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整理 等待总攻
上证指数在3200-3250点附近做“两周”的俯卧撑,缩量整理,每当出现中阳后又蓄势调整,不断折磨着投资者信心。如何看待当前盘面,笔者不改近期观点,目前整理蓄势,等待对3300点的攻击。
消息面短线暂无利空预期
两会落幕、美联储加息落地,消息面逐步明朗,随后会有两会的细化政策陆续出台,整体偏利好。
本周两个扎眼数据也值得深思和关注。1、大股东继续大幅减持。股市无法走出理想中的慢牛,主要还是市场失血过多,IPO成了替罪羊,但真正原因还是定增和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疯狂减持。2016年全年定增金额是IPO规模的10倍,而A股公司重要股东全年累计减持金额达到3595亿元,日均套现金额接近15亿元。2017年截至3月16日,两市共发布406份减持公告,重要股东净减持累计达到176.04亿元。前期监管层出台了定增新规,本周交易所对大股东减持开始监控和问函。
2、中国神华590亿元的分红,颠覆了市场对“大象”股的认识,17.8%的股息率,秒杀绝大部分基金投资收益。但最关键的是它会引导大资金未来的投资取向,有业绩、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将成为挖掘对象,而权重股一旦受到资金青睐,市场空间也会被打开。
蓄势接近充分 突破渐行渐近
多项技术指标调整到位。从日线级别看,上证指数2月22日反攻到3261点,KDJ指标的K值和D值都处在90上方,J值达到101,由于指标处于高位,超买出现,要继续上行就显得力不从心,而目前指数和当时点位相差无几,但该指标却处于70-80之间,这就是三周左右整理的成果,包括其他关键技术指标如RSI,还有周线级别指标也同样得到修正。笔者认为只有当技术指标处于合理范围中,才最具有攻击性。所以从技术指标看,调整比较充分,已修复高位隐忧,攻击随时会出现。
持股心态稳定有利于行情发展。本周外盘突然大跌,特别是周四B股跳水都对市场形成冲击,但市场总能化险为夷,这说明目前投资者持股的心态更加稳定,已度过暴跌和熔断的恐慌期,不会因为利空冲击而出现多杀多的局面。稳定的心态对指数上行至关重要,人心思涨,自然会水到渠成。目前市场讨论最多的就是成交量,成交量不放大。但笔者认为,首先,现在成交量肯定不能和2015年相比,上海日均2000亿-3000亿元将是新常态,真正意义的放大需要有个累积期。其次,笔者统计了从去年2月以来指数几次高点突破时的交易量数据,发现都不是传统意义的放量突破。4月13日指数见顶3097点,日成交3314亿元;8月12日突破该高点,日成交3280亿元;11月10日突破8月13日高点,日成交降到2860亿元。同时笔者注意到4月13日至8月12日调整时间为85天,最大跌幅10%左右,8月13日至11月10日调整时间56天,最大跌幅7%,所以单纯关注成交量是否放大,在当前不是重点。更应该关注调整时的力度和时间,其实质就是筹码是否在调整中得到充分换手,已经过充分的筹码交换,突破时就不需大量了。目前指数从去年11月29日见顶3301点后,调整运行77天,最大跌幅8.5%。从筹码分布可以看出,市场平均成本已在3200点堆积成新波峰,重心上移50点左右,这将有效支撑指数,上方3300-3400点压力区间筹码出现松动,说明整体交换不错,已为突破3300点做好了准备。
时间窗将开启,方向选择成必然。
短线看本轮大盘从1月16日启动到2月23日见顶,上升周期为24天,然后调整至本周四为22天,下周二将出现一个重要的共振时间窗,即上行和调整周期达到相同,产生共振点,指数将选择方向。而从周线看,下周也是指数1月20日见底3044点后的第11周,一个重要质数序列点。日线和周线都到达时间窗口,所以下周指数选择方向的几率极大。
综上所述,笔者坚持近期的判断:下周上证指数将再次冲击3300点的高点。需密切重视盘面变化,关键点是板块。要想冲关成功,一定要启动在市场中有号召力的、资金敢于运作同时有持续性的板块,绝不会是游资主打的次新股、高送转或小众类板块,应该是紧扣政策导向、业绩优良稳定、保持增长的权重股。像“一带一路”的中字头、高端装备制造;国改混改的军工、央企;插上PPP翅膀的环保股。操作上建议切忌追涨杀跌,坚持高抛低吸策略,在未站上3300点前,仓位不宜过重。
上一篇:成长题材降温 创业板指承压
下一篇:短期关注3230点的支撑力度
更多"蓄势整理 等待总攻"...的相关新闻
>> 短期关注3230点的支撑力度 | >> 蓄势整理 等待总攻 |
>> 成长题材降温 创业板指承压 | >> 深V反转有韧性 资金调仓进行时 |
>> 中长线资金青睐高股息标的 | >> 北京首证:小“极端”无碍大局波谷过 |
>> 震荡行情或成未来常态 | >> A股短线承压 融资客加仓“中字头”股 |
>> 当前是较好入市时点 未来大概率维持 | >> 绩优白马股受热捧 市场正趋步回归价 |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青岛海尔(600690)
投资亮点 1.随着海尔集团将相关彩电业务逐步注入海尔多媒体,海尔多媒体将成为海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