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财股网客服
首页
投机还是投资?
一位基金经理曾向记者私下表示,过去在每个季度的十大重仓股票中确实需要一两只ST类的股票进行点缀,在展示给投资者多样化的板块种类的同时,也表明重组类的股票也未被组合遗忘,但毕竟这类股票不应是标榜价值投资的基金的重点。
然而,在市场疲软遭遇价值标的缺失之时情况或许会不同。中原证券基金分析师陈姗姗表示,基金投资于ST类的股票通常比较谨慎,在看到业绩变好有望摘帽的前提下才出手投资;另一种情况是已获知有确切的消息可以重组并有望成功;相对于公募的规范私募更多的携手进退,不排除有消息提前外泄的可能性,甚至机构配合上市公司“设局”。
前述基金分析师也指出,重组的不确定性和难以估算的时间成本将是基金投资于这类股票的天敌。而从实际的投资情况看,也并非是所有基金都踩准了ST类公司重组的步点,更多的基金也只是赚取到一个高抛低吸的差价而已。
成功踏准节奏的一个较近的例子是伊利股份,今年的6月8日,该公司公告撤消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及特别处理公告。而早前的一季报显示,总共有9只基金重仓了1.51亿股,而到半年报披露结束时,多只基金选择了加仓该股,排名前三位的嘉实稳健、融通新蓝筹、嘉实策略增长的加仓幅度都超过百万股,从而第一时间分享到了股票上涨的利润,相对照的是,一季度末期排在十大流通股股东前三位的是三只QFII,而这三只QFII 在二季度末都已经整齐地从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中消失了,他们很大可能并没有分享到股票摘帽后股价快速上涨所实现的利润。
根据记者的计算,在半年报披露中有公募和私募驻扎的ST类股票中涨幅最大的是*ST光华,该股在去年的11月初创下最低点2.07元,而到今年的9月9日,盘中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高价28.22元,仅七月以来的区间涨幅就约为98%,重组后的一飞冲天恰好让二季度新进的三只中信系私募成为最大赢家,而公募在ST类股票实战中类似王亚伟的*ST昌河的例子则是少之又少。
上一篇:频摆乌龙 华富基金的生存困境
下一篇:私募新秀新亚太系暗夜疾行 猛庄张少鸿归来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营电力开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10年年末,公司拥有南阳天益发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