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托2016年年报点评—借力浦发 再上新台阶!
1、资产管理规模再上新台阶
上海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底上海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8258亿,同比增长35.7%,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4。其中,从信托资产的资金运用方式上来看,占比最高的三项为贷款、其他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分别为55.3%、19.7%、12%。从投资领域上看的话,占比最高的的基础产业,比例为34.5%,其次是金融机构,比例为26.8%,第三则是实业,比例为22.1%。2016年年度新增信托资产为4811.7亿元,同比增长25%,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五。无论从资产管理总额还是2016年度新增信托资产来看,上海信托2016年的信托规模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海信托如此庞大的资管规模与增量与其银行系股东背景不无关系。据2015年报显示,在信托与关联方交易中期末数额仅仅为4亿元;而2016加入浦发银行之后,数据显示,该项数额已超过200亿元。银行跟信托公司之间本身就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之间有股权关系,对信托公司帮助较大,一是资金支持,二是业务合作,三是客户支持。事实上,2016年度,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在直销银行、自营理财、PE直投、资产证券化、授信、信托保管等多方面均有深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创新方面,还推出了信托支持基金产品。
但是,在如此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之下,也暴露出一些小问题,根据年报显示,上海信托的风险资本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上升的态势。2016年信用风险资本为137亿元,较2015年的14亿元相比,呈指数型增长。这也是上海信托在2017年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信托业务逆势上涨
毋庸置疑,信托业务的好坏是衡量一家信托公司好坏的关键,而信托净利润则又是衡量信托业务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阅读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2016年全年实现信托净利润415.7亿元,同比增长17.8%。在68家信托公司里,有六成信托公司2016年的信托净利润实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上海信托的表现可谓是逆势进取。其信托净利润排名也由去年的9名上升到今年的第5名。
再来看上海信托(母公司)2016年的收入结构,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信托(母公司)全年收入合计25.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表面上看,公司上年度的经营似乎波澜不惊,平稳而过。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年报发现,公司2016年实现信托业务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42%;这得益于上海信托加入浦发银行,信托资产大幅上升。在信托业务如此亮眼的情势之下,公司利润总额19.3亿元,仅与上年持平。而净利润为15.06亿元,同比居然还下降了4%。
通过仔细阅读上海信托的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2016年的固有业务非常不理想,公司全年用于投资的金额达98.4亿元,同比增加了65.9%,但是当年投资收入仅4.22亿元,同比下降59.2%。公司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两大投资领域均吃了败仗。这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的二级市场动荡,投资环境不好导致,另一方面,公司由于加入浦发银行,有一部分收益并入了浦发银行,这也可能是固有收益下滑的一个原因。
总体来说,在行业呈现出营收水平整体下滑、行业资本门槛水涨船高,以及行业两极分化局面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上海信托信托业务逆势上涨,成为信托业的一抹亮色。
3、信托业务主动管理程度较低,过多依赖通道业务
虽然上海信托在2016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通过仔细阅读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的信托业务主动管理程度较低,过多依赖通道业务,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信托公司面临的问题。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信托资产主动管理的规模为1951.8亿元,仅占信托资产余额的23.6%,同比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在新增信托项目中体现的更加明显,2016年新增信托项目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只有8%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2016年通道业务回流信托业导致,另一方面也与浦发银行的通道业务支持有关。但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2017年,通道业务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信托公司从主观上重视主动管理能力建设更加迫切。
从监管政策导向来看,银监会对于信托公司简单靠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始终持保留态度,而是鼓励走内涵式增长;另外,通道业务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低,可能导致主动管理能力相应降低;此外,由于附加值、回报率低,规模大,但法律、政策、市场风险也都存在,可能因此出现不合算的情况。这点也清晰的在年报中得到了体现,在上海信托2016年已清算的信托项目中,信托平均收益率8.1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平均报酬率为仅仅0.43%,甚至远远低于行业0.73%的平均水平。因此,展望2017年,加强主动管理水平,将成为上海信托的一大主要任务。
