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2003年7月的一天,作为第一批进入国内市场的QFII,瑞银进行了第一单A股交易,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瑞银选择了四只股票:宝钢股份、上港集箱(现上港集团)、外运发展以及中兴通讯。15年后,又是中兴通讯等公司开了QFII的开放序幕。
这是偶然,更是必然。2001年,中国正式签署WTO协议;2002年,关于QFII的相关制度随之出台,瑞银、野村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相继进入中国,不仅投资A股,而且陆续与中国机构合资成立了银行、基金、信托等一系列金融机构。我还记得2001年那个夏天,报纸上全是“狼来了”的大标题,深感国外大机构就像是少林高僧,本土机构是还未经过开窍的小和尚虚竹,实力相差悬殊,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求得一线生机。然而事实是,这十年来,工商银行成为全球第一大行,余额宝成为全球第一大货币基金,风光无限的国际五大投行倒闭了两家,外资机构到了中国好像水土不服,倒是QFII的业绩常受人称赞,耐得住寂寞,抓得住牛股,但是后面还要补充一句:那是因为在华的投资总额不高,绝对值小,对母基金净值变动影响不大,能做到心止如水、长线投资。
QFII在华投资总金额不大,绝对不是外资机构看空中国,恰恰相反,QFII是境外机构投资A股的唯一途径,QFII额度一度成为紧俏资源,甚至出现大型机构转租部分额度的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额度管控。境外机构所能购买A股的最大额度,掌握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手里,额度申请和调整需要进行审批;其次,就是本次宣布取消的“每月资金汇出不超过上年末境内总资产20%的限制与3个月本金锁定期规定”等一系列包括资产配置、交易方式的细节规定,这也是影响QFII投资运作的具体因素。
目前,最大的尚方宝剑“额度”还掌握在外管局手中,但此次为QFII“松绑”却实属重要突破,充分说明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在加快,体现出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但开放的方向是非常坚定的,也是非常务实和审时度势的。从今天回头看,必须承认,国家对于WIO协议逐渐开放金融领域的决策是具有前瞻性的。当年弱小的国内金融机构,无论是实力,还是人力配比远不及今天,10年来,市场给了金融部门以成长空间,但是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一个足够强劲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金融开放的节奏只会加快,不会减慢,那么,我们的金融机构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它们中的一部分,除了是外资的竞争对手,还多了一层身份,就是投资标的。五大行、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大多已上市,保险、信托在不断谋求上市,未来它们还将增加一层身份,就是合作者。从对外公布的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中可以看到,未来3年至5年,外资不仅可以控股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还将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不言而喻,不管是否所有人都已做好准备,竞争只会愈发激烈,但不再将有人高喊“狼来了”的口号,一是自身实力的增强,二是我们已经尝到了“开放”的甜头。就像瑞银亚洲证券部主管在完成A股第一单QFII时说到的那样:在国际资本不断流入中国证券市场的过程,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资本都能获得好处。但我们应看到,双方需经历一个互利的、相互教育的过程,中国公司要教育广大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和蕴藏的投资机会;同样,国际投资者也要发挥作用,教育中国上市公司让他们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的希望是什么,帮助中国公司以有效的方式进入到国际市场。
这一天必然会到来,因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程喻/证券时报)
上一篇:CDR交易细则来了:没有资产限制 总体与A股一致
下一篇:证监会:CDR试点企业审核严于一般IPO
投资亮点 1、2017年8月29日公告,公司与内蒙古新泰天逸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