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严打基金经理无心操作 A股有气无力
5月最后一周的两个交易日,60日线的高压线果然碰触不得。周二早盘沪深两市低开后窄幅震荡,盘中多次尝试上攻,无奈做多力量不足,随后震荡下行,沪深股指尾盘“跳水”后小幅收跌。近期持续走强的创业板指数也终止连阳势头,出现1.1%的跌幅,表现明显弱于两市大盘。
股指连续多日在60日均线下窄幅震荡,成交量维持萎缩状态,观望氛围浓厚,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处在相对的平衡状态。目前看,这种平衡趋势正在等待一种外部力量来给予打破。可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政策层面上或将延续真空状态,而世界杯也要来临,历史数据也显示这是一个不利于A股的事件,综合来看,刺激市场打破目前平衡格局还缺乏推手。
盘面可以看出,题材股持续性很差,缺乏全局性的投资机会。昨日涨幅居前的分别是新疆板块、蓝宝石、智能家居、石墨烯、丝绸之路等,都是由消息面推动,权重蓝筹股继续低迷。
为什么在明确了2000点的政策底之后,市场大主力资金依然不动声色?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消息显示,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有约200只基金的掌门人请辞,占基金总数近五分之一。随着证监会将稽查“老鼠仓”的板子打到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身上,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发酵。证监会掀起的“五月风暴”,令基金行业噤若寒蝉。监管层的“打鼠”行动,直接影响着主力基金的操作行为,不少“心里有鬼”的基金大佬们,也无心操作。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00点左右,就算行情阶段性见底,也始终不见大资金入场扫货。所以,虽然监管层护盘态度明显,但市场反应清淡,增量资金迟迟不来,跌也跌不下,涨又无力涨,也只能维持弱势整理格局了。
基金老鼠仓利益链浮现 证监会捕鼠致1/5掌门请辞
基金“老鼠仓”利益链浮现
进公司第一天,我就被告知本人和父母这样的直系亲属不允许炒股,原先的交易账户也要关闭,但是从知识储备的逻辑分析,证券投资肯定是我的首选,现在因为《证券法》的限制,基金从业人员投资渠道非常窄,这也是一些人会去操作"老鼠仓"的内在原因之一。”
—一位业内顶尖的基金公司交易员如是说
钱德勒(化名)用汤匙拨动着眼前的意式浓缩咖啡,抬手间露出一颗奢侈品牌的袖钉。无论是定制版西装上低调的logo,还是左腕佩戴的蓝宝石镜面名表,似乎都明白无误地标识着其“金领”的身份。
而坐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面前的钱德勒,遭遇的却正是一场关于“身份”的焦虑。近日愈演愈烈的基金业“捕鼠”监管风暴,令圈内人人自危,越来越多和他一样贴着“基金经理”标签的从业人士选择了“逃离”风暴眼。
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有约200只基金的掌门人请辞,占基金总数近五分之一。随着证监会将稽查“老鼠仓”的板子打到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身上,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发酵。
一条多方博弈、利益纠结的生态链条,串联起基金交易的上下游,令这群站在财富金字塔尖的精英们,成了戴着镣铐的灰色舞者。
利益输送链曝光
“你不要害我犯错,我什么也不能说,不敢打电话,不敢发微信,现在人人夹紧尾巴。”证监会掀起的“五月风暴”,令基金行业噤若寒蝉,就连素来对记者畅所欲言的一位基金投资部人士都不愿置喙。
据悉,近期撞到监管枪口上的基金公司包括汇丰晋信、华宝兴业、华夏基金[微博]、海富通、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数家,横跨业内几大梯队。最夺目的是王亚伟执掌多年的明星基金“华夏大盘”也名列黑名单,让叱咤风云的公募“一哥”陷入舆论泥潭。
所谓“老鼠仓”,是指对具体个股投资掌握信息的基金经理利用其他个人关联账户先低位建仓,待公共资金大举进入拉高股价后,再抛空个人账户牟利。
