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财股网客服
首页
算上2月21日开始发行的大成标普500等权重指数基金、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基金,中国的基金公司共计派出34只QDII基金出海捕鱼。2010年,QDII基金发行数量激增,共计成立了18只基金,而2011年,这一高频的节奏并没有放缓。已经成立了5只QDII基金,正在发行3只,还有一只QDII基金已经报批,亟待出海。
“虽然QDII基金的募资规模较之A股基金并不占优,但是基金公司对QDII基金的热情不减,表明国内的基金公司对海外市场已经比较自信了。”某基金研究机构QDII基金的研究专员表示。
而2010年大成国际在香港接连发行了QFII基金、两只香港ETF基金也开创了国内基金公司走出去的先河。
与此同时,在2010年,中国的对冲基金也频频抢滩香港。原来一直在国内做并购投资的德摩资本去年6月也在香港发行了对冲基金,业绩相当不错。另有多家基金公司也在香港或台湾发行了对冲基金。而为人所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在过去,这些出海的产品一直惯于同国内A股同类产品做对比,但实际上,它们面临的环境和A股截然不同,这些出海产品直接面临海外老牌资产管理机构的同台竞争。短兵相接,结果若何?
QDII的适应和不适
参与2010年竞赛的QDII基金显然多了起来。在亚太股票基金中,国际共同基金的平均水平为-3.22%。
2007年,管理层一声令下,打开了QDII大门。包括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上投摩根、嘉实基金相继派出QDII基金,组成第一批舰队,载着上千亿的资金出海。
“当时的这四只基金都用完了50亿美元的QDII额度。”晨星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钟恒表示。
出于对基金能够赚钱的信任,投资者眼里只有“基金”两个字,而没有“QDII”。这次出海不久,就遭遇了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
而当时这四只QDII基金都聘请了海外投资顾问。“满仓”操作是这些海外投资顾问笃信的教条。
“国内基金经理更加善于控制系统性风险,海外的基金管理人却并不善于此。”钟恒称,海外的共同基金管理人惯用大类资产配置规避风险。但事实的情况是,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在2008年,所有的投资品都出现了暴跌。如果不做对冲,很难取得正收益。
于是,华夏全球股票、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在2008年的跌幅分别是-41.1%、-43.33%、-49.94%、-56.82%。投资者损失巨大,亏损超过400亿元。
再来看看当年短兵相接的情况。在2008年,全球范围类的投资者在共同基金上的损失接近3.7万亿美元。
事实上,国内基金公司的QDII基金多数产品表现在平均水平之上。根据晨星的分类和统计,华夏全球股票、南方全球精选属于环球大型平衡股票基金,在这个类别中,全球其他同类共同基金表现也不如意,当年亏损46.61%。而据有跟踪标的的MSCI 世界自由指数在2008年下跌了44.62%。——中国的QDII基金在2008年是跑赢了这两个数据。
嘉实海外中国主要投资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在当年同类的共同基金平均亏损55.98%,MSCI中国指数下跌了54.07%。
只有上投摩根的亚太优势在2008年的表现不如行业平均。晨星将其归类为亚太区投资基金,国际同类基金下跌55.15%、MSCI亚太区不含日本指数下跌55.1%,跌幅也均小于上投亚太优势。
在2009年,有更多的QDII基金加入了出海阵容。并且QDII基金在2009年强势反弹。
2009年的QDII基金平均涨幅为55.22%,而剔除两只FOF类型的QDII基金外,剩余的7只股票型QDII基金的算术平均涨幅为61.34%。海富通海外以80.08%的年收益独占鳌头,股票型QDII基金中嘉实海外以50.65%的年回报排在队尾。
再来看看中外基金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战情况。在环球大型平衡股票类中,中国基金公司派出的产品整体战胜了市场平均。当中的基金包括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华夏全球股票、工银中国机会全球股票、银华全球优选、交银环球精选股票,在2009年平均增长52.648%。国际同类产品当年的收益率只有32.8%、MSCI世界自由指数当年的涨幅只有30.06%。QDII基金中只有银华全球优选这只FOF型QDII基金跑输了行业平均和MSCI世界自由指数。
上一篇:内忧外患A股遭遇“倒春寒” 资金博弈加剧
下一篇:创业板点燃PE产品热情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营电力开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10年年末,公司拥有南阳天益发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