4、创新转型,再迎高峰
在加入浦发银行的战略机遇下,上海信托紧紧抓住信托行业转型契机,积极与浦发银行进行业务整合,形成业务联动,积极推动股权投资业务,在城市发展基金、健康医疗基金、房地产股权基金以及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海外资产配置等领域进行实践,并逐渐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战略方面,上海信托立足全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两条线同时发力。具体表现在:
在资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大力发展撮合业务、重点开发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TBN,加强传统融资类业务竞争力优势同时,还将在股权业务、城市发展基金、健康医疗基金和二级市场主动管理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继续加大拓展力度。2016年间,上海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566亿元,发行单数排名行业第一。在金融租赁资产、公积金贷款、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中的发行规模占比均行业排名领先。
在财富管理方面,积极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努力从推荐单一信托产品向为客户进行全面资产配置转型。目前,上海信托已成功推出信睿家族管理办公室的全新品牌,家族信托的业务发展已初具规模。上海信托还加快海外家族及财富管理布局,初步完成海外架构搭建,全资子公司上信香港成功取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4、9号牌照,公司存续QDII规模行业占比近1/ 4。上海信托同时还打造了行业首个提供信托资产流转交易的互联网平台——上信赢通信托资产交易平台,寻求线上突破,目前产品发行和转让等累计总交易量达2073亿元。
附:上海信托小知识
上海信托前身为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公司成立于1981年,于1983 年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2007 年7 月,按照信托新规要求,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并换发了新的金融许可证。历经六次增资扩股,目前上海信托的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0亿元(含5000万美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九。
2015年,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国企改革号召,上海信托进行了公司分立。2016年3月,上海信托发生重大股权变动,正式加盟浦发银行集团,成为一家具有银行背景的信托公司。2016是深化创新、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在整个资管行业发展形势严峻时期,上海信托依然取得较快发展。
1、资产管理规模再上新台阶
上海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底上海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8258亿,同比增长35.7%,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4。其中,从信托资产的资金运用方式上来看,占比最高的三项为贷款、其他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分别为55.3%、19.7%、12%。从投资领域上看的话,占比最高的的基础产业,比例为34.5%,其次是金融机构,比例为26.8%,第三则是实业,比例为22.1%。2016年年度新增信托资产为4811.7亿元,同比增长25%,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五。无论从资产管理总额还是2016年度新增信托资产来看,上海信托2016年的信托规模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海信托如此庞大的资管规模与增量与其银行系股东背景不无关系。据2015年报显示,在信托与关联方交易中期末数额仅仅为4亿元;而2016加入浦发银行之后,数据显示,该项数额已超过200亿元。银行跟信托公司之间本身就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之间有股权关系,对信托公司帮助较大,一是资金支持,二是业务合作,三是客户支持。事实上,2016年度,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在直销银行、自营理财、PE直投、资产证券化、授信、信托保管等多方面均有深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创新方面,还推出了信托支持基金产品。
但是,在如此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之下,也暴露出一些小问题,根据年报显示,上海信托的风险资本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上升的态势。2016年信用风险资本为137亿元,较2015年的14亿元相比,呈指数型增长。这也是上海信托在2017年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信托业务逆势上涨
毋庸置疑,信托业务的好坏是衡量一家信托公司好坏的关键,而信托净利润则又是衡量信托业务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阅读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2016年全年实现信托净利润415.7亿元,同比增长17.8%。在68家信托公司里,有六成信托公司2016年的信托净利润实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上海信托的表现可谓是逆势进取。其信托净利润排名也由去年的9名上升到今年的第5名。
再来看上海信托(母公司)2016年的收入结构,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信托(母公司)全年收入合计25.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表面上看,公司上年度的经营似乎波澜不惊,平稳而过。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年报发现,公司2016年实现信托业务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42%;这得益于上海信托加入浦发银行,信托资产大幅上升。在信托业务如此亮眼的情势之下,公司利润总额19.3亿元,仅与上年持平。而净利润为15.06亿元,同比居然还下降了4%。
