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李海强
在2005年创办多利农庄之前,“庄主”张同贵已经拥有了一项利润颇为丰厚的事业:多利川菜馆,当时在上海已经开了三十多家分店。
和蔬菜供应商的接触中,张同贵被一个“真相”触动了:大多数菜农都有两块地,一块地里的产出主要卖给市场,另一块地自己吃间或送亲戚朋友。前一块地为了产量和卖相,会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和催生剂等,连种植户自己也不愿意食用;而后一块则相对清洁。
事实上,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富足程度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公众对于那些打“环保、健康”概念的食品的热衷程度也与日俱增。在诸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这样的大卖场里,专门出售“有机蔬菜”的柜台开始蔚然成风,那些被用小包装塑封起来的蔬菜售价常常是普通蔬菜的数倍,但购买者仍趋之若鹜,愿意为之支付差价。
“中欧世贸项目”联合“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共同发布的《中国的有机农业:现状与挑战》报告显示:1999年之前为中国有机生产发展初期,产品几乎尽数都通过有机贸易商出口到日本、欧盟及北美等地;及至 2006年,中国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便达到了56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出口值的2倍;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预估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超过30%的年增长率。
“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吃得好,怎么吃得健康。”张同贵说。彼时正在中欧商学院进行EMBA学习的张同贵,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锁定在了“都市农庄”上,并将一本厚厚的商业计划书当做了毕业论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市场的研究,张同贵发现,即便在香港、台湾和日本这些邻近市场,有机农产品的消耗量占整个农产品的比例一般是8%到10%,而在大陆,就连在上海这个最注重健康意识的城市,也还不到1%。
“仅就蔬菜而言,整个上海市场的1%就意味着10亿的规模,如果可以做到5%呢?”农民出身、毕业于四川农大,同时又在餐饮行业里打拼张同贵,清楚其中蕴含的巨大市场机会。
2005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新政策:计划打造5到10个100公顷的蔬菜基地,并面向社会招标。于是,张同贵就把自己的EMBA毕业论文补充后拿去招标,并成功地获得了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上的一块1750亩土地的经营权。在聘请诸如温铁军这样的农业问题专家担任发展顾问,经过3个多月的策划与构思之后,张同贵为多利农庄确立了“有机种植加都市农业”的战略定位。
农庄上路
事实上,看到并试图抓住“有机食品”这个市场机会的人并非少数。根据中欧世贸项目的报告显示,仅在2006年底,国内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含转换期)的企业便已超过了2000家。
虽然这一领域玩家众多,但大多数企业种植面积不过百亩,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缺乏较有规模的企业。在青云创投合伙人陈晓平看来,制约规模首当其冲的因素便是“没地、没钱”,而要发展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要求颇为严格的有机农业,上游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便不可或缺。
然而,在诸如北上广深这些常受蔬菜供应短缺之扰的一线城市,近郊土地资源本身相对稀缺,而且近郊蔬菜的生产一直被视为“关乎民生、稳定菜价和供应”的大问题,因此便面临着更多的关注和制约。
“和政府政策的协同非常重要”,张同贵说。在他看来,多利农庄的起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上海市政府的“思维开放”。曾经有官员向他感叹,在欧美国家参观考察时,那里的农庄“很有看头”,而上海周边缺少一个“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同时能反映中国农业水准的农庄”。在张同贵当时提交给政府的竞标方案里,提出了“强调高品质,打造强势品牌,培育特色品种”的“三品”经营理念,也与政府对该块土地的定位不谋而合。
有了地,对于有机蔬菜生产而言,只不过意味着拿到了“入门证”,而要实现符合标准的持续产出,则还需要大把大把地“烧钱”。
上一篇:春运火车票紧俏 “黄牛党”合法化观点惹争议
下一篇:2011年财政政策“大不同”:增支和减税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