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之下民营医院掀起上市潮 社会办医“黄金时代”来临?
民营医院正在迎来上市潮。
2020年,社会办医行业蓬勃发展,资本市场迭代变迁。在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及随之而来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红利下,海吉亚医疗、宏力医疗两家医院集团赴港上市,多家医院启动IPO。
与此同时,一级市场热度不减。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平均交易规模为2.6亿元,总交易数量116起,交易金额为236亿元。2020年第三季度,交易热度显著回升,长远来看行业受市场看好。
医疗与资本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碰撞、融合,相比前几年,这种融合无疑更为成功与成熟。那么,民营医院如何积极拥抱资本?资本又如何赋能医疗?11月28日,由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作为行业指导,华夏时报社、水皮杂谈、新医界、新医云学苑联合主办的首届社会办医价值峰会在郑州召开。
本届峰会以“资本赋能医疗产业”为主题,围绕社会办医疗上市通路、并购趋势与展望、资本与产业融通发展等话题展开对话。
疫情下医疗行业并购热度不减
普华永道中国医院并购业务主管合伙人和中国客户主管合伙人钱立强分析了近8年来医疗服务行业的并购趋势。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投资的交易峰值出现了两次,一次是2016年,一次是2019年,交易数量分别为191与160,交易金额分别为455亿元和604亿元。
“2016年是因为出现了企业医院的改革,2019年是因为有阿里支持爱康国宾从纳斯达克退市、新风天域投资和睦家医院两笔巨额交易。”钱立强说。而在今年,虽然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交易都向后推迟,但是从全年来看,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的并购投资基本会超过2017年、2018年,甚至达到2016年的水平。
钱立强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的并购投资出现了三个大的趋势:一是投资热点集中于医院与互联网;二是巨型交易在减少,平均交易规模有所下降;三是行业内并购减少,很多跨界投资人开始关注医疗行业。
而就医院这个细分板块来看,从2013年到2018年,资本比较偏爱妇幼、口腔、眼科这类消费型或者服务型医疗。而从2018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脑科、肿瘤等有高技术特点的专科愈加受到资本青睐。“所以,医疗行业投资已经从服务型转向专科型,从规模型转向价值型。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于有规模、有专业优势的医院,这亦是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佐证。”钱立强说。
而在其他医疗机构方面,钱立强认为应重点关注养老、检验检测与体检三大板块。
“养老是一个社会办医值得去争夺的蓝海市场”,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副秘书长陈林海认为,相比中国医疗服务领域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社会办医的增长空间有限。养老是国家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资本将起到主导作用的市场。并且目前在养老行业做得比较优秀的头部企业,几乎都是医养结合模式。
不过,目前社会办医发展医养结合仍有七大瓶颈待突破,分别是民众养老准备意识不足、个人养老金市场亟待培育、服务供给单一,风控有待强化、医护康复人才短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基础资产流通性不足,融资渠道受限、政策体系缺乏落地细则。
这些问题,需要放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来逐步解决。而毕马威中国健康养老行业主管合伙人董梅为社会办医机构发展医养结合,实现价值再造提出了建议。“首先是定位问题。很多医院的定位都比较模糊,也没有说得特别清楚未来的客流量、客单量怎么上升,或者怎么保持。价值再造第一点,希望大家在重新去看一看自己的定位,看一看是不是能够把自己所有的量级都说清楚,这个量级来自于什么地方,是增长还是快速增长,还是平稳增长。”
此外,还有精细化管理、人才建设,以及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都需要引起社会办医机构的重视。“在未来的竞争中,金融手段太重要了,不管是在资本市场上市,还是跟商业养老保障体系结合,还是与金融企业对话,引进战略投资人、财务投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董梅说。
二级市场民营医院迎来上市潮
一级市场热度不减,二级市场亦如火如荼。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及随之而来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红利,使得A股和港股都成为了医疗企业理想的上市渠道,民营医院出现上市潮。
今年,海吉亚医疗、宏力医疗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中国口腔医疗、国丹健康赴港IPO,三家眼科集团——辽宁何氏眼科医院、华厦眼科医院和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赴创业板IPO,温州康宁医院、美中宜和启动A股IPO。
“科创板放开主要是鼓励创新企业,像药械企业上市,创业板注册制放开之后,甚至包括未来主板注册制放开之后,我相信这个投融资渠道也是非常便利的途径,为医疗服务企业从产业的一级到二级上市,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融资渠道。”西南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杜向阳说。
那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何判断一家民营医院的发展潜力?杜向阳表示,在“双循环”背景下,医疗服务是内循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是一个强内需的板块。关于医疗服务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机遇,目前投资者最关心两个点:第一是这个医疗服务资产是否具备一个成长空间。第二是营利能力。
“营利能力体现在几个维度上:包括毛利率、成本管控、费用、销售管理。从这一系列维度展开分析,单一民营专科医院如果具备比较好的成长型,具备比较好营利能力,在二级市场就会比较受资本欢迎。”杜向阳说。
而民营医院又该如何选择上市渠道?上市前做好哪些准备?青创伯乐创始合伙人、中国农业大学MBA企业导师余柏文表示,各家医院可以重点看港交所,以及深交所的创业板,以及未来推进注册制改革后的主板。
其中,创业板标准相对宽松,标准一要求企业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标准二要求企业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标准三要求企业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三个标准满足其一即可。
“企业上市后,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融资、再融资优势;二是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家的影响力;三是能实行人才激励;四是解决企业传承和接班的问题。”余柏文说。
不过,余柏文亦指出,民营医院上市前需关注主营业务合规性、医疗纠纷、物业合规性、非营利性医院运营模式、互联网医疗合规性等法律问题,以及收入确认、长期资产的权属、药品库存的进销存管理和成本确认、员工社保的足额计提、税项的处理等财务问题。
规模化、数字化成主流
由此来看,社会办医受到资本热捧,前景可期。
“从现在开始,整个中国大健康产业进入了新模式探索期,原来是披荆斩棘、相濡以沫的二十年,未来将迎来波澜壮阔的二十年。”和君咨询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副主任王志刚说。
那么,社会办医自身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的变化?
