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的民营经济:困境与对策
原标题:疫情冲击下的民营经济:困境与对策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李义平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民营企业家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积极应对,特别是在创新上下功夫。与此同时,社会层面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阳光雨露,让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辩证看疫情对民营经济的冲击
首先,疫情的冲击使总需求迅速下降,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民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服务业。服务业中与“动”相关的行业,如:餐饮、娱乐、商场、百货、旅游、运输、教育等受冲击比较大。与“静”相关的产业则发展很快,迎合“静”的需求的生鲜超市、水果店、食材、快餐、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交易、线上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基本生活领域发展迅速,奢侈品市场相对萎缩。一句话,在这个过程中有被淘汰的,有刚刚诞生的。这是一个新模式诞生,新旧动能转换,优胜劣汰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另一部分是制造业。随着全球化的深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全球供应链不断扩展,深度交织,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即系统性风险。民营企业大都处于一个特殊的环节,有的还是产业链的低端,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有的环节停工停产,导致很多处于产业链之上的民营企业要么生产不出来,要么生产了卖不出去,资金回笼成了大问题。这还不仅是供应链出了问题的问题,还在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抗挤压能力差。
其次,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诞生的民营企业潜移默化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是与顺利、快速相适应的。这种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与疫情带来的需要应对的冲击很不协调。
在我国发展之初产业空间很大,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只要铺摊子上项目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的快速发展又创造了很多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狭缝和机会。新的机会又反过来促进了快速发展。追求速度和规模是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长身高”是这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高速度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并且认为只要上项目就可以发展,缺少危机意识,更未未雨绸缪。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民营经济亦快速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累积的结果就是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需求大量外溢,导致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当此时,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迎面而来,如何应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起码需要灵活、需要创新、需要韧性、需要应变能力。秉承快速发展理念的民营企业由于在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方面先天不足,措手不及,受到了巨大冲击。
最后,企业的抵抗和应变能力是在百炼成钢中形成的,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民营企业普遍历练不够。面对疫情,个体的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取决于个体的体质。抗击来势凶猛的疫情的冲击,也在于企业的基础和体质。坚强的体质或者说是免疫力,是在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中百炼成钢的。然而,对于我国民营企业而言,至今经历的大的洗礼式的锤炼只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仅局限于亚洲几个国家,而且很大程度上集中在金融层面。2003年的“非典”波及的地域范围、波及的深度、持续的时间、防治的难易程度,都不能与新冠肺炎疫情相比。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局限于金融层面,且时间较短。中国民营企业经历的这三次洗礼式的冲击,都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危害大。如果说前边三次冲击都是沟坎的话,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则是一座大山。我国民营企业现有的经验显然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大山。
以上是短期、骤然而来的情况。长远地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景依然是利好的。一是中国防控疾病态度坚决,举措科学、得力,效果显著,全国各地纷纷复工复产。二是世界各国在积极防疫。三是基础好。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块头大,总体上抗冲击的能力强。四是民营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在经济下滑时解体得快,在经济复苏后再生得快,发展得也快。只要让经济生活恢复正常,民营中小企业就会像雨后春笋般地见缝插针、星罗棋布地发展起来。五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细化和落地,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有望得到改观。六是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此次抗疫斗争中政府在组织医疗资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民营企业应积极应对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民营企业家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战略性思维、积极应对。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当积极应对。我们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内因就是民营企业本身。从民营企业本身而言:
