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对融券制度两大逆周期调整!将如何影响市场?
据证监会最新公布,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从融券端与出借端两个方向进行逆周期调整。
融券端来看,为了合理分配券源并改善市场投资结构,证监会决定在前期降低融资保证金的基础上,对融券保证金进行调整优化。普通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50%提高至80%,对于私募机构的融券保证金进行差异化提升,即由50%提高至100%,发挥制度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出借端来看,针对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阶段性出借股票的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为突出上市公司高管专注主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根据市场人士的初步测算,保证金比例调整后,预计融券新增规模减少40%左右;限制部分战投出借,在上市初期减少融券比例约60%-70%。
证监会还将督促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融券券源分配机制、穿透核查机制和准入机制,加强融券交易行为管理。
同时,证监会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旦发现将立即进行查处,并从严从重进行问责。
证监会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旦发现将立即进行查处,并从严从重进行问责。针对定增配合融券、大宗交易配合融券等违规行为,监管将严格禁止,全面管控。
此外,监管部门将持续评估融券机制的运行效果,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调节。
针对上述调整,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可以看到,调整充分听取市场反馈,引导市场良性运用融资及融券工具,进一步鼓励资金参与市场。此外,长期看,融券业务在平抑市场波动起到了重要作用。限制融券,鼓励融资主要是充分发挥制度的逆周期调节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特别提到“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阶段性表述尤其重要,但总体方向不变。证监会将持续评估融券机制的运行效果,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调节。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不是对过往制度简单的否定,而是更好发挥优化制度作用。
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相关安排
证监会发布后,沪深北交易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关于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相关安排的通知。
除证监会明确的“投资者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投资者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外,还提到,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战略配售股份,以及持有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让的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减持股份等有转让限制的股份的,在限制期内,投资者及其关联方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
上述规定中,关于融券保证金的调整自2023年10月30日起施行,其他条款自2023年10月16日起施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外的其他战略投资者出借获配股票的,应当通过非约定申报方式出借,且出借数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前五个交易日内单日出借获配股票数量占其获配股票总数量的比例不得超过20%;
(二)前五个交易日内合计出借获配股票数量占其获配股票总数量的比例不得超过50%。
交易所提到,会员应当遵循公平、风险可控的原则,建立健全融券券源分配机制,防范利益输送。会员应当按照穿透原则核查投资者情况,并对投资者融券行为加强管理。根据投资者类型、交易行为特点,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会员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准入机制执行情况承担管理责任。会员应当对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行为进行前端核查,严禁参与违规或为违规提供便利,发现投资者交易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得为其办理融券或者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事实上,证监会一直对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行为严格监管,明确要求相关主体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变相减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合谋进行利益输送,一旦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不得通过与转融券借入人、与其他主体合谋等方式,锁定配售股票收益、实施利益输送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另据规定,参与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及其关联方,在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持有期限内,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
调整融券后新股会不会被爆炒?可能性不大
调整融券—新股会不会被爆炒?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融券规模普遍不大等原因,融券交易量占比普遍不大。从数据及交易规则看,融券通常不会明显影响股价。
从占比数据看,从上市后5日内融券卖出规模来看,2023年共有258家公司上市,其中有70家上市公司在上市5日内出现过融券交易,7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融券卖出交易占比为1.6%,历史上,共有620家上市公司在上市5日内有过融券卖出交易,平均融券卖出交易占比1.8%,最高为纵横股份8.7%。
从交易制度看,监管要求融券卖出报价不得低于市场定价,成交价仅能与上一笔成交价相同,这导致投资者其实较难通过短期交易性方式大幅拉低股价。
此外,一个完整的融券交易,一般要通过方向相反的两次买卖完成,中长期看融券交易对股价影响是中性的,决定市场价格运行区间的核心因素是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融券业务有助于平抑股价的异常波动,促进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
融券具有逆周期条件功能
可以看到,融券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常见的基础性交易制度,为市场多空双方提供了交易工具,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同时,融资融券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近年来,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整体平稳,融资融券余额随市场波动,2019年后,随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融资融券制度不断完善,融券交易机制突破、市场券源扩充推动融资融券交易结构优化。
数据显示,融券余额在融资融券余额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前不足1%提升至目前约6%的水平。从目前交易规模来看,融资交易占市场买入交易的比重随市场波动,整体在7%-9.5%的区间,融券交易在市场卖出交易中的占比从2019年前不足0.2%提升至目前约0.6%的水平,整体占比仍然较低。
融资融券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在全面注册制下,完善融资融券制度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完善和基础功能提升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升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
8月27日,为落实证监会近期发布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综合记者采访情况来看,随着券商对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投资者对于融资融券业务认识的逐步加深,适度降低保证金比例,对于市场有着两方面积极影响。
一方面,将扩大市场存量投资者可交易的规模以及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增加证券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扩大证券交易的深度,使得投资者进一步放大杠杆的潜在需求得以满足、潜在供给得以消化,提高证券市场的换手率。
另一方面,吸引投资者入场,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上一篇:半个月联姻三家A股上市公司 中东资本在中国市场开启新一轮扫货
下一篇:融券业务再优化!上调保证金比例并限制战略配售股出借 市场影响
更多"证监会对融券制度两大逆周期调整!将如何影响市场?"...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