首先,要找准方向。王志刚认为,社会办医可以积极寻找新路径,比如当原来以社保为核心的支付体系,要变成社保+商保+慈善互助保障体系,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寻找新的大健康发展模式。或者在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需求方面,社会办医做了很好的探索。
“我们有一个总体判断,无论做基层医疗专科也好,区域性连锁医疗集团也好,如果你提供的服务适当,技术可复制,或者疗效满足适用性、可及性,都可以在未来资本市场获得很好估值和溢价。”王志刚说。
其次,要增强自身实力。康宁医疗集团董事长管伟立认为:“未来在国家大健康产业建设当中,我们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一定要把握住钱和人。”
“钱从哪里来?一类是大集团、央企、大财团来投资,另一类就是去资本市场找,国家有非常清晰的一句话——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鼓励我们向社会找钱,向社会资本去要钱。人从哪里来?光去挖人没有用,今天挖了,明天被别人挖。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贪大求全。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有一个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管伟立说。
同时,民营医院可以走上连锁化、集团化之路。宏信健康投资部总经理张潘结合企业的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张潘表示,宏信健康的创新医疗模式有“三个一”——一张网络、一套体系、一家医院。
一家医院是与国内领先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合作,逐步实现云端部署,通过科技化手段使一张网络、一套体系真正落地,标准化、集约化且互联互通。
一张网络是在全国积极并购。“我们在不同城市采用不同策略,一线城市重点关注专科医院,二三线城市是专科或专科特色显著的综合医院,在县域则是专科特色显著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医院。目前县域是并购重点,计划是在人口大县优先布局。”张潘说。
一套体系是从医疗管理、学科发展,到财务、后勤、品牌等职能管理,再到信息一体化,全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
最后,民营医院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东华医为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李晨辉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民营医院应该链,而不是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相当高,而我们应该更倾向于实战实用的东西,所以民营医院应该做一种联合,通过信息链或者通过数据链的模式,把它串起来,串成一个能够集体发光,集体展示自己优势的珍珠环或者珍珠链。”
“二是做接和端方面的整合。在居家养老更受欢迎的情况下,C端受众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把末端真实数据提上来,会很有用。接的话,民营医院要跟公立医院对接,还要跟自己的兄弟单位对接,甚至非医疗机构的单位进行对接,在这个时候,系统之间的流转是怎么样去把控的,应该是关注的一个点。”李晨辉说。
“三是在安和信方面。医疗数据或者患者数据有意无意泄漏之后,会给患者及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像我们东华对于患者数据是严格把控的。数据流转过程中,你到底是什么人,你的身份认证是否可以经得起推敲,我现在给你系统之间对接,是不是一种认可对接,一种授信对接。我们想要把这几个点做起来,然后形成一个体系,织一个网,网织起来以后,再靠各位医院的管理者来实践与推动。”李晨辉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营医院积极拥抱资本的时候,不能忘记办医的初心。瑞慈医疗集团董事长方宜新表示:“今天我们要修复中国民营医疗的品牌形象,我们也要防止没有初心的人办医疗,不能让医疗事业过度的被资本捆绑。”
方宜新坦言,瑞慈医疗自201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后,没有一昧追求市值、股价,而是坚守初心和计划。“做医疗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样,是一个很精细的工程。医疗是一个投资大的行业,肯定要和资本捆绑,但是完全附着于资本就会变形。所以我们瑞慈医疗制定了几个规划,第一,未来五年保证25%-30%复合增长就可以了,快上以后肯定是快下。第二,一定要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进行把控,在区域内深耕。”
王志刚亦强调,当民营医院找到很好的未来发展前途以后,还是要回归医疗的初心。“医疗和资本的结合是要通过资本力量,使老百姓获得更多高科技、更实惠的服务,真正能够解决一些困扰人类的大病、特病、疑难杂症。如果社会办医在这方面能做出一些贡献,资本市场给它的估值会更加好。”
上一篇:高盛、大摩“跨年金股”提前看 这些标的也被国内券商重点关注
下一篇:前10月财险公司大亏近66亿
更多"注册制之下民营医院掀起上市潮 社会办医“黄金时代”来临?"...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豪悦护理(605009)
投资亮点 1.豪悦护理成立于2008 年,是国内个人卫生护理用品领域领先的制造商,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