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信托行业青训体系的一些思考
信托行业在“一法两规”颁布后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11月底,受托规模已超过保险业,成为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不过,随着“资管新政”的进一步深入,2013年整个信托行业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在此温故迎新之际,恰逢信托业协会主抓多年的培训教材以及“信泽金”主编的金融信托案例集正式出版,笔者结合多年从业经历及内外部培训感悟,谈谈构建信托行业青训体系的一些粗浅见解,供业界有识之士参考。
(一)构建信托青训体系之必要性
时至今日,信托行业主流的新人培养模式还是“新人入司教育+指导人传帮带”,换句话说,这带有很强的作坊习气,神秘,随意。根据笔者这几年内外部培训经历看,这会使得大多数新人在刚开始接触信托的时候较为迷茫,更不知该从何下手,有幸赶上一波业务机会,或许能出一两个人才,如果不幸赶上调控,自然锻炼的机会也有限,这也是目前整个信托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展望“十二五”,各家金融机构要想在大资管背景下取得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尤其像信托这种需要“把握节奏”、“灵活应对”、“资源整合”的行业,更加迫切地要构建符合本公司发展战略的青训体系。
(二)构建信托青训体系之三个层面
笔者认为,青训体系的核心是给新人树立科学的金融观、精炼的方法论及鲜活的案例教学。
1、科学的金融观
碍于国内金融教育与金融实践的脱节,往往从事信托行业的新人哪怕金融科班生也未必有科学的金融观,这就要从先了解什么是金融开始了。
在我看来,房西苑先生在畅销书《资本的游戏》中有精辟的见解,即资金与资产的不断转换。引申开来,金融本质上就是以资本运动过程为出发点、以加速资本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货币资本(通俗理解为“资金”)向非货币资本(通俗理解为“资产”)转化的投资行为及反向的融资行为,而金融实践就是各种投融资活动的汇总。
如果说关于金融的上述理解有助于新人拨开迷雾的话,接下来新人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特殊国情所展示出的庞杂金融生态,换句话说,新人不能总盯着政府颁发金融牌照的企业所从事的投融资活动(我称之为“明金融”,又可以理解为官方金融),反而那些不易察觉但又具备金融实质的广阔领域(我称之为“暗金融”,又可以理解为民间金融)迸发着更多资源整合创新的火花。为了更好地理解,在这里可引入我称之为“‘明金融’、‘暗金融’的两分法”,例如2012年夏天极为火爆的“中国好声音”,就是一个很精彩的“暗金融”案例,在后续第三部分我会着重再讲。
总之,既有始终围绕资本的思考逻辑,又有面向民间的金融格局,这就构成了科学的金融观的两大要素,也是信托新人所应理解和掌握的两大基本认识。
2、精炼的方法论
在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内,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体的,而信托新人一旦树立了科学的金融观,必然有进一步了解信托方法论的诉求,那么到底存不存在信托方法论呢?
在我看来,肯定是存在的,毕竟设立并管理信托就是金融实践的一种具体表现,只不过由于信托行业在1979年重新引入国内后经历了五次大的整顿,行业发展出现了间断,先行者还未来得及全面思考这个问题,但最近十年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操案例,也给笔者总结信托方法论提供了契机,我称之为“3W1H”模型。
(1)WHO——背景调查至关重要
一个信托业务的启动,大部分精力都要花在这个环节,一般称为背景调查,而这个环节所经历的各种磨练也是信托新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只不过往往不会有正式文字体现,容易被忽略。
如下两个问题需要反复推敲:
谁给你介绍的业务?
你要跟谁进行交易安排?
(2)WHAT——债权、股权或其它
这个环节是确定交易标,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债权、股权,而在实际的信托实操中,又衍生出“明股实债”、“股转债”、“债%2B股”等多种变化。另外,除了债权、股权等常规资产外,还有称为“特定资产收益权”的特殊资产,本质上讲,该收益权具备证券化资产的一些特征,既有以资产即期产生现金流为基础的收益索取权,也可能是远期。
如下两个问题需要反复推敲:
交易对手和你对价的意图是什么?
交易对手拿什么和你对价?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其它?
(3)WHY——合理性
这个环节是信托业务的风控审查环节,一般都会与风控部门就商务条件的合理性进行多回合交锋,不外乎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你为什么可以接受与交易对手的这个对价?
如果是交易债权资产,答案在还款来源及担保资产的分析中。
如果是交易股权资产,答案在投资预测及退出方式的分析中。
注:上述特定资产收益权,要根据具体特征来判断是偏债性,还是偏股性。
(4)HOW——合规性
这个环节是信托业务的合规性审查环节,一般都会与法律合规部门就交易结构的合规性进行多回合交锋,不过随着信托业务的逐步普及,在法律合规方面达成的共识日益增多:
基金化运作已成为集合信托的主流设计思路,进而通过受益权端分层、分期达到开放运作、主动配置的监管要求;
单一信托将更多承载优质资产获取的使命,进而与主动管理型集合信托互动,构成“TOT”;
为了更好地参与实体经济的运作,“信托+合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3、鲜活的案例教学
笔者在内外部培训中发现,鲜活的案例教学可以让新人在一开始就体味到思考的乐趣,进而对信托萌发求知的动能,为树立科学的金融观及掌握精炼的方法论都有启发意义。
比如,我会把“中国好声音”作为培训的开篇,主要是考虑到这个节目极其火爆,新人大多都有观看体验,进而会比较轻松的开始。但随着案例的展开,这个节目成功的背后还是有较为隐秘的专业运作,包括专业团队的组建、各方资源的整合(国外节目版权的购买、赞助商的推介、专业导师的聘请、选手的来源与选拔等)以及后续商业开发等。为了制造惊喜,我把专业团队与浙江卫视签署的分成协议作为结尾,活生生地告诉新人,金融实践就在你身边,只不过我们缺少发现罢了。
除了“中国好声音”,我还准备过刘备白帝城托孤(引出了《出师表》是最早一份受托人报告)、黄光裕与陈晓的公司治理之争(现场模拟过投票及后续预测)、洛克菲勒的托拉斯帝国(洛克菲勒的私人法律顾问就是在英国信托法那里获得了灵感,规避当时美国公司法的限制进而达到了垄断的目的)、钓鱼岛纠纷(本质上讲,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就是一份关系到钓鱼岛归属但无效的信托合约)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培训效果。
上一篇: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来袭
更多"关于构建信托行业青训体系的一些思考"...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