“"老鼠仓"是特指交易环节,这也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对象,有关基金运行的一切内幕信息都会对交易价格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说没有公布的基金净值大小、基金的投资组合、基金持股的种类和数量、基金股票仓位的调整变化等等。”钱德勒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但从基金公司内部架构看,基金的投资决策其实有一整套程序,还牵扯到许多利益方。”他对记者解释道,“首先"股票池"就是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行业调研部和投资部共同筛选出来的,这些候选股票本身也有信息价值,然后由行研部基于宏观经济、产业和个体公司考察,提出总体投资策略建议和个股投资时机建议报告,交给投资决策委员会讨论。”
“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投资策略后,再向投资部下达投资计划,投资部会召集公司里的各个基金经理制定实施方案,由基金经理将投资指令下达到集中交易室,再由独立的交易员在交易室执行指令。”钱德勒告诉记者,每投资一只股票,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都形成了利益关联方,这就是更广义的“老鼠仓”。
另一位已经转行的基金经理则对记者分析,利益同盟的范围还不止于基金公司内部,券商分析师也是“老鼠仓”利益输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据他透露,分析师在发布研报或者调研信息前,利用关联账户事先买入股票的“抢帽子”行为并不罕见,“还有些分析师并没有公开掌握的调研上市公司的全部信息,将未披露的信息卖给基金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行业潜规则近日同样遭到了证监会当头棒喝。有媒体报道称,负责计算机、传媒行业的两位券商分析师目前已被限制出境,这两人还曾在201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榜上有名。
大数据“捕鼠”
监管层的“捕鼠”行动威慑力的确正在加大,不过也依然面临多重困难。据记者了解,传统的举报形式已逐渐由大数据监控来替代,证监会本身拥有一套监控系统和专司执法的稽查大队,而沪深两个交易所也拥有监测室,建立了相关模型提供指标预警,但与成熟市场相比,当下的科技执法还未能尽善。
从事基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微博]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于历史上的一些账户或者投资组合的操作行为都隐藏在数据当中,所以通过数据模型确实可以挖掘出一些线索,再进行核查,但要谈就此杜绝“老鼠仓”为时尚早。
“数据显示的进仓信息无非就是你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则是不同股票买卖的操作时点、时机,以及两个或更多组合间的相关度和相似度、持有股票的相关度和相似度,通过对这些结构、时序的分析来挖掘线索,然后分析交易IP和开户人社会关系等。”代宏坤坦言,这种分析技术只是手段,虽会提高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但制度建设和信托责任的操守维护才能治本。
据业内人士介绍,深交所[微博]虽然配有几十人的监控室,设置了200多个指标用于监测,其中还针对“老鼠仓”等交易行为建立了专项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一旦出现股价偏离大盘走势,会派人立马查探异动背后是哪些人或机构在参与,但经系统初筛出的可疑账户数量极多,监控系统本身错误率不低。
而证监会内部人士则对记者直言,利用大数据“捕鼠”的框架几年前就已经搭建,但经过几次更新升级后,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监控系统灵敏度还不够,仍然只能监测到金额非常大的可疑交易。
这种情况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备受瞩目。“进公司第一天,我就被告知本人和父母这样的直系亲属不允许炒股,原先的交易账户也要关闭,但是从知识储备的逻辑分析,证券投资肯定是我的首选,现在因为《证券法》的限制,基金从业人员投资渠道非常窄,这也是一些人会去操作"老鼠仓"的内在原因之一。”一位业内顶尖的基金公司交易员如是说。
资料显示,美国作为全球基金业的执牛耳者,就没有完全立法禁止基金从业人员从事证券买卖,而是选择了“改堵为疏”,只要求投资公司及其投资顾问、主承销商作为第一线监督者,自行决定是否限制交易, 自行建立相应程序防范欺诈、欺骗或操纵性行为。香港等其他金融交易市场上,也没有“一刀切”的禁令。
让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给好友:上一篇:小长假理财 再不抓住机会就晚了
更多"监管层严打基金经理无心操作 A股有气无力"...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