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1万亿元 预计2014年将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共计达9071亿元;考虑到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今年仅集合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将近1万亿元 矿产信托集中爆发兑付危机,业内腐败潜规则被迫“阳光化”,2014年中国信托业步入多事之秋。 业内人士指出,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的爆发是过去几年煤炭企业过度扩张,金融机构盲目信贷酿下的苦果。而甘肃信托和四川信托纷纷卷入腐败案件,信托经理获取项目回扣中饱私囊的行业潜规则逐渐浮出水面。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将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共计达9071亿元;考虑到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今年仅集合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将近1万亿元。 2014年信托业仿佛注定“不太平”。 矿产信托逾期未兑付集中爆发 1月,中诚信托募资规模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无法按期兑付,经过信托公司、银行、监管层、地方政府的多方协调,信托公司终于找到了受益权接盘方,700多位投资者收回全额本金,仅第三年剩余部分利息得不到兑付。 5月,吉林信托总规模10亿元的“松花江77号”产品已连续六期逾期未兑付,而作为融资方的联盛集团受困于接二连三的其他纠纷,重组解决方案至今未出。 矿产资源类信托一度被视作房地产信托之后又一高回报的投资品种,然而上述问题信托的曝光,人们热议的不再是其如何热销,也不是它的高收益,而是它的风险。 有信托人士指出,煤炭企业不顾行业周期盲目融资扩张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缘,而金融机构也纵容了他们的疯狂扩张,使之在短短三年时间成为产能过剩行业。 “煤炭价格在2009年至2011年之间涨势迅速,煤炭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在此期间迅速回升。一方面煤炭企业寻求资金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大量发行和销售煤炭信托,一旦煤炭价格回落,过度借贷令煤炭企业自吞苦果,行业风险蔓延之金融机构,酿成违约风险。”信托人士说道。 也有信托业内人士指出,造成“诚至金开1号”、“松花江77号”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不是煤矿本身,而是融资人、实际控制人的高利贷风波,将矛头直指信托公司没有尽到尽职调查的义务。 然而,自从银行、信托“沉迷”于通道业务以来,银行表外融资、信托公司收取通道费的盈利模式始终风平浪静,银行、信托之间的权责一直不清晰。 “银行认为自己只是销售方,而信托公司是产品法律意义上的发行方,应该由信托公司对投资者负责兑付;而信托认为:项目是银行找上门要求信托做成产品,客户也是银行进行营销的,银行收取了大量的费用,自身仅仅收取微薄的通道费用,产品的兑付问题应由银行负责。金融机构想当然地把交易对手视为零风险,这就导致在项目设计前期的尽职调查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撰文指出。
上一篇:华润信托智慧金计划短炒失手 被迫举牌多伦股份
下一篇:嫣然医院董事被批捕 渤海信托卷入诈骗漩涡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