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降30% 房地产已失最佳投资标的地位
利用外资下降30% 外资加速撤离中国
余寒 路遥
外资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信心正在发生变化。
在股市动荡、汇率贬值预期加大之后,资金外流加剧。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表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此后,连续三日的巨大跌幅使市场产生对“趋势性贬值”的恐慌。
汇率贬值将已经持续了近两年的外资回流担忧进一步放大,而对这一切感受最敏感的正是房地产行业。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占比正在迅速减少。去年上半年,中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中,利用外资下降了8.3%,而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利用外资的降幅已经达到了30.9%。
而另一方面,今年前7个月中,在农业、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均为同比减少的情况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却出乎意料地保持增长,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国外资本保持着强烈的吸引力。2015年1-7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2%。其中,金融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381.1%。
汇率和境外投资波动能否稳住,与实体经济相关的数据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启明创投合伙人张勇告诉经济观察报,“有外资背景的这些投资机构其实中长期看多中国的发展,这个基本计调是没变的,但现在产生了一些短期归置的看法,甚至出现了偏悲观的过度调整,这在香港更为严重,可以明显看到外资正在大批撤离香港和内地”。
外资回流遇上汇改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表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此后,连续三日的巨大跌幅使市场产生对“趋势性贬值”的恐慌。
在股市动荡、汇率贬值预期加大之后,资金外流加剧。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央行加强外汇市场干预导致本币资金面收紧,市场因而已预期央行会通过降准来补充流动性。7月央行外汇资产缩水3080亿元、创历史新高,而8月以来资本外流可能已经进一步加剧。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曾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资主要投向传统制造业,吸引外资被列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让渡国内市场的方式引导外资进入,有步骤地引导产业发展。由国家商务部印发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便是指导外资有序进入国内市场的手册。
今年4月,该《目录》进行了第六次修订,成为历次修订中开放幅度最大的一次,在引导外资投向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门槛。2015版《目录》中,制造业被从此前的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此次修订答记者问时提到,“新目录将对促进外商投资、优化投资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制成品出口国。角色的转变同时表现在,中国正由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日益增多,而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说,“我们是有选择性的销售外资,希望在高科技、金融服务业方面大量吸收外资,这也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式,所以在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方面使用外资额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今年1-7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2%,而农业、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6%的服务业中,金融服务业涨幅为38.1%,远超其他领域涨幅。
张勇表示,前段时间二级市场火热,很多资金被吸引过去,造成了非常负面的效应,造成了对行业的实际投资变少变冷,资金涌向高收益的机会中,反而在项目上的投入节奏是放缓的。
投资遇上股市调整
经历了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狂欢后,中国资本市场从5月28日起,开始了剧烈波动。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与央行的持续支持之间展开了一场拉锯战。8月24日,上海证交所综指率先暴跌8.5%,出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8月11日,央行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的调整带来了一项不确定因素:是否会导致人民币进入趋势性贬值。
瑞银(UBS)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主管陈敏兰表示,很多投资者将这一重要机制的调整视为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迹象。若果真如此,人民币的趋势性贬值将会对其他地区性货币产生压力,有可能引发资本从该地区逃离。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面对近一个多月的股市大幅震荡,热钱流出,这些因素会让外资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保持谨慎,另一方面,外资在中国赚钱的好日子已不如从前,人力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让外资有更多选择。
与金融服务业的火热表现相反,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中,利用外资的比重迅速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中,利用外资的降幅已经达到30.9%,至7月末,降幅缩小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低位。
而国家财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更为突出。今年前七个月,在全国到位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2%,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中央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一是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主要是国开行和农发行的专项金融债,以及PSL的进一步扩容。二是加快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其实政策面已经做了很多,主要是规范引导,但银行和社会资本还在观望,签约率不高,政府现在的思路是通过成立PPP产业基金来用真金白银提供引导。三是加快推出一些示范性的重点基建项目,比如以地下管廊为代表的“地下经济”,以及京津冀、新疆西藏、东北区域振兴等区域基建项目。
不过,外资对于中国基建项目的信心并没有显现。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正在逐年缩小。
张勇认为,现在对外资有所限制的领域越来越少了,但是PPP的具体操作细节还不够清晰,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内大家其实还都处在观察调整、稳定投资战略的过程中,“回报周期长倒也不是问题,不确定性其实是最大的顾虑”。
房地产遇上去杠杆
如今,外资正在寻找更好的投资中国的方式。曾经备受青睐的房地产行业,随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已经丧失了最佳投资标的地位。
以广东省为例,在最近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投向房地产的占比均超过了35%,而这一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投向房地产的外资比例不足15%。
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在2015修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房地产业”从限制类中删除,调整为允许类。
张勇说,“中国的房地产业具有高回报率,之前也没有那么多不确定性,资本有所倾斜很正常。而现在市场上的过度恐慌让整个盘子在缩小,二级市场的震荡给大家带来了一致性恐慌,这对一级市场有一定影响,但是外资对中国中长期判断基本没变,依然是正面的,比如在融资方面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资金还在持续增加,只是二级市场的震荡带来了过度恐慌”。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大宗商品主管兼亚太区外汇主管施德铭表示,人行的行动被视为经济恶化的先兆,一些市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但我们并不同意这一解读。我们并不认为央行的举措是为了让人民币剧幅贬值,也不是中国总体宏观经济快速恶化的迹象。相反地,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趋于稳定的早期迹象。近期财政支出的提升和楼市销售表现的复苏意味着政策支持效应未来将继续发酵,支撑2015年四季度期间出现环比经济反弹。但风险仍然存在。当中国经济复苏更加明显时,将有助于提振地区市场情绪。但是,我们认为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力度依然有限。
据了解,瑞银财富已经减码了新兴市场和英国股票。该机构认为,这些地区企业盈利情况相对较弱,新兴市场活动依然低迷且主要指标显示近期难见好转。
上一篇:李克强给出经济形势五个判断
下一篇:8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为57.4 年底前预计再次双降
更多"中国利用外资降30% 房地产已失最佳投资标的地位"...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东方网络(002175)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要从事数显量具量仪生产、销售和研发,主要产品包括卡尺系列、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