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不为人熟知的“小秘密”
表面来看,众多基金公司冷落了公募业务,倾情非公募业务,但在其背后,事实上暗藏着他们对公募基金业务竞争日趋恶化的忧虑。
在公募基金市场的竭力厮杀之外,基金公司们还有着不为投资者熟悉的“小秘密”。
在鹏华基金的官网上有这样一个数据: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002.59亿元。细心者会发现,根据WIND统计数据,鹏华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493亿元。也就是说,鹏华基金的管理资产总规模中,非公募部分竟达到509亿元,超过了公募基金。
无独有偶,坐拥478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海富通,也在非公募领域结下了硕果:根据其官网公布的数据,2004年末开始,海富通为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其他多个海内外投资组合担任投资咨询顾问,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投资咨询业务规模超过210亿元人民币,海富通投资咨询业务成为其颇具特色的业务之一。
此外,在公募业务快速扩张后,汇添富的发展战略中添加了“专户”这一项,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公司上下着力推进的重点,成绩也颇为不错:不仅发行数量在同行中领跑,而且业绩、口碑也在同行中属于佼佼者,并成功在专户领域打造出独有的“添富牛”基金专户品牌,成了在专户品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基金公司。
随着新基金发行“赔本赚吆喝”的现象频频发生,基金公司们对非公募业务拓展的厚望陡增,不仅将其定为差异化竞争的重点,而且希望借此改变基金业的行业格局,撑起基金公司收益的“半边天”。尽管就目前而言,非公募业务为基金公司贡献的利润极其有限,但某基金公司总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却发出豪言壮语:未来即便公募基金市场份额出现萎缩,相信非公募业务的成长也可以养活整个公司。
不过,虽然不少基金公司把非公募业务作为重点拓展的主战场,但依然有像国投瑞银这样坚持在公募业务上细心耕耘的公司,并且成功地在公募业务中打造出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的基金产品创新。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2007年7月,国投瑞银推出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瑞福分级,短短5个交易日就达到了60亿元募集上限;2009年,国投瑞银又推出第二只分级产品瑞和300,首次尝试配对转换、份额折算等条款;2010年,国投瑞银发行首只金融地产指数基金,并着手开发一系列产业链指数产品。
持续的产品创新不仅为国投瑞银打造了独有的发展优势,而且也切实地在公募业务规模上为其带来了效益。对于把“创新”定位为公司战略重点的动机,国投瑞银总经理尚健坦言,当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国投瑞银与其他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于是决定采取“非常规手段”去缩小这一差距。
而国投瑞银的成功,或许能给那些期望在公募业务领域有所突破的中小基金公司提供一种思路。
当基金业饱受“同质化竞争”的质疑时,一些基金公司心怀“小九九”的差异化战略其实早已悄然展开。
无论是国投瑞银在基金产品创新上的锐意进取,还是汇添富将基金专户提升至公司战略的高度,抑或海富通在投资咨询业务上的多年默默耕耘,背后代表的,是诸多基金公司渴盼通过差异化战略来打破行业僵局的诉求。毕竟,自2007年基金业攻城拔寨猛然扩张至3.2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后,两年半间再未有尺寸之功,而彼时形成的行业格局,则让众多中小型基金公司感觉发展前途渺茫。
上一篇:国泰基金邓时锋:基金投资“以市场之心为心”
下一篇:沪深300ETF两道坎:申赎效率与风险控制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