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导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2年,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双向发力、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让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
作者|邵科 郑忱阳 杜阳「中国银行(601988,诊股)研究院」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
2021年,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效有力和宏观调控精准施策,中国经济复苏领跑全球,中国银行业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较好,资产质量稳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展望2022年,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规模增长稳中略降、盈利水平回归常态、资产质量整体稳定是三大趋势,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助力银行业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
2021年,中国银行业稳中向好、质效提升
2021年,国内经济快速复苏,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金融监管日趋完善,中国银行业韧性持续增强,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
经营环境稳中向好
第一,宏观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化,银行业经营基础扎实稳健。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有效,中国GDP增速回归至8.1%,继续领跑全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释放内需潜力、激发消费活力,银行业零售业务迎来新的增长极;畅通外循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1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需求量增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提上日程,重点项目投资推向高潮,银行业对公业务增量空间较大。
第二,货币政策强调“自主性”和“跨周期”,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坚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立足国内、以我为主,兼顾连续性和前瞻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依然是引导信贷投向的主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基本平衡。从资产端来看,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以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扶持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企业,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新动能、新产业(300832,诊股)、新业态。从负债端来看,存款定价机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银行长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显著下降,高成本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进一步压降,来源稳定、低成本的核心存款成为银行竞争高地。
第三,监管政策促进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银行业的监管政策聚焦绿色转型、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围绕“五大支柱”,标准体系、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碳市场等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业务发展更加规范;公司治理监管加快补短板,聚焦大股东行为规范、董监高履职评价、关联交易管理等问题突出的领域,夯实银行业稳健经营根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相继发布,加强资本监管要求,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
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2021年,中国银行业走出危机、韧性增强,步入加速修复通道,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第一,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银行业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了经营规模的全面提升。截至2021年11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79.65万亿元和256.22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29%和8.04%。信贷规模增长较快,夯实实体经济回稳基础,20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8.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存款规模增长稳中有增,零售转型战略提升存款竞争力,本外币存款余额23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3%。
第二,盈利水平明显好转。得益于经济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上升11.5%,;ROE、ROA分别为10.10%、0.82%,其中ROE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ROA与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从已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来看,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多数银行净利润增速超20%,在息差收窄压力犹存的背景下,以量补价驱动利息收入增长,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创造的非利息收入对盈利贡献较大,增速普遍超过30%。
第三,风险管理取得突出成效。2021年,银行业以前瞻性布局、结构性调整、高效率处置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下的风险挑战,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2.83万亿元,与2020年同期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2.3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积极补充资本,大力发行永续债、可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四,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从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评估结果来看,近80%的机构被评为“较好”和“合格”,较2020年增加0.77个百分点。部分领域的突出问题有所改善,例如,2021年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得分率同比提高10.44个百分点;董事会结构更加合理,部分机构独立董事占比超过40%,董监高履职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新特色更为凸显,ESG理念成为新亮点,积极承担“六稳”“六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社会责任。
2022年,中国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双向发力、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让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
第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为银行业务布局指明方向。中国深入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内外需共振,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内循环下,居民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升级,收入大幅提升、资产配置需求增长,消费金融、财富金融成为零售转型的突破口;新基建、先进制造业是国内经济转型的新支撑点,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结构升级将为银行业的对公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外循环下,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产业链重塑、贸易数字化转型、外贸主体壮大、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对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财政货币政策双向发力,支持银行业资产规模稳健增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宏观政策走向,依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银行业合理释放流动性。财政政策量质提升,减税降费助力市场主体提振融资需求,精准的财政支出为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指明了方向,供需共振助推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M2和社融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第三,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规范升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发展,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大型银行下沉重心、中小银行聚焦主业,中资银行“走出去”、外资银行“引进来”,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为银行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契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的主线,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资本设置“红绿灯”,资本的野蛮生长将被遏制,资本市场会更加合规健康。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有望加速,投商行一体化模式将更加普遍,有助于满足客户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拓宽收入来源、改善收入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
同时,中国银行业发展依然面临国内外双重挑战。
