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年来,我国在开拓国际商业航天服务领域捷报频传:2007年尼日利亚一号通讯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中国整星出口“零”的突破;2016年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首次打开整星在轨交付业务的欧洲市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在2018年左右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表示,作为我国较早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高科技产品,近几年,我国先后实施了52次共60颗卫星的国际商业发射和搭载,在轨交付了9颗卫星,取得很大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商业航天产品“走出去”稳步推进,表明中国航天在国际商业市场竞争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已逐步获得了国际用户的认可。 “中国商业航天服务要走出国门,离不开对国际航天市场规律的准确把握,只有结合用户情况,解决问题,才能争取更多主动权。”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公司总裁殷礼明认为。 今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与印尼卫星运营公司PSNS签署了印尼PALAPA—N1通信卫星项目合同。这是长城公司自去年10月与在泰国拿下卫星采购合同后,短短半年内获得的第二单通信卫星商业项目。 印尼的通信卫星需求广阔,但融资能力有限却令当地运营商陷入扩张发展的“瓶颈”。为了赢得市场,长城公司在竞标中直击关键,不仅向印尼客户提供高通量通信卫星,还提供包括发射服务、地面控制系统、保险和融资支持在内的一揽子产品、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多元保障免去用户的后顾之忧。 相较过去,商业发射不再以承担国家任务为主要导向,灵活多变的商业环境在促进火箭设计理念、团队工作机制、市场营销策略作出适当调整。 最近,中国长征十一号火箭项目总指挥杨毅强将很大精力放在“跑市场”上,根据国外市场需求,不断提供差异化的火箭发射服务方案:为满足卫星组网发射需求旺盛的企业需求,长征十一号火箭团队计划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太空专车”的方式提供定制化发射服务;而针对资金有限的国外初创型公司,火箭能以“太空顺风车”的形式,根据发射主任务的剩余运载能力,提供指定时间与轨道的发射服务。 “商业航天最终指向是市场应用。”杨毅强说,瞄准这样的目标,火箭在研发中逐步系列化、产品化、标准化,全方位提高任务响应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航天商业化已经成为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航天报告》统计,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已达330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比超过70%。 挺进新市场,拓展国际用户圈,增强商业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商业航天“走出去”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主动顺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在2016年专门提出长征快车、东方红高通量卫星、鸿雁星座等商业航天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国商业航天服务的能力。(完)
上一篇:中国人走向更远深空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解析中国深空探测看
下一篇:没有了
投资亮点 1.2017年5月16日公告,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7,199.34万元对天津皮阿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