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产业显过热局面 整合兼并成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对新能源发展刺激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风电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实现翻番,2010年总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但一些风电专家和风电企业经营者表示,当前我国风电产业已出现装机速度大于电网建设速度、风电装备“群雄割据”导致装备价格持续下降等发展“过热”局面,应及时完善相关政策,进行产业整合兼并,确保我国风电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我国风电产业显现“过热”局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董路影近期在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国际风能技术与投资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5年翻番,截至2010年累计装机超过4400万千瓦,2010年就新增风电装机1890万千瓦,新增装机增速达73%,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已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截至2010年全球风电总装机197.9GW(1GW=1000兆瓦=100万千瓦),2010年全年装机增势放缓,新增装机3940万千瓦(中国占48%),增速仅3.4%。
2010年,全球15大风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超过90%(3621.4万千瓦),而中国就占7个(华锐、金风、东方电气、联合动力、明阳、上海电气、湘电风能),市场份额占36.9%。
2010全球风电开发商前15名中,中国有6个(龙源电力、华能可再生能源、大唐可再生能源、中广核风电公司、神华国华能源、华电阜新能源)。中国内地31个行政区有27个发展了风电,只有四川、西藏、青海和广西尚未有风电场,17个行政区风电装机超过了100万千瓦,7个行政区超过2000兆瓦(内蒙古、甘肃、河北、辽宁、吉林、山东、黑龙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吊装、建设和运营容量都超过了全国的1/3,2010年吊装、建设和运营容量分别为17、14和10GW;内蒙古、东北三省、河北和甘肃的风机吊装、建设和运营容量三大指标分别达到了全国总量的88%、85%和77%。
由于普遍看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截至2010年,我国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达90多家,叶片企业50多家,塔筒企业100多家,产能大于800MW的制造商占75.7%。
董路影说,“群雄割据”的局面导致风电装备出现供大于求,风机装备价格持续下降,201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1890万千瓦,仅华锐、金风、东汽、联合动力、明阳5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这个数字。另外,丹麦维斯塔斯、美国GE等国际风机制造业巨头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市场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风电机组价格由4000元/kW,下降到年底的3500元/kW左右,降幅高达12.5%。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科技”)副总裁杨华表示,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风能专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总量”比“建设容量总量”多645万千瓦,“建设容量总量”比“运营容量总量”多721万千瓦,反映出我国风电装机速度远大于电网的建设速度,已装风电机组没有发挥正常效益。
防止“过热”局面:解铃还需系铃人
对于风电产业出现的“过热”局面,董路影、杨华等业内人士认为,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投资商对于风电产业发展潜力的狂热追捧,我国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能源,出台政策刺激风能、太阳能等发展的同时,仍有很多政策和措施并不到位:
1、电网制约是风电发展的最大挑战。2005年以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政府预期,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开发现象,风电开发规划没有与电网发展规划很好地结合与协调。近年来,尽管电网规划与建设速度较快,但与风电发展速度相比,仍然严重滞后。随着风电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风电送出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区风电限电成为常态,一般估计超过风电发电量7%。2010年元月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指出,2010年1至6月,风电未收购电量为27.76亿千瓦时,说明2010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场“弃风”电量达10%。
2、风电市场秩序不规范。有些地区风电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在国内风电开发“重速度,重规模,轻电量,轻效益”势头的影响下,有的风电开发企业不计成本圈占风电资源,导致项目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而对风电场实际运行状况与盈利能力关注不够,这不利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局部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风电开发对拉动就业、增加税收作用不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明显,不少地方政府提出了“资源换市场、市场促发展”的思路,要求风电开发企业优先使用本地生产的风电机组,或者直接与设备制造厂家捆绑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形成了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局面。
4、可再生能源基金延后支付影响当期现金回收。2009年底,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提出了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规定,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迟迟不能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不足。目前风电电价补贴收入一般延后6-12个月支付,使风电企业形成较大的应收账款,不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前景广阔的风电产业须实现三大转变
尽管风电产业出现“过热”局面,但绿色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董路影、杨华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采取措施解决风电接入电网等发展瓶颈,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风电增长速度将增长在年均1500万千瓦左右。
此外国家已明确风电发展目标,规划了7大风电发展基地(吉林2300万千瓦、河北北部1080万千瓦、蒙东和蒙西5780万千瓦、甘肃酒泉1270万千瓦、新疆哈密1080万千瓦、东南沿海1000万千瓦),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环境。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计划2011年启动第二轮江苏100万千瓦海上特许权招标,并推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海上风电发展,
董路影、杨华认为,风电行业要制止“过热”局面,确保良性健康发展,应及时完善相关政策,进行产业整合兼并,需要实现3个转变: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发展质量转变,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电电量转变,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和分散开发相结合转变。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90多家,叶片企业50多家,塔筒企业100多家,整合兼并最终保留8到10家是比较合理的水平。风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大浪淘沙”,应做到以下几点: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风电设备质量。近几年,大量国产风机进入风电市场,从设备可利用率和发电水平看,国产风机与国际知名品牌还有很大差距。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急速扩张大都通过引进许可证生产的方式进行,不少新进入企业仓促上马,引进技术同质化,工艺水平低,设备性能不稳定。因此,可靠的风电设备供应以及维护维修能力的提高将是风电开发需要面对的问题。
——加强风电专业人才培养。由于我国风电发展太快,各类设计、制造、风资源评价、检测认证等技术人才奇缺,尚未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战略机制。现在只有极少数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很多企业都只是通过实践来培养人才,这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的科技传承和科技进步。
——延伸产业链,加强风电装备服务。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34485台,风电机组都面临质量保证期以后的运行维护问题,而风机质量保证期一般只有6年,因此向大量在役风电机组提供运营维护服务将成为今后风电装备企业效益巨大的增长空间。
更多"我国风电产业显过热局面 整合兼并成趋势"...的相关新闻
>> 受益者首推农田水利建设 | >> 电力行业处于景气周期新起点 |
>> 未来5-10年为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攻 | >> 多因素加重中药业上下游负担 主管部 |
>> 巴克莱预计2011年铝价将达到2488美元 | >> 我国风电产业显过热局面 整合兼并成 |
>> 智慧城市引领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 | >>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
>> 5月5日大盘早评 | >> 跌回3000点之下机会又来了 |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重庆百货(600729)
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一家包括百货、超市和家电连锁三大业态的区域型零售公司,公司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