第一,要以积极的态度真正认识市场经济,满腔热情地去迎接挑战。历史证明了市场经济的魅力,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魅力来源于竞争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所谓市场配置资源,既包括随行就市的市场价格,既解决资源的稀缺,又指引资源的合理流向,更包括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下行期强制地挤出快速发展时形成的泡沫,通过破产、兼并、重组把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益的行业和企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落后企业的被淘汰,才有了社会的总体经济效益。这个过程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它可以刺激人们竞争的激情,把平常状态下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能和创造力激发出来。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了解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企业家,在心态上都应当把疫情的冲击当作一个机遇,斗志昂扬地迎接这场战斗,勇敢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任何消极的等待都会使企业一蹶不振。世界上任何不倒的企业都是这样历练出来的,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如此也造就了他们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的意识。我们不能叶公好龙,一方面看好市场经济的效益,另一方面又不敢直面市场经济的竞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的模式变了。我们已有的速度型发展模式取决于既有的发展条件:产业空间大,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的任务主要是长身高,方式是所有国家发展伊始的粗放经营。现在,那些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即高质量经济发展,是强身健体。广大民营企业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逼迫自己适应新的大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全球疫情蔓延,肯定涉及结构重组,产业链重组,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使企业的发展上升到新的层次。
第三,经济下行期是创新的极好时机。经济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水平模式,在技术含量、产业、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旨在扩大经济规模,水平的拓展。一种是结构模式,旨在通过创新提升产业、产品结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经济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空间发展。我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产品结构问题,于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创新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下意识,常态化的创新;另一种是在经济下行期压力下的强制性创新。在论及强制性创新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讲到固定资本的更新时深刻地写道:“劳动资料大部分因产业进步而不断革新。因此,它们不以原来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进行补偿。”马克思强调:“迫使企业设备提前按照更大的社会规模实行更新的,主要是灾祸、危机。”灾祸、危机是强制创新的杠杆,再一次占领市场的时候,必须是先进的,熊彼特称之为破坏性创新。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疫情的冲击,与其把它看成灾难,不妨把它转化成一场创新和提升经济结构的契机。如果没有货真价实的创新,没有产品,没有市场,给你一笔钱又能怎样呢?
第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政策。企业要主动地了解政策、积极争取政策的惠及。
要创造有助民企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层面要创造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阳光雨露,好让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一是不打折扣地落实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要从减轻企业负担着眼,最大幅度地减轻企业的各种负担。企业融资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认识到商业银行也是企业,它们也得盈利。贷款给民营中小企业,因为风险大,自然利息率高,于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让民营企业怎样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真正成为自己人。有关部门应当研究和督导优惠政策真正落实。金融业要有专项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要有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要有细则,包括贷款失败如何承担责任。要实行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加强引导,打通复工复产的堵点、断点。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需要出去打工的农民工出不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招不到工人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中协调加以解决。又如,随着市场的深入,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上的环节越来越多。如果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或者说堵塞了,其上下游环节就很难复工复产。在当前,解决这样的堵点必须政府干预,创造条件,疏通堵点,连通断点,企业可以考虑储备供给链。
三是扩大内需。亚当·斯密曾经指出:“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的国内市场,就能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如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国内市场的开拓,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还可以有意识地培育在国际市场上被堵塞了的产业链。然而由于经济受到冲击,失业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减少,内需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启动内需,可以从投资、消费两个方面着手。投资就是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消费可以采用发消费券的形式,让人民群众选择生产什么,不消费什么。扩大内需目前要搞好就业。就业了有了收入才有钱消费。大家都消费,大家都有收入;大家都不消费,大家都没有收入。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四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肥田沃土一样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有聚集效应,生产成本低,有良好的政府服务和有商业文明的群众,交易成本低,对各种企业一视同仁,可以公平地使用社会资源;第二,产权和其他各种权利得到切实保护,有长远之念,无后顾之忧;第三,社会文化推崇企业家;第四,有激励创新的文化,包容失败;第五,基础设施健全。良好的营商环境诞生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又在无意中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千千万万的优秀企业家,是企业战胜疫情冲击的中坚力量。
下一篇:金融反腐力度加大:年内已通报10名厅局级及以上金融领域干部
更多"疫情冲击下的民营经济:困境与对策"...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禾丰牧业(603609)
投资亮点 1.公司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初具规模。公司通过从事饲料原料贸易形成规模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