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进入寒冬 宝宝类产品收益连续数月下滑
央行连续6次降息,让互联网“宝宝”进入寒冬。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82只互联网对接的69只货币基金的总规模为17015.53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了2377.41亿 元 , 增 幅 为16.24%。但是互联网“宝宝”的收益在三季度再创新低,预计第四季度整体收益跌破3%是大概率事件。
规模增长难挽收益颓势
相较于规模的增长,互联网“宝宝”的收益却再创新低。数据显示,8月份,互联网“宝宝”的平均收益率为3.03%,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在全部69只货币基金中,三季度规模增长的有33只,规模下降的有35只,规模持平的有1只。从规模排名较前的货币基金来看,大多是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中型银行或者基金公司发行的宝宝类产品。其中,三季度末余额宝的规模虽然仍排名首位,但较二季度小幅下降1.54%。至6039.48亿元。
从规模增长来看,渤海银行的添金宝对接的是诺安理财宝货币基金A,三季度末规模为82.77亿元,较二季度末规模翻了11.17倍,在所有宝宝中规模增幅最大。国投瑞银基金的国投瑞银货币、江苏银行的开鑫盈、中国联通的沃慧宝规模也都至少翻了一倍。
与收益大幅下降不符的是,三季度宝宝类产品规模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明显的增长,这一点似乎超出市场预期。有理财分析师认为,三季度互联网宝宝产品规模不降反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市场利率持续下降,银行存款利率降至历史新低,过去老百姓习惯把钱都放在银行,尤其是以备不时之需的生活零用资金,但是负利率时代来临,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凭借着高流动性及低风险成为了银行存款的最佳替代品,尤其是银行系互联网宝宝,比如渤海银行的添金宝、江苏银行的开鑫盈、建设银行的速盈等规模增长都比较大。
另一方面,理财机构积极推广活期理财产品,在理财网站或手机客户端上可以很明了地看到货币基金或其他类活期产品,投资者资金闲置的情况大大减少。比如过去大家购买股票或是基金,在观望期资金短暂撤出之时都放在股票或基金账户中,没有任何收益,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大家可以把资金放在货币基金之中继续享受收益,而且可以用货币基金中的资金直接购买股票或是基金,非常便捷。
然而,相较于规模的增长,互联网“宝宝”的收益却再创新低。数据显示,8月份,互联网“宝宝”的平均收益率为3.03%,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分析师表示,虽然9月份小幅回升至3.13%,但这只是短暂现象,难以持续。
“宝宝”未来行情不容乐观
宝宝产品收益大跌符合市场预期,降息、降准、逆回购等动作频繁导致市场利率一降再降,利率市场化也在加快步伐,各类理财产品收益不可避免下跌。
自2014年初以来,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率就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从2014年1月的5.68%到2015年9月的3.13%,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收益下降45%,这与市场资金面的变动息息相关。
从不同系“宝宝”产品收益来看,三季度第三方支付系“宝宝”产品收益最高,平均收益率为3.34%。银行系、代销系、基金系“宝宝”产品分列二、三、四位,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19%、3.07%、3%。
事实上,互联网“宝宝”对接的是货币基金,资金投向以银行存款及结算备付金为主,这部分通常能占到60%以上,除此之外少部分资金投向于债券及其它资产,基本上都是风险等级较低的资产标的,且各货币基金资金投向趋同,这也就决定了各个“宝宝”类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不会太大。
“宝宝产品收益大跌符合市场预期,经济增长压力及通缩压力较大,社会融资成本仍然偏高,需要央行动用灵活的货币政策去调整,降息、降准、逆回购等动作频繁导致市场利率一降再降,利率市场化也在加快步伐,各类理财产品收益不可避免下跌。”有分析人士指出,10月份央行再次“双降”,并且增加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范围,利率下降趋势仍没有终止,因此四季度互联网宝宝产品平均收益跌破3%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由于年末资金会稍微偏紧,因此收益降幅不会很大。
理财分析师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宝宝”收益下跌、吸引力也随之下降,然而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尽如人意,稳健类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国债、大额存单等收益率都纷纷走低。与之相比,互联网宝宝强大的流动性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虽然不能作为唯一或主要的理财途径,但是仍然是生活零用钱或应急资金的最好去处。“但随着市场利率的走低,并不建议大家把大量的资金投放到短期类的理财产品中,还是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资金财产。”
上一篇: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加速
更多"理财市场进入寒冬 宝宝类产品收益连续数月下滑"...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天邦股份(002124
投资亮点 1. 公司从事绿色、环保型特种水产饲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规模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