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核心提示:东芝、日立、丰田、索尼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品牌,在中国有着与其声名并不相称的市场地位。频繁的劳资纠纷、更灵活的欧美对手以及微妙的政治环境夹缝中间,它们终于迎来了重新审视和提升中国策略的时代。
倘若不是因为今年年中接二连三引爆的罢工事件,在华的日本公司已经很长时间没能引起全民的热议了。
继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本田、丰田陆续被卷入罢工风潮以后,今年8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日本外相时,提出希望在华的日资企业提高中国工人的工资—低工资正是罢工的导火索。
更为鲜见的是,日本前任外务大臣冈田克对此回应说:除非中国使其商业规则更加透明且具有连贯性,其中包括处理劳资纠纷的法律框架,否则中国有可能失去外国投资。将商业问题升温至外交公开争论,为近三十年来所罕见。在这种情形下,双方高层进行会晤,席间,冈田克再次向温家宝提出,中国应尽快建立明确的劳资规则。“我认为不会很快得到回应,因为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冈田克说。
当然,这也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双方能够直面任何敏感的纷争,由于公开化,人们正试图厘清商业纠纷与一触即发的民族情绪。以至于,日方非法扣押17天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这类引发高度紧张关系的外交纠纷,也并未使在华日本企业像以往那样,如履薄冰。
但对在华日本企业来说,2010年仍是关键的一年。排除两国间复杂的历史及政治关系,这一年,日本企业对中国普遍民众而言是如此熟悉而又陌生。一方面,双方对各类纠纷司空见惯,另一方面,频繁的摩擦也令在华日企低调、保守、封闭的整体形象,暴露在中国民众面前。
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1970年代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日本企业尤其是在家电领域是中国民众对于现代生活的启蒙者,但这一陈旧的企业印象数十年来未曾得到更新。多年来,无论是累计对华投资还是单年度的投资额,在华日企都不逊于欧美企业,但是他们的投资思路却是长期把中国当做生产基地。当欧美同行开始注重中国消费市场崛起,并已经尝到盈利甜头时,日本人的更多精力仍放在工厂的不断改善上。简言之,人们仍对“日本制造”的血统深信不疑,但后者已失去光泽—曾是科技业风向标之一的索尼现在已很难被视为领先于时代的‘酷公司’,其最为标志性的产品仍是二三十年前的随身听和十年前的PS2,它漫长的产品线正面临着众多不相伯仲甚至领先于自己的对手的挑战。
一个小小的佐证:迟至2010年,中国日本商会才第一次推出包括建议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0 年白皮书》,而类似的白皮书中国欧盟商会今年已是第九次推出。另一个佐证是,过去几年,在华日企的最高负责人,其中为数不少都由总部即将退休的高管派驻过来,让这些高管在中国“发挥余热”。相较之下,一些欧美企业在华的最高领导,则大多年富力强,在中国完成使命后,往往还能晋升。
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日本企业在华的策略才开始出现集体拐点。危机之下,日本内需持续不振,欧美市场大幅缩水,中国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自此,日本企业开始真正把中国视为消费市场而不是制造基地来对待。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问卷调查,对于日资企业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业务发展地区,未来一两年内打算“扩大”中国业务的日资企业达61.9%。作为业务扩大的具体方针,“开拓新兴市场(扩充营业、销售网)”居首位,达到了68.3%。这意味着,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吸引日本投资者的不再仅仅是廉价的劳动成本,正在快速成长的中产阶级也成为了日本企业渴望的消费人群。
但作为“后知后觉”的跨国公司群体,日本企业此时不仅要和强大的欧美同行、崛起的本土企业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而且还要面临相较其他跨国公司更为复杂的局面,以及微妙的民族情绪。
上一篇:基金三季报登场 季末重仓“大消费”
下一篇:持仓账户5天骤减45万 小散又一次成“反向指标”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