通过仔细阅读上海信托的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2016年的固有业务非常不理想,公司全年用于投资的金额达98.4亿元,同比增加了65.9%,但是当年投资收入仅4.22亿元,同比下降59.2%。公司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两大投资领域均吃了败仗。这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的二级市场动荡,投资环境不好导致,另一方面,公司由于加入浦发银行,有一部分收益并入了浦发银行,这也可能是固有收益下滑的一个原因。
总体来说,在行业呈现出营收水平整体下滑、行业资本门槛水涨船高,以及行业两极分化局面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上海信托信托业务逆势上涨,成为信托业的一抹亮色。
3、信托业务主动管理程度较低,过多依赖通道业务
虽然上海信托在2016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通过仔细阅读年报,我们发现上海信托的信托业务主动管理程度较低,过多依赖通道业务,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信托公司面临的问题。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信托资产主动管理的规模为1951.8亿元,仅占信托资产余额的23.6%,同比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在新增信托项目中体现的更加明显,2016年新增信托项目中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只有8%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2016年通道业务回流信托业导致,另一方面也与浦发银行的通道业务支持有关。但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2017年,通道业务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信托公司从主观上重视主动管理能力建设更加迫切。
从监管政策导向来看,银监会对于信托公司简单靠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始终持保留态度,而是鼓励走内涵式增长;另外,通道业务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低,可能导致主动管理能力相应降低;此外,由于附加值、回报率低,规模大,但法律、政策、市场风险也都存在,可能因此出现不合算的情况。这点也清晰的在年报中得到了体现,在上海信托2016年已清算的信托项目中,信托平均收益率8.1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平均报酬率为仅仅0.43%,甚至远远低于行业0.73%的平均水平。因此,展望2017年,加强主动管理水平,将成为上海信托的一大主要任务。
4、创新转型,再迎高峰
在加入浦发银行的战略机遇下,上海信托紧紧抓住信托行业转型契机,积极与浦发银行进行业务整合,形成业务联动,积极推动股权投资业务,在城市发展基金、健康医疗基金、房地产股权基金以及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海外资产配置等领域进行实践,并逐渐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战略方面,上海信托立足全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两条线同时发力。具体表现在:
在资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大力发展撮合业务、重点开发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TBN,加强传统融资类业务竞争力优势同时,还将在股权业务、城市发展基金、健康医疗基金和二级市场主动管理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继续加大拓展力度。2016年间,上海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566亿元,发行单数排名行业第一。在金融租赁资产、公积金贷款、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中的发行规模占比均行业排名领先。
在财富管理方面,积极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努力从推荐单一信托产品向为客户进行全面资产配置转型。目前,上海信托已成功推出信睿家族管理办公室的全新品牌,家族信托的业务发展已初具规模。上海信托还加快海外家族及财富管理布局,初步完成海外架构搭建,全资子公司上信香港成功取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4、9号牌照,公司存续QDII规模行业占比近1/ 4。上海信托同时还打造了行业首个提供信托资产流转交易的互联网平台——上信赢通信托资产交易平台,寻求线上突破,目前产品发行和转让等累计总交易量达2073亿元。
附:上海信托小知识
上海信托前身为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公司成立于1981年,于1983 年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2007 年7 月,按照信托新规要求,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并换发了新的金融许可证。历经六次增资扩股,目前上海信托的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0亿元(含5000万美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九。
2015年,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国企改革号召,上海信托进行了公司分立。2016年3月,上海信托发生重大股权变动,正式加盟浦发银行集团,成为一家具有银行背景的信托公司。2016是深化创新、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在整个资管行业发展形势严峻时期,上海信托依然取得较快发展。
下一篇:从需求侧赏“家族信托”之魅
更多"上海信托2016年年报点评—借力浦发 再上新台阶!"...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同 仁 堂(600085)
投资亮点 1.北京同仁堂集团于2013年8月成立北京同仁堂诚安药材有限公司,专注于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