篇:第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将于12月3日在京举行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营电力自动化,尤其在配电网自动化领域优势明显。公司主营产品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