从国际看,一是资本监管趋严,银行业规模扩张约束增强。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达标时间由2022年底推迟至2023年底,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管理等对银行业的挑战依然不小;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出台、中国版TLAC落地,上榜将面临更严格的附加资本要求和TLAC要求。二是全球金融业竞争加剧,银行业盈利面临挑战。2021年以来,国际银行业经营快速复苏,积极布局亚太市场,并通过提升数字化、综合化能力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中国银行业仍面临“从大到强”的突破难题,海外业务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传统领域利润空间收窄,新兴领域亟须抢占先机。三是银行业跨境经营风险更加复杂。在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依然较高;部分国家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出现非常规性调整,利率变动频繁,加剧了银行业的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更加复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反垄断、反欺诈、反洗钱、反逃税等金融监管新规频频出台,部分国家更是加大了对金融制裁工具的使用力度。跨境金融风险更趋复杂,跨境传播速度更快,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全新要求。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内需受疫情反复影响恢复不及预期,外需在国外疫情缓解、产能修复的背景下边际走弱,未来外贸增长面临挑战,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引发生产成本上涨,能耗“双控”可能导致能源供应问题,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经济增速下行预期叠加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市场主体信心不足。此外,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依然较大,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
中国银行业开启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
面对新形势,银行业将精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业务创新打造新增长点,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
第一,规模增速稳中略降,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调整。2022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叠加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房地产行业等领域的监管趋严、疫情期间资产负债规模低基数效应不再等因素影响,预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较2021年略有放缓,资产及负债规模将保持8%左右的同比增速。同时,资产负债管理由重规模向调结构转型,贷款投向将重点发力零售领域。存款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速放缓趋势,负债成本管理仍然面临较大压力。2021年6月,存款利率报价方式改革,由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倍数调整为存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点,并且下调长期存款利率上限,提高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有利于负债成本的降低以及负债结构的调整。
第二,盈利水平回归常态,非利息收入占比增加。2022年,预计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在6%左右。利息收入方面,净息差企稳回升,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商业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更加注重质量,贷款业务有望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常态经营模式,加之存款利率报价机制调整充分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非利息收入方面,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收官,存量产品转型压力释放完成,2022年理财业务收入贡献将继续提升。此外,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基金、理财等投资产品参与其中,国内市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作为基金代销的重要渠道,未来在代理业务方面收入的提升也将助推盈利水平的提高。整体来看,2022年非息收入规模将维持增长,非息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第三,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不同机构可能出现分化趋势。2021年末,商业银行面临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的压力,但由于风险防控手段相对成熟,不良处置方式相对丰富,预计并不会对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022年,实体经济持续向好,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能力提升。随着监管部门对于资产质量的认定越发明晰,潜在风险比例越来越低。风险抵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21年第三季度,拨备覆盖率继续增加,较2020年同期提高17.11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风险缓冲垫较厚。综合以上考虑,预计2022年商业银行不良率仍在可控范围内,保持在1.75%左右。此外,2022年房地产相关的风险会有序释放,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仍然会牢牢守住。对公方面,房地产行业贷款始终保持在警戒线以下,损失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个人贷款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将更多地流向有刚性购买需求的群体。虽然预计整体资产质量稳定,但中小银行风险仍然值得关注。
在经营回归稳健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业将在以下业务创新领域实现突破,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第一,科技金融是重点加码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科技创新,科技政策也被列为七大政策之一,“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的目标,必然会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2021年12月初,银保监会出台政策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鼓励银行探索科技信贷服务新模式,调动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性,预计2022年银行会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向科创企业,贷款增速有望提高2~3个百分点。
第二,普惠金融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一是培育多元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二是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降本增效。三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支持,从产、供、销、存各环节缓解企业融资痛点,切实提高融资便利度。从增量来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将继续维持高增长,预计在25%左右;从扩面来看,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性”政策工具精准施策,普惠小微群体覆盖面持续扩大,预计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支持的小微经营主体有望突破5000万户,增速保持在20%以上;从降价来看,2021年12月初,中央银行已经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022年1月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财政政策也将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共同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第三,绿色金融量质齐升。银行业将正确认识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支持绿色产业的同时助力高碳产业转型升级,确保融资充分性和均衡性。碳达峰、碳中和是长期目标,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时间弥补,监管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产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政策,支持全国碳市场发展,推出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中央多次强调金融机构不能对煤炭企业采取抽贷、断贷的“一刀切”措施。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煤炭、钢铁等高碳产业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2022年绿色信贷余额有望突破16万亿元,增速继续维持在20%以上。
第四,养老金融将成为“新蓝海”。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以及居民人均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预计2035年老年人口逼近700万,人口老龄化水平突破30%。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巨大,到2050年老年人口消费支出有望超过10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33%,养老金融或将成为“新蓝海”。商业银行将全面布局养老金融三大子领域。一是全力支持三支柱养老金金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依托旗下多元经营平台或成立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全力获取养老三支柱全牌照,构建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养老金资产全链条服务能力。二是大力拓展养老服务金融,实现养老财富稳健增长,建设为老服务特色渠道,发展老年友好型金融。三是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养老企业客户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的现状,主动探索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培育头部养老企业。
更多"银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