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低估的工商业一体化龙头?
上海医药,成立于1994年,前身是上海第四制药厂。上海医药的控股股东是上实集团,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市国资委。
上海医药的业务包括了医药分销、医药工业和医药零售。其中,医药分销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80%,其次是医药工业。零售业务最少,占比不到5%。
一、医药分销业务
国内规模做的比较大的医药分销企业有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和九州通。
上海医药分销业务目前在全国位列前三,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两票制”改革,这个号称医药流通领域的“重磅炸弹”对分销业务的影响非常大。
两票制改革前,医药流通公司是连接药厂和医院的中间商,医药流通公司从上游的制药公司收购药品后,转而调拨给二级经销商,或直接销售给医疗机构。这种方式下会有产生很多中间的流通环节(二级经销商再卖给三级经销商等),药品加价严重。
两票制的改革,就是药品从药厂卖给一级经销商的时候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的时候再开一次发票。这样一来,减少了二级、三级等经销商的利润分成,从而降低了药价。
“医保控费、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砍掉流通环节、减少药品加价和减轻医保负担。
比如带量采购,就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票制”,也就是医院或医保局直接向药企采购,挤压中间流通环节。
这些政策加剧行业的兼并整合,大鱼吃小鱼。大分销商整合二、三级分销商,市场集中度提升。所以对上海医药这样的行业龙头来说,阵痛不可避免,但是机会也很大。
二、医药零售业务
上海医药的第二块业务是医药零售业务。上海华氏大药房是华东地区拥有药房最多的医药零售公司之一,同时上海医药还拥有如雷允上、胡庆余堂国药号等知名医药零售品牌。
在零售业务方面,上海医药还有很多路要走。国药控股旗下的国大药房,是全国零售规模最大的零售药房,拥有门店4000家,而上海医药的门店数2000多家。
上海医药的估值一直不高,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可能是体制的问题。在不少人眼里国企一般代表着管理落后、效率低下;这个我们不否认,由于缺乏有效激励,加上管理层若不思进取,在一些企业里确实存在。
总体来说,上药这几年的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吧。前几年上海医药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上海医药的roe长期在10%附近徘徊,净利率低,资产周转率低和杠杆率高是ROE的三个特征。过去几年,上海医药不停的买买买,对于ROE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三、制药业务
上海医药的第三块业务,也就是制药业务,主要聚焦消化系统和免疫代谢、心血管、抗感染、精神神经以及抗肿瘤五大领域,生产的药品超过800种。
在完成对广东天普的股权收购之后,上海医药引进了一批国际化的生物医药人才,推动向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战略转型。上海医药的这两块业务和华东医药很像,但华东医药有阿卡波糖,这个单一大品一年可以贡献超过20亿元的营收,而上海医药还缺乏这样的拳头产品,比较大的硫酸羟氯喹片营收和华东医药差了3倍。
对于中国的医药行业来说,我想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红利,最大的变数是行业政策。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明显的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意味着对医药行业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但政策控费落地后,单一药品的生命周期有可能大幅缩短,存量市场博弈日渐激烈,医药行业中不同子行业的投资逻辑发生质的变化。
在细分品种当中,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最顺畅。从长期角度来看,创新药是满足了人希望越来越长寿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景,目前创新药品的审批进度也比较快。
对于创新药的公司,主要是看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研发出创新药的能力,“创新驱动”是核心动因,“市场空间”是关键。
在中国搞创新药,我略微有些悲观,目前来看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不愿意为创新支付高额溢价的支付体系,医保是没有支付高价的意愿和能力的。
其次,全社会缺乏一个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的,既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缺乏全社会尊重创新的氛围。
最后,我们仍然缺乏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链。
而对于仿制药,目前,国内一共有7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有4300多家制剂企业,还有2000多家器械和原料的生产企业。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目前药企的数量太多,严重的供过于求,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压缩(医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压缩有两种手段:第一市场,第二监管。市场的手段就是通过我们看到的诸如4+7和各地的大量采购的方式,用市场的手去淘汰了大多数企业。
本质上,带量采购的目的,不是说把某几个厂家的某几个药品的价格降低了,让药企活不下去了,而是把这一类疾病的治疗费用降低。比如,最常用的抗高血压和抗血脂药做了带量采购,虽然只五六个高血压和高血脂的药参加,但是降价以后,一天的治疗费用是1到2块钱的,制约了背后的五六十个甚至上百个其它的药品的价格,让其他的药品很难在价格上维持很高的程度。
最常用的两个他汀降脂一天的费用1到2块钱,那么其它的他汀目前的费用都是十几块钱,怎么销售呢?
乙肝恩替卡韦降成了六毛三分钱,恩替卡韦一天的治疗费用降成了两元,和目前乙肝的一年的治疗费用是15000多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这样一来,客观上这类疾病的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监管手段,就是通过加入ACH国际监管体系去提标,去提升药品的生产的监管的要求,减少参与市场的参与者的数量。
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药品供应市场上最后剩下500家左右的仿制药生产企业,然后以及一定数量的规模不等的创新企业,使药品的生产企业的总数在1000家左右,可能未来只余留现在20%的企业,这是监管的一个大方向。
另外,我们国家有非常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国内仿制药市场大概是1万亿左右,对应14亿人口,相当于人均几百元人民币。即使比照降价之后的美国市场来说,我们的人均消费金额也只有别人的1/3。从总量上来看,还有提升的空间。
虽然目前仿制药受到政策影响最大,但格局短期不会改变。所以,我感觉,未来还是仿药的天下。仿制药将会变成拼成本、拼规模和拼特色的行业。
规模仿制药里,那些原辅料和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企业具有最大优势,因为最终又会像芯片行业一样,控制了上游才能控制中游和下游,把成本做到最低。相对原辅料企业,特色仿制药企业,未来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
更多"上海医药:低估的工商业一体化龙头?"...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