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2021年吸金又吸睛的量化策略交上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但细分策略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量化对冲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5.5%。其中,量化多头策略凭借20%以上的年度平均收益率夺得桂冠,市场中性策略则业绩垫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量化投资高速发展令行业超额收益有所衰减,以及股指期货基差波动明显增大,因此,从中长期看,市场中性策略可能出现收益降低、波动加剧的情况。
据统计,纳入统计的2781只量化对冲基金,2021年平均收益率达15.5%。其中,量化多头策略业绩领先,年度平均收益率高达20.09%,量化多策略以15.17%的平均收益率位居第二,CTA策略以12.51%的平均收益率位居第三,曾经备受稳健型投资人青睐的市场中性策略却以10.7%的平均收益率垫底。
“去年中证500指数表现颇为强势,全年涨幅超过15%,以中证500指数增强为主的量化多头策略业绩表现自然亮眼。而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的业绩主要取决于超额收益和对冲成本,去年股指期货基差的波动加剧,超额收益也有所减少,所以市场中性策略产品整体业绩表现较为落后。”沪上某私募研究员直言。
同增资本投资总监包桂芝也表示,2021年市场中性策略的波动较以往明显加大。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量化投资规模增长较快,行业整体超额收益下降;二是2021年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板块轮动加剧,市场中性策略反应滞后,调整不够及时。
站在2022年的起点,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哪类量化细分策略更具性价比?
“中长期来看,指数增强策略配置价值更高。”宁波某头部量化私募人士直言,过去市场中性策略基金是低波动高收益率的产品,但2021年以来量化投资飞速发展令行业超额收益明显衰减,股指期货的基差波动也明显加大,因此市场中性策略不仅收益率逐步下降,波动也在加剧,性价比逐渐低于能够捕捉时代贝塔收益的指数增强策略产品。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2021年5月,量化私募巨头幻方量化推出中性产品“零赎回费”的政策,希望给投资者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中性产品对冲成本过高,长期持有不如指数增强产品表现好。
黑翼资产也表示,中性策略的初衷在于通过付出对冲成本来换取确定性较强的超额收益,但是超额收益逐年在收敛。同时,在股指期货长期深度贴水的环境下,中性策略每年要付出10%以上的对冲成本。因此,现阶段中性策略产品成本并未减少,换取的超额收益却在逐年下降,稳定性也明显降低,性价比大不如前。本着稳健投资的原则,投资人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同时投向与股、债相关性都很低的其他策略来构建投资组合,比如“指数增强+CTA策略”。
记者采访获悉,基于指数增强产品较高的中长期性价比,多家量化私募将其作为主打产品,部分头部量化私募还布局了全市场量化选股策略。
沪上某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直言:“公司过去会向个人投资者推荐CTA策略和市场中性策略,净值表现相对平稳。但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贝塔收益不容错过,所以现在我们寄希望于把指数增强策略做大做强。同时,公司也会布局全市场量化选股即‘空气指增’策略,以便在市场风格不明朗或快速切换的情况下获得更丰富的阿尔法收益。”
上一篇:十年大数据回眸:持股过节胜算大
下一篇:专家:A股政策面资金面均有支撑 不宜对市场下跌反应过度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