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市场大变局:私募黯然 国资崛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同比下降38.21%和24.10%,双双创下2015年以来最低点。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热度明显降低,数据显示,1-7月定增累计询价机构数较2017年下半年下降35.1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参与定增的私募机构活跃度下降最为明显,国有资本则热情高涨。主要原因是私募难以借助银行募集配套资金,定增赚钱效应淡化后,从其他渠道募资难度加大。而国资参与定增主要动用自有资本,对期限敏感度低,参与性更强。未来随着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增加、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以及近期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化解大股东高比例股票质押引发的平仓风险中所扮演的作用日益凸显,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定增项目发行难
李明(化名)是深圳某上市公司董秘。去年公司定增批文下来后,他便积极寻找投资者,但认购情形不尽如人意。“市场钱紧,机构参与意愿不高。我们到处张罗,做是做完了,但实际募资额距预期差几个亿,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补上。”他向记者诉苦,“今年上市公司定增难度加大。我们公司基本面算是不错的,属于科技导向型企业,去年净利润超过4个亿。连我们都感到定增吃力,可想而知其他企业是什么情形。”
2018年以来投资者对定增市场投资热度降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共有215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募集资金总规模为635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38.21%和24.10%。拉长时间跨度来看,2015年、2016年、2017年同期实施定增公司的数量分别为456家、546家、348家,募资资金规模分别为7123亿元、11647亿元、8371亿元。两个数值均创下过去3年以来同期最低点。
定增募资缩水也屡屡发生。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实施的215起定增中,有约46家实际募资金额低于预期募集资金总额。此外,有不少批文到手的企业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募资,导致定增流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6日,共有14家上市公司披露称“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未能在批文失效前完成非公开发行。
这都与机构投资者参与情绪低迷息息相关。申万宏源统计数据显示,1-7月参与定增询价的机构数不断下降,累计询价机构数227个,单个项目平均询价机构数约为5个,分别相比2017年下半年下降35.14%、44.44%。
从定增询价机构类型、数量来看,公募及其资管、私募以及个人投资者依然是最为积极的定增询价机构。以公募及其资管为例,2017年下半年累计有54家机构参与询价,但其中有20家在今年1-7月的询价机构名单中不见踪影,流失比例达37%。
私募渐弱 国资崛起
新富资本研究中心认为,自从去年监管机构颁布再融资新规后,定增基金的投资周期拉长到两年以上。与此同时,项目流动性下降、收益率预期并未提升,导致市场参与定增的积极性大幅下降。此外,许多2016年参与定增的机构在2017年和2018年退出收益不理想,也给市场参与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
深圳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二级市场行情走弱叠加定增项目锁定期拉长,导致有限资金都去追逐确定性高、安全边际好的项目。“有限资金更愿意投新规前存量的定价发行项目,可以折价发行,按发行价给固收补偿,有些还有后端分成。”他补充道,“但这类项目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定增参与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富资本研究中心认为,近期参与定增的私募机构活跃度明显下降,国有资本则热情高涨。“这主要与定增资金来源有关,私募资金主要源于募集资本,而国有资本主要源于自有资本。定增赚钱效应淡化后,定增基金募集难度加大,而国有资本不需要对外募资,且其参与定增更多是基于产业布局、产业整合、业务多元化等角度考虑,对期限敏感度低,因此参与性更高。”
资管新规对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参与定增的能力构成影响。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因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流动性要求,以及定增投资的限制,私募资管计划开展定增业务难度将有所增加,如果征求意见稿最终落地,会进一步影响私募资管计划对定增投资的积极性。
该分析师同时表示,随着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增加、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以及近期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化解大股东高比例股票质押引发的平仓风险中所扮演的作用日益凸显,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国有资本将在上市公司定增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定增市场中除公募和私募基金外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
回归投资本源
新富资本研究中心认为,随着退出期限延长,定增越来越接近PE股权投资,折价和公司现状在投资时考量的权重降低,更加注重募投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公司利润的边际贡献。否则投资定增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这样退出更方便。在项目选择上,尽量回避周期性行业尤其处于周期景气阶段的周期性行业项目,选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成长确定性强的项目。未来,定增市场会更纯粹、定增投资越来越回归投资本质,一级市场投资者、产业投资者将在定增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目前定增市场格局发生重构。折扣优势的降低将挤出部分成本敏感型投资者,比如保险系、私募机构以及实体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定增投资退出难度和成本的增加则让投资周期偏短的通道类投资者对定增市场避而远之;而定增解禁收益惨淡导致投资者对定增市场投资的风险偏好不断下调,低风险财务投资者逐渐从定增投资市场退出。
未来,国有资本、投资周期较长的机构(如部分保险机构、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以及对上市公司介入程度较深的投资者,如部分实力雄厚的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等将在定增投资中更具优势。精选价值、用时间换空间,是除了折价带来的成本优势外,定增投资收益的最主要来源,建议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充分利用自身的投研、资源和信息优势,最大限度获取定增投资的时间链价值。
上一篇:如何看“国家队”高比例持仓A股?
更多"定增市场大变局:私募黯然 国资崛起"...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金能科技(603113
投资亮点 1、公司构建的3+3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原料与能源的双循环,主要成本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