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财股网客服
首页
管理层就位
巴菲特非常注重管理层的作用,他认为管理层就是要创造现金,而自己的优势是配置资金,此外,主张不干预管理层的日常经营,并将此视为伯克希尔并购的优势之一。
第一、卓越的经营能力与终生奋斗。巴菲特经常举的例子是B夫人。B夫人家族在1983年将NFM——内布拉斯加家居卖场80%的股权卖给了伯克希尔,并继续留任负责人且亲自经营地毯生意,然而在1989年,已届99岁的B夫人因与家族成员管理意见不合而在隔壁新开了一家店,这位99岁老人的新店竟然很快对老店的地毯生意构成了威胁,这迫使巴菲特再次收购了这个新店,并与B夫人签订了竞业禁止合同。事实上,巴菲特并购的众多公司经理人都终生工作。
第二、以股东利益为先。最好的例子是Willy家具公司经理人Bill的故事。在被伯克希尔并购后不久,Bill认为Willey公司应该能够在犹他州以外的地区成功开拓市场,因此1997年建议在Boise新开一家分店,“这家店后来顺利开业,立即取得巨大成功,Bill随即就将产权办理过户,另外包含一些地价已高涨的土地,并收下我们以成本价开出的支票”。
简单的企业
简单的企业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持续稳定的获利能力”,这随后被发展为“能力圈”理念。巴菲特在1989年致股东信中总结道:“在买入并管理大量不同的企业25年后,查理和我还是没能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顽疾,我们学会的是如何避开它们。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成功”。这种避免投资犯错的理念被巴菲特称为“能力圈”投资。
不投高科技企业就是“能力圈”投资策略的体现,在1999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写道:“要预测处在快速变化产业中的公司的长期前景如何,很明显已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买高科技股票的原因,即使我们都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问题是——就算是我们再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是哪一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正是这种保守的态度,使得巴菲特错过了英特尔、微软的投资,但同时也躲过了高科技泡沫破灭的浩劫。
合理的价格
巴菲特虽然坚持了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和安全边际的思维框架,但也放弃了以大幅度低于净营运资产的折让价买入的传统投资方式,并纠正了一些流行的错误投资观念。
第一,账面资产与企业内在价值无关。巴菲特在1983年致股东信中以一个比喻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假设花相同的钱供两个小孩读到大学,则两个小孩所花的学费(即账面价值)是一样的,但未来所获得的回报(即内在价值)却可能相差甚远,可以是零,也可是所付学费的数倍,所以,有相同账面价值的公司,却会有截然不同的内含价值”。因此单纯注重有形资产并不可靠,最终“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普通的公司来的好得多”。
第二,成长未必增加企业内在价值。巴菲特仍旧以他所投资的美国航空为例,他说:“企业成长本身也不一定就表示有价值。当然成长通常会对价值有正面的影响,有时还相当重要,但并非绝对,例如投资人以往将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国内的航空业来支持获利无望(或是悲惨)的成长,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说,当初莱特兄弟如果没有驾着‘雏鹰号’起飞成功该多好,航空产业越发达,这些投资人就越悲惨”。
第三,注重企业内在价值,放松价格要求。虽然“我们在股权投资的策略跟15年前1977年年报中的那套一样,并没有多大变化”,“但考量到目前市场的情况与公司的资金规模,我们现在决定将非常吸引人的价格改成吸引人的价格”,这说明在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中,品质的权重得到提升,价格的权重相对减少。
上一篇:七招避免非理性投资
下一篇:养成让自己炒股进步的21个习惯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营电力开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10年年末,公司拥有南阳天益发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