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寻找新动力 走出“新平庸”
2014年以来,在经济增长不明朗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继续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发达国家中,美英经济已经取得较好增长,欧洲和日本的复苏则存在挑战,而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增长率有所下滑。
经济延续低增长
各经济体在不同的增长态势下,呈现出一种共性,即继续延续低经济增长和高失业相伴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国家有所体现,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也同样存在。
这种状态,五年前被美国埃里安称之为“新常态”,近来又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是一种需要尽力避免的“新平庸”。“新常态”曾在多个领域有不同的诠释,在全球经济这个范畴内,它和“新平庸”的内涵基本相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把对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3%,低于一年前预期的3.7%。经济增长率预测下调的情况在过去三年中数度出现。报告还指出潜在增长率下调的情况已经出现。
从各国表现看,2014年全球经济仍然在复苏之中。英美的增长和中国的稳定令人鼓舞。不过,欧日的经济复苏乏力也十分明显。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拉美、俄罗斯经济表现都不理想。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水平仍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高涨期的水平。
周期抑或“平庸”?
“新常态”概念提出至今已有数年,对此各方认识不一。不过这几年间全球经济的增速确实无法和危机前相比。当时的美国白宫首席顾问萨默斯曾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新常态”,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复苏的不温不火也困扰了美国人多年。从现在的表现看,美国经济在某段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却很难想象这种快速增长会成为美国经济区别于其他大部分经济体的一种常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全球经济正处于转折点,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为3.2%,低于IMF的预测一个百分点,明年也可能只有3.3%。他认为,发达国家主要存在的是结构性问题,但其政策往往落于短期措施,因此效果并不好。而发展中国的几大周期已经同时结束,经济进入较以往低的增长阶段。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到两年。不过,对于“新平庸”的说法,张宇燕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从经济增长速度看,这个阶段略显“平庸”,不过从积极的方面看,全球经济还在复苏,目前正处于巩固期,这个阶段的增长显然难有亮丽表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日前表示,从2008年起世界经济进入低速调整期,估计还要三五年才能走出调整期,而各国时间不会同步,美国的调整更快一些,欧洲要慢一些,新兴经济体可能更慢一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雷达则对记者表示,“新常态”一词过于滥用,全球经济已经经历了高涨期,必然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衰退期。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撰文认为,全球经济陷入“新平庸”增长状态,增速不到2000年至2007年正常时期平均的4.7%,更低于2004年至2007年繁荣时期平均的5.2%,并造成国际贸易增长也难以“正常化”。不过,随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长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双轨拉动经济的格局,外需不均衡的状况将有所缓和,而全球增长动能也将更为均衡。
寻找新动力 重建新秩序
面对挥之不去的低增长、高失业、高负债怪圈,各方都希望能找到一条道路走出困境。
IMF公布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总裁拉加德表示,世界经济正面临拐点:要么一直维持低增长现状进入“新平庸”时代,要么制定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加快增长,增加就业,获得“新动力”,从而走上一条更好的路。显然,全球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以避免经济活力被扼杀。
不少机构组织都对此进行了探讨。IMF开出的药方是各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应当调用所有可能的政策工具来应对风险并提振需求。拉加德建议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三个特定领域采取行动。她对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表现出信心。她还赞赏APEC会议的议题可以帮助全球经济应对“新平庸”状态,各国应在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等方面加强政策协调。根据IMF今年10月的报告,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供给明显不足,而发达经济体的现有基础设施则逐步老化。目前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仅为危机前水平的80%,运输和能源瓶颈制约着经济增长。
G20今年的一系列会议也把经济增长列为一个重要议题。G20财长及央行行长9月会议发表了包含世界经济“正面临慢性需求低迷”这一表述的联合声明。布里斯班会议则确定了量化经济增长目标并开出“处方”。为了达成今年2月在悉尼召开的G20峰会上敲定的推动世界经济增长2%的目标,各国在增长战略上做出了相应的表态。据IMF和OECD测算,如果本次峰会批准的《布里斯班行动计划》能够完全实施,G20各国今后五年将在现有估计的增长轨迹之上另外增加2.1%的增长,这意味着全球经济规模和就业机会的额外增长。不过G20成员国提出的近1000条政策措施,其中800多项是新出台的,意味着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加大。
对此,张宇燕表示,发达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用得差不多,继续刺激空间不大,效果也不一定好,应该找到新的增长点。他认为,盲目扩大投资可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于事无补,不如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需要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并且鼓励企业创新,从而获得长期经济增长。他还认为,消除自由贸易的障碍和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全球统一大市场中流动起来十分重要。
雷达则认为,靠个别国家经济增长无法将全球经济带出困境。目前的问题是,各国忙于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则处于割裂状态,造成如美英经济增长较好,而日欧经济增长较差。他认为,应该像上世纪29年到33年的大危机后一样,重新寻找恢复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手段。目前,美国和中国所倡导的新秩序指向并不相同。比如美国主导TPP,而中国正在大力推崇“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很难在短期内走出“新平庸”。
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课题组长孙震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事实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其未来发展勾画了一幅新蓝图。就其终极目标而言,“一带一路”将实现沿线国家的富裕和稳定。沿线国家情况并不相同,少数国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发展基础,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还有不少国家则处在发展尚未起步的状态。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来说,“一带一路”建设同样是一个共享市场和发展机遇的好机会,它将为国际产业界,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撰文表示,全球各国惟有协力解决地缘政治危机对经济的冲击,防范新的全球金融危机,遏制贫富差距加大,深化全球治理改革,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更多"全球经济:寻找新动力 走出“新平庸”"...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