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暴增!迷你基金“屌丝逆袭”
一批迷你基金的实际规模正在迅速崛起。
随着基金业绩50强被迷你基金霸屏,机构和散户的资金正在疯狂涌入相关基金产品,从而使得一批迷你基金被资金“消灭”。券商中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有部分迷你基金两个多月规模增长10倍,更有迷你基金产品一年时间规模暴增百倍,资产规模突破百亿。
迷你基金业绩突出与超大型基金公司的爆款产品的亏损,正形成鲜明对比,这显示出当规模增长超过基金经理的管理边界,过大的规模意味着换仓机会更少,也限制了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
有研究报告认为,随着规模的增长,为保证分散性和流动性,基金经理要将更多的产品纳入投资视野,使得其难以集中精力聚焦于可以覆盖的少数股票;其次,当资金量增大,部分成长性强但规模小且流动性差的个股也难以对基金业绩抬升起到显著的正面效益。
迷你基金产品规模增肥
曾经拖后腿的迷你基金产品,现在已成为基金公司和基民的香饽饽。
华南地区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在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旗下一只迷你基金规模增长接近10倍。虽然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产品的规模仅有数亿,但到9月中旬该产品规模已突破30亿。
“我们公司旗下一只迷你基金到规模目前也突破了100亿。”北方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告诉记者,在最近两三个月内仅机构资金申购就有几十亿,此外,还有大量散户从电商渠道申购该迷你基金产品。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上述迷你基金产品截至去年9月底规模不足1亿,这意味着该基金产品规模在一年时间内就增长了100倍。
迷你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得益于今年业绩排行榜上的产品,大多来自操作灵活的迷你基金产品。不仅在三季度内,早在今年上半年,随着相关产品业绩不断向上拉升,与大型基金产品业绩形成鲜明对比,一批迷你基金产品在迅速走红被蜂拥而来的资金所“消灭”。
数据显示,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一只迷你基金产品年初规模也仅有1个亿,但截至今年6月末,该迷你基金产品的规模就达到42亿,半年规模增长了41倍。考虑到该基金产品在今年三季度内较上半年业绩更为突出,并进入市场前列,市场人士预计,这只年初是“迷你”的基金产品,突破百亿规模指日可待。
消灭迷你基金需要业绩支撑
“今年是中小公司消灭迷你基金的一年,只要业绩做到市场前列,资金很容易就进来了。”深圳地区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今年公司给他有一定规模的销售指标,但该指标早在今年一季度末就已提前完成,并且带来超额的销售量,对象正是一只此前不太起眼的迷你基金。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只迷你基金产品年初规模约2亿,在今年一季度期间规模暴增了11倍,该迷你基金产品一季度期间净值涨幅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只迷你基金产品的业绩未能进入全市场前列,且在第二季度内还出现相当比例的赎回,但依靠年初至今的接近10%的正收益,该基金产品还是以接近20亿的规模,摆脱了迷你基金的尴尬。
迷你基金霸屏全市场业绩排行榜前列,而超大型规模基金年内亏损情况普遍,这一鲜明对比已成为今年公募基金的新现象。
数据显示,排名全市场前列的20强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今年年初的规模清一色的为规模低于10亿的迷你基金产品,比如暂列排名第一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年初规模不足4亿。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A股市场的热点相对远离市值较大的消费类股票,除了在新能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外,A股市场一批跌幅严重的小市值股票,今年年内涨幅明显,这意味着迷你基金产品在这种相对需要灵活操作的市场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能更为灵活的适应一些新的投资机会。
也就是说,居于业绩排行榜前列的迷你基金产品,也并非全部都是因为重仓新能源才获得较佳业绩,许多迷你基金产品的业绩崛起,来自基金经理的逆向投资和灵活操作。
数据显示,融通内需驱动基金今年以来净值上涨接近30%,这只迷你基金产品获得优秀业绩的一大原因,是基金经理对中小市值投资机会的审慎把握。融通内需驱动基金经理范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坦言,并非只有重仓新能源单一赛道才能获得好的投资收益,在自己认知和能够理解的范畴小,许多中小市值股票由于长期的低估已进入反弹的临界点,再加上对相关小市值品种基本面上审慎研究,所管的基金获得较好的业绩涨幅。
过大规模限制基金经理操作空间?
规模过大某种程度上正成为基金业绩增长的天敌。
一些业绩优秀的FOF基金经理在挑选基金产品时,也倾向于重仓规模适中的基金产品,而不是百亿级基金。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场业绩最好的FOF基金是华夏聚丰稳健,该FOF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所重仓的前十大基金产品中,有9只产品的规模低于50亿。这意味着即便是公募基金经理,也倾向于选择规模更小的基金产品作为重仓品种。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通过统计高发行规模股混基金的收益和规模情况,却发现往往事与愿违。历史上发行总份额超100亿份的股混基金中,成立后第一、第二和第三年的业绩表现在同类型基金中位列前10%的产品占比仅2.00%、5.77%和7.27%,而列后20%的占比则分别为32.00%、26.92%和41.82%;基金成立后第二年末和第三年末总份额腰斩的产品占比分别达22.86%和57.14%。
报告认为,不同规模基金投资运作逻辑的差异并非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择。随着规模的增长,为保证分散性和流动性,基金经理要将更多的产品纳入投资视野,使得其难以集中精力聚焦于可以覆盖的少数股票;其次,当资金量增大,部分成长性强但规模小且流动性差的个股已难以对基金业绩抬升起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由此基金经理不得不转向大盘蓝筹风格。借助规模指标对基金进行研究时,应结合市场状况,有效分析其运作逻辑,辅助产品筛选及基金池构建。
与此同时,华南地区的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也直言,许多基金经理确实存在管理规模的边界,单只基金产品高达数百亿规模的数据,使得许多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变窄,也很难灵活应对市场主题风格的变化。
对此,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去年底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就曾直言,爆款基金的大量出现也并非好事,这可能挑战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能否管好两三百亿规模到资金是一个问题。他强调,他所在的基金公司尽管非常看重基金产品的发行规模,但依然希望适度做规模的减法,以此把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的能力边界内。
“规模小好调头,百亿规模以上的基金产品,一年有两次的换仓机会就不错了。”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强调。
上一篇:果然“炒股不如买基金”!前3季最牛暴赚超90% 一哥彻底火了!
更多"规模暴增!迷你基金“屌丝逆袭”"...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