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的时间远比我们想的更长...
还是继续分享一些读财报预报的思考。
今天想聊一家很多朋友应该都很熟悉的公司--天赐材料。作为前两年锂电材料领域的明星股,天赐这一年多过的非常差。
根据国金证券统计,天赐材料最主要的产品电解液,以及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氟磷酸锂从22年初价格就见到了顶部,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从高位的60万最多跌到了10万...
这种价格下跌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六氟磷酸锂的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比如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另一个就是加工费的下跌。
今年一季度,伴随着电解液激烈价格战的进行,大量电解液企业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天赐材料作为龙头企业,依然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
在一季报后,公司也一度得到了市场的关注,股价出现了一段反弹。不少人认为电解液价格已经打到了周期底部,很多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行业供给即将出清,新的周期或许要到来了。
但在上周五,天赐发布了半年报预报。
22H1上半年归母净利11.6-13.6亿元,同比下降60.09% – 53.21%,扣非归母11.4-13.4亿元,同比下降60.44% – 53.51%。以中值计算,Q2归母净利5.7亿元,环比-18%,扣非归母净利5.5亿元,环比-20%。
第二季度天赐的业绩环比一季度还出现了下滑...
这种业绩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解液的吨净利继续下滑,二季度吨净利约6千元,环比一季度继续下滑2千元。
市场以为的周期见底没有到来,周期的底下,还有新的底...
很多行业情况都类似
在一季报发布的时候,我也曾经认为电解液盈利见底了,之后会越来越好。但当我去了解了真实的行业状况后,我发现自己太单纯了...
周期哪儿有那么容易见底。
确实,很多企业在目前的电解液价格下,盈利已经非常糟糕,不少小企业出现了现金流亏损的情况。但是,这些公司在2020年,2021年赚了很多钱,有非常丰厚的家底。
这些企业不会因为短暂的亏损就退出这个市场,大家都知道,熬过了这个周期,在下个周期又可以赚钱,没有人会轻易的退出这个市场。
资本市场有一个想当然的逻辑是,如果一个行业大部分企业都不赚钱了,那么这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很快的出清,行业供给出清,新的周期就会到来...
而商业的现实是,当一个行业刚开始亏损时,所有人都会想着坚持下,坚持下去了新的周期就来了,有钱的企业还会想着未来新的周期会来,我要不要加大点投入,逆周期投资。大家都很聪明,都不是傻子,都知道周期的原理,没有企业刚亏钱,就快速退出市场,特别是在经历了一轮景气周期,大家腰包里都有不少钱,底气很足的时候。
什么时候行业才会出清,当这些企业一直亏损,之前的储备亏完了,该借钱也借不到了,实在没办法了,他们才会真的退出,出清,离开...
这个时间的长度,远比我们想的更长,周期的底部远比我们想的更久。
很多新能源的低门槛行业情况都和电解液类似,比如硅料有不少人问我是不是周期见底了...
说实话,我认为硅料的见底,比电解液还难...
过去两三年,硅料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不少企业两三年赚了几百亿,再加上融资,很多企业现在手里好几百亿现金...硅料的大量新进入者也非常有来头,东方希望,丽豪背后都有大金主的支撑...
雄厚的资本使得很多企业根本不会退出这个市场,反而会做逆周期的资本开支...在行业没有大规模增长的背景下,硅料想再见一个周期底部,非常非常艰难...
包括锂矿情况也是类似的,南美的盐湖,非洲的锂矿都在持续出货,紫金,华友,中矿大量新玩家的介入使得行业更加分散。更何况,锂矿目前远没有到可以出清的价格,甚至大部分玩家的盈利都还非常非常高...
这类似的公司们,底部的时间可能远比我们想的更长。
很多新能源的材料企业,在底部的时间也大概率远比我们想的更长。
在这个阶段,对于新能源的投资,我觉得核心应该选择三类公司。
第一类是竞争格局略好一些,价格战风险更低一些的公司。比如动力电池环节就比材料环节的竞争格局更好,动力电池企业前些年是没有赚到暴利的,很多企业利润都被上游碳酸锂的涨价吞噬,部分企业甚至在2019-2022年连亏三年。
类似的还有海缆等领域,竞争格局没有恶化,毛利率相对稳定。
第二是有增量逻辑,比如出口逻辑,具备全球化能力的公司。
全球化是很难的事,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全球化的。供应欧洲对于ESG的要求,本土化建厂的要求,碳足迹溯源的要求,都是非常非常高的...
能全球化的企业,出口能持续增长的企业,能摆脱国内的内卷,是有很大投资价值的。
第三是新技术,新的方向。新的技术能做的企业少,自然内卷就少,价格战就不激烈。
下一篇:沪指跌0.37%失守半年线
更多"底部的时间远比我们想的更长..."...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