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重庆芯片独角兽,要倒了?
9月1日,曾经喊出要做「中国英伟达」的象帝先在微信公众号更新了一则澄清公告,表示:
其由于国产 GPU 的发展未达到预期,面临一定「市场调整压力」,但目前并未采取解散或清算的措施;正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优化,包括对部分团队成员的调整;正在寻找外部融资机会,对国产 GPU 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此后,不少关于象帝先裁员、解散、重整的报道甚嚣尘上,几乎宣告这家国产GPU独角兽已轰然倒下。
1、裁员、解散、对赌协议,400人原地失业
「解散」的直接导火索,是象帝先和领投方签订的对赌协议。
按照创始人唐志敏的内部解释,公司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境地,直接原因是股东的起诉。
象帝先曾与股东签订对赌协议,承诺B轮融资规模要达到5亿元。由于目标未达成,股东发起了这次诉讼。
根据公开信息,象帝先成立于2020年9月29日,注册资本约1783万元,总部位于重庆,是一家研发CPU(通用处理器)/GPU芯片的设计企业。
该公司主要研发适用于桌面、工作站、边缘计算等领域的高性能、低功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及相关专用芯片产品,而且该公司还获得了重庆市的支持,是重庆市重点引入孵化的芯片科创企业,也是重庆集成电路领域少数几家独角兽之一。
4年时间里,象帝先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一度高达 150 亿元。
但考虑到巨额投资和有限的商业化成果,象帝先这盘生意显然亏损严重。
因此,从年初开始,关于象帝先经营困难的传言就不曾间断,有的是传言,有的已经成为现实:
-
4月,市场就传象帝先裁减掉所有应届毕业生;
-
5月,传出「全员降薪」消息;
-
8月29日,脉脉上就多个信息称「象帝先全员毕业」。
-
8月30日下午,唐志敏线上召开的全员沟通会,他讲道由于遭到股东起诉,公司资金被冻结,只能与员工解约,按照N+1给予补偿。但是相关补偿具体发放时间,公司并未通过公开口径公布。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2023年末,象帝先员工规模达到了巅峰的800多人,但从今年开始员工人数不断减少,在本次风波爆发前,还剩下400余人。
「但有薪资纠纷的超过这个数字,保守估计有600人,粗略估计欠薪总额在4000-5000万元之间。」象帝先前员工透露。
有知情人士表示,象帝先的情形并不乐观,员工难以拿到所有欠薪和补偿:
「最近象帝先账面资金仅剩下1500万元左右,但人均月工资成本就要五六万元,账面拉不平;唯一庆幸的是,他们之前一直对内讲员工持股平台和运营主体做好了风险隔离,所以持股平台的钱估计不会冻结。」
雪上加霜的是,知情人士补充:「由于看好象帝先的上市前景,之前曾经有员工花费了100万元买入公司的原始股。但到目前为止,象帝先还没提给员工退股的事,也没给其他解决方案。」
综合种种迹象,象帝先走向失败的结局似乎已经难以避免。
2、资本热潮
2020 年前后,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国内掀起了一股芯片创业热潮。
燧原科技(2018年)、壁仞科技(2019年)、沐曦集成(2020年)等GPU项目均在同一时间段内落成。
象帝先也迅速完成了 A 轮、B 轮融资,估值一路飙升。其中,引起股东诉讼的B轮融资规模为4.36亿元人民币。
那时,象帝先科技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计划在短期内推出多款高性能 GPU 产品,并迅速实现量产和商业化。
象帝先目前共有两款产品,其中天钧一号在2022年9月发布、2023年6月量产,天钧二号在2023年9月正式发布。
「天钧一号」,号称性能达到了英伟达GTX 1660水平。GTX 1660是英伟达在2019年推出的显卡,采用Turing架构,其后两代架构是Ampere、Hopper,代表产品是A100、H100 GPU。
在天钧一号的发布会上,唐志敏曾说:「象帝先立志要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强盛提供安全可靠的高性能核心计算引擎。」
2023年9月,象帝先发布「天钧二号」图像GPU芯片,定位于高性价比、低功耗、自主可控GPU,产品设计方面,采用盘古微架构,多至1024个计算核心,采用64位GDDR6超高频率规格,最高显存容量可达8GB,带宽最高可达128GB/s。
但只有口号和理想,不足以支撑一家创业公司走下去。
目前象帝先这两款GPU产品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公开合作方包括新华三、清华同方、宝德、粟米方田科技、麒麟、统信、中科方德、航天信息、浦发银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
3、芯片寒冬
在激烈的 GPU 市场中,倒下或者差点倒下的公司不止象帝先一家。
受制于美国商务部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影响,台积电无法给企业的先进工艺订单进行代工,而GPU自身需要高精尖工艺,加上很多都源自其他IP核做定制研发,核心技术积累羸弱。
据媒体报道,部分GPU芯片企业已经将研发投入转向了 AI 芯片的软件栈、算法、零部件等不受制约的领域当中。
与此同时,相关产业的投资规模也在下滑,2024年1—6月,中国半导体项目投资金额约为5173亿元人民币(含中国台湾地区),同比下降37.5%。
其中,资金主要细分流向中,半导体材料投资额降幅最大,投资金额为668.1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12.6%,同比下降55.8%;其次是晶圆制造投资额,金额约为2468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47.7%,同比下降33.9%;另外,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下降幅度依次为29.8%、28.2%。
据钛媒体统计,2023年,中国已有1.09万家芯片相关企业工商注销、吊销,平均每天就有超过31家芯片企业注销、吊销工商信息。
成立于2021年8月的砺算科技也经历过「休眠期」。
砺算科技在2022年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融资规模为3亿元。
2023年后,由于融资难、运营成本高昂等种种原因,砺算科技开始上演欠薪、裁员等种种情节,一度进入休眠期。
转机要等到今年8月20日,上市公司东芯股份公告表示向砺算科技增资,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换取砺算科技37.88%的股权,加上其他投资人的1.28亿元,砺算科技共获得3.28亿元,度过难关。
尽管如此艰难,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两家芯片独角兽在8、9月接连开启IPO。
壁仞科技创立于2019年,致力于研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家燧原科技则成立于2018年3月,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和边缘算力产品,产品的核心竞争点是AI算力。
4、小结
广义的GPU有三大挑战:一是图形的硬件基础,二是(从手机,桌面到)数据中心等场景需要的可扩充性,三是通用计算性,这三个技术都很难。
现状是,GPU 领域的技术壁垒极高,全球能够独立设计高性能 GPU 的公司屈指可数。
国内很多企业都采用GPU IP 授权的技术路线,象帝先同样选择了基于英国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的 IP 核授权,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但也意味着在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
同时,GPU 市场不仅要比性能,更要比生态,国产GPU厂商如果没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很难在夹缝中生存。
尽管象帝先的「失败」令人唏嘘,但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 GPU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边缘/端侧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国产 GPU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这家重庆芯片独角兽,要倒了?"...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