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在美联储、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相继收紧货币政策之后,投资者都在关注中国央行何时跟进。10月份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市场有传言说央行要加息。但是,在本周五(11月17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国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维持“稳健中性”政策 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流动性形势和市场预期变化,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根据该季度报告,中国央行的目标是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央行表示,将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协调配合,并放宽境外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 当局正努力在稳增长、加大力度抑制过度金融杠杆和深化经济改革方面实现微妙的平衡。同样在周五,中国央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就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拟通过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中国央行在声明中称,“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将“把握好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和去杠杆之间的平衡。” 央行强调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表示以CPI为锚的货币政策框架存在缺陷,“即使CPI较为稳定,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很大。” 近一次官方利率调整是在2015年10月24日,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理由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本月,证券时报曾在头版发布评论文章称,随着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扭转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的持续向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紧跟美联储脚步走的必要性也在下降,因此,“跟随加息论”有些令人费解。该报指出,进入10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等可视为无风险债券的利率都在走高,当前中美利差已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加之人民币汇率预期企稳向好,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以说非常有限,中国央行跟随加息也就显得不那么急迫。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的经济形势也并不适合加息,或者是抬升逆回购或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水平的“变相加息”。今年以来,“一行三会”的强监管措施剑指金融杠杆,当前去杠杆进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配合去杠杆,前期货币政策已由稳健偏宽松转为实质性的稳健中性,市场利率今年以来已上升不少,若再次提高政策利率或基准利率,对稳定经济增长不利。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中国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存在,但通过对未来国内通胀率水平、海外利率水平变化及人民币汇率、2018年经济增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认为加息的概率不大。 中国央行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 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之前,随着通货膨胀率上升,加上担心当局将加大去杠杆化力度,最近几天中国债市下跌。本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突破4%大关,为2014年10月10日以来首次。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几周多次警告中国的债务水平。 央行周五表示,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10月下旬,中国央行首次向金融体系注入63天的资金,让银行放心年终的流动性供应;同时通过提高成本,加强去杠杆。 中国央行周五表示,上述举措旨在熨平财政因素的季节性扰动。在现有货币供应方式下,中国央行将继续以7天期逆回购操作为主,灵活搭配14天、28天和2个月期逆回购等工具,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 对于人民币问题,中国央行表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供求更趋平衡;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的情况下,有必要使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回归中性。
上一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助力经济过“三关”
下一篇:央行北京营管部:20.3%的银行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投资亮点 12017年6月7日公告,于2017年6月5日收到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广东省广晟金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