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只基金年内转型原因几何?分级基金面临整改大限
随着近年来诸多监管举措的持续落地,分级基金等不再符合监管规定的基金产品面临着转型或清盘这两个选择。《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0月10日),共有163只基金已经完成转型或正处在转型过程中。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基金变更注册数据显示,已申请转型但正在接受审核的基金有295只。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符合资管新规提出的要求,保本基金在今年以来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年内有36只保本基金已完成转型,保本基金的存量不断走低。从已经完成转型的分级基金案例来看,转型成为LOF(上市开放型基金)几乎成为所有分级基金的一致选择。
163只基金变更注册,债基和保本基金是主流
昨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基金中信建投稳利保本在第二个保本周期到期后,该基金未能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转型为非保本基金——中信建投稳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投资、基金费率、分红方式等相关内容也将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做相应修改,提醒持有人办理该基金的赎回、转换转出业务。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各基金公司发布的公告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经有163只基金发布了变更注册的公告,已经完成转型或正处在转型过程中。从数量上来看,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是今年以来转型的主力,这些基金的基金份额也比较低,其转型方案实施起来也比较顺利。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实现转型的债券基金有42只,其中不乏规模高达近800亿元的农银汇理金穗纯债基金。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有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机构定制是导致债券基金频繁转型的主要原因。已经达到阶段性目标的以及通过转型“借壳”债基入市的机构资金,对开放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跟此前的基金合同发生冲突。
保本基金在今年密集转型的原因则十分明显:一方面,监管层近年来一直推进打破刚性兑付,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保本基金产品大爆发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而产品锁定期一般是两到三年,今年和明年是保本基金密集到期的两年。
除此之外,《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在“排队”等待转型的基金也不在少数。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基金变更注册数据显示,已申请转型但正在接受审核的基金还有295只:其中有分级基金13只,债券基金122只。
分级基金密集到期,多数欲转为LOF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排队待批的13只分级基金中,申请变更成为LOF的有7只。它们分别是:中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指数(LOF)、中证1000指数基金(LOF)、可转债分级债券型(LOF)、合润混合型(LOF)、深证100指数基金(LOF)、中证银行指数基金(LOF)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LOF)。
这也就意味着,上述7只基金如果顺利实现转型,新的基金除了不再具备“保本”的属性外,还将具备LOF基金的特点:投资者既可以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买卖该基金;其流通份额变化将更加透明,投资者可以关注到该基金在每一个交易日内流通份额的变化。
汇添富保鑫保本于2016年9月底成立后,市场上再无新的保本基金获批。在这些保本基金的基金合同中,许多基金早早确定了在保本周期到期后的转型方向:《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有68只保本基金的基金合同中都曾标注了到期后的转型方向,其中有66只基金均将转型成为LOF基金。
除此之外,在梳理众多保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时,《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风险,保本基金的管理费普遍比较高。投资者如果不选择持有至最终到期,鉴于这些保本基金的高赎回费率(一般为1.5%),投资者从申购到赎回保本基金便极有可能会导致实质性的亏损,所以,持有保本基金到期也成为了众多投资者较为一致的选择。
对于保本基金转型后的表现,业内人士也表示“十分担忧”。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购买保本基金是因为其保本的属性,而一旦保本基金不再保本了,投资者大概率会去购买新的基金,保本基金在转型后难免会面临基金规模的迅速下滑,沦为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
上一篇:年内转型基金已达163只 LOF成众多分级基金之选择
更多"163只基金年内转型原因几何?分级基金面临整改大限"...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理工环科(002322
投资亮点 1、公司台州模式实现商业模式突破,水质监测订单快速增长,现金充足债务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