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增速下滑 业内人士揭秘六大因素
要想让民间资本这头“老牛”为经济增长多出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民间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6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秘书长马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环保行业民间投资下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市场壁垒破除难
马辉分析说,在环保项目投资合作中,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人为市场壁垒:
一种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如外地企业取得当地环保项目投标资格的程序繁琐、涉及部门众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相对本地企业有很大的增加;如有些地方政府要求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才可参与竞标等。
这些情况导致外地企业须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造成许多项目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就早早落入本地企业手中,项目的质量和价格并未得到最大优化。
另一种是针对企业身份的壁垒,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某些因素在项目操作中出现暗示甚至命令,要求优先考虑国有企业,造成了环保项目中企业身份的壁垒。而有些中标国企并不是环保行业的专业性企业,承接项目后还要分包给专业的环保公司,增加了项目执行的程序环节,从而增加了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低价竞争现象频现
马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在环保项目运作和实施过程中,“低价中标”事件频频发生,引发行业热议,并出现恶性竞争。
据中国人民大学的调研显示,城镇污水处理厂单位成本在1.01~6.97元/m3,而2015年安徽省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出现了污水处理服务费为0.39元/吨的超低中标价。
另据毕马威咨询等机构编写的报告显示,垃圾处理服务费的合理报价应在65元/吨左右,但从2015年6月新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出48元/吨开始,其后垃圾焚烧领域中标价格持续下降,8月蚌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6.8元/吨,10月高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6.5元/吨,12月浙江绍兴项目以18元/吨的报价再度刷新行业底线。
马辉对记者表示,在环境技术及运维管理未有跨越式突破,环保行业融资的财务成本及税费普遍增加,环境治理设施持续提标改造的大背景下,环境服务价格尚不存在大幅度降价的现实条件。
“这种恶性低价竞争,不仅增加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履约风险,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而且挫伤了多数以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环保企业的积极性,加大了环保设施运营的环境风险。”他说。
支付机制不健全
马辉介绍,在市政公用领域,地方政府由于契约精神缺乏,拖欠账款现象屡有发生。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一些地方财政状况恶化,这种事例就更为频繁,并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如东北、内蒙古等地。
环境商会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就曾因支付污水处理费困难,最终将文昌污水处理厂转让给了项目合作方清华同方,以抵偿拖欠的巨额污水处理费。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缺乏公共服务费用的保障机制。尽管六部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部门调整和负责人变更,不得影响特许经营协议履行,但相应监督及处罚措施还不到位。企业在不能取得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只能垫付流动资金以维持环境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财务成本升高。
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环保行业民间投资项目以PPP项目为主,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远远超过经济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而双方的风险分配争议较大。”马辉说。
环境商会的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合同谈判期间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风险转移给私营部门,特别是私营部门较难掌控的风险,如利率、汇率风险等。政府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劳动政策与价格政策处于变动与调整之中,可能影响公私合作项目的投资回报。 另外,一些公私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存在着社会稳定风险与公共安全风险。一些项目由于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政府审批环节过多导致审批延误风险。一些地方政府与政府部门由于合同意识与契约意识薄弱,不注重信用,随意签订合同与随意撕毁合同并存,导致政府信用风险。
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高
马辉说,目前,金融机构仍按照传统放贷流程和标准进行评审和放贷,无法满足民营资本融资的时效性及低成本需求,亟须创新金融投融资模式解决融资难成本高的难点。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地陆续公布和推介的PPP项目超过4000个,总投资达到5万亿元,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为继。
马辉说,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初始投资大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前期融资需求迫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金融机构制定了较多绿色金融政策,但普遍缺乏操作性。
除了国企及上市环保公司外,多数环保民营企业相对其它传统行业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多数股份制银行还以收取财务顾问费、手续费等形式上浮利率,申请信贷审批流程较长且条件严苛,企业较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低成本贷款,且存在资金期限错配的矛盾,难以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需求。
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在环保行业,企业是技术研发的主体,处于污染治理的第一线,需要开展技术创新,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复合型污染问题。”马辉说,然而,目前环保企业的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企业不仅自身研发投入少,而且也难以分享国家的环境科技费用。
他举例说,比如前些年国家水专项费用,大多直接拨付给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然后再由其分配给参与企业,企业的从属地位限制了经费自主使用能力及灵活性。
马辉说,环保行业还处于成长期,企业能够用于高风险前沿环境技术研发投入的资金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技术型环保公司更少,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的匮乏可能影响到我国环境治理的成效,也不利于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马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针对上述问题,环境商会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关条例、规范等,提高项目操作透明度,减少民间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协调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收益与风险配置,建立污染减排的激励机制,完善环境公共服务价格形成及调整政策,完善环保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环境第三方治理运作机制。
更多"民间投资增速下滑 业内人士揭秘六大因素"...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蓝帆医疗(002382)
投资亮点 1. 1.2015年7月份,公司拟以1.75亿元与巨擎资本共同发起成立蓝帆巨擎并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