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风雨洗礼下的投资者
沪指昨日盘中再次跌破2500点,回望1月底时的高点,已宛如山峰耸立。千点跌幅之下,A股投资者的2018年过得着实不易。
但应该看到,在杠杆玩家爆仓、连踩“天地板”这类“显性信息”的另一面,也有部分投资者默默出手,欣然播种、长线布局,为未来三五年的收获做着准备。
经济周期、人性弱点,总是周而复始,如果没有能力在冬天播种,又岂能奢望夏秋的收获。
私募:满仓穿越与轻仓等待
今年来,沪指已多次跌至2500点下方。满仓承受下跌的投资者中,竟有一些是穿越过多轮牛熊的私募投资人。
老广就是这样一位股市“老司机”,他所在的私募早在沪指2800点上就“毫不纠结地满仓,只讨论股票不讨论仓位”。过往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要取得超越市场的收益,就必须在股市低迷时重仓优质资产,每一次熊市砸出的坑,都是出手机会。
老广在上世纪90年代以5万元进入股市,期间经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到2004年的A股熊市,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5年的A股大幅震荡。但每次下跌均为其提供了绝佳的创造收益的机会。凭借着多年的复利业绩,老广现在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20亿元左右。
达叔是华南知名的私募掌门人,在今年A股调整中,他也顶住了重重压力,重仓持有白马蓝筹股。在达叔看来,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必须在大众恐慌时,具备逆势投资的能力,被趋势裹挟的投资人的长期业绩一般会流于平庸。
达叔旗下的私募基金今年净值回撤也超过20%,但达叔依然淡定。在他看来,回撤是取得业绩的必要代价,“如果以三到五年的眼光来看,当前无疑是重要的底部,惟有看到更长远的未来,投资才能疑云消散,获得更稳妥的长期收益。”
尽管达叔和老广等老牌私募“满仓战熊”,但私募整体仓位并不高。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9月初,在沪指跌破2700点时,私募的平均仓位就已降至52.61%,创近3年的新低。
某2015年“奔私”的基金经理坦言:“在渠道和客户的压力下,我们不敢贸然在市场走势未明朗时加仓。”这位选择轻仓的私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今年仅有轻微回撤,远远跑赢大盘和头部私募,他总结经验时感叹“胜在没有瞎折腾”。
私募有着不同的处境和风格。百亿私募和老牌私募,一般仅选股不择时,今年多以重仓穿越,尽管以年为周期看回撤较深,但重要的是长期能战胜市场;而新创立的私募和小型私募,今年则多以轻仓为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熬过寒冬活下去。
大户:有人欣然播种,有人倒在黎明前
今年三季度时,沪指跌破2700点的心理支撑位,但大户老Y却难掩兴奋。已位列某能源类龙头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榜的他,这次是连口袋里的“零钱”都全部用于加仓了。
老Y做实业出身,是个定力非同一般的人。他不仅是长线投资者,且只对一类企业情有独钟,除了持续高分红的能源股,他基本没有投资过其他类型的股票。正是长年的深入研究和贴身跟踪,使他对所投资的企业了如指掌,而熊市给了他出手的时机。
“老Y们”对买入价格、出手时机和买入标的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他们偏好低估值、高分红、现金流强劲的传统企业,如电力、煤炭和传统制造业等。他们往往在胜算非常高的时候,才用大桶而非汤勺“接金子”,熊市恰恰给了他们极好的买入时点。比如老Y在今年三季度建仓的股票,动态市盈率仅有5倍,但股息率却在5%以上。事实上,老Y这样的大户资金量巨大,其必须具有长远眼光,才能进退自如。
与机构相比,大户用的是自有资金,本来应更能承受住股市波动的压力,不为外界左右,但如果动用了杠杆,则在熊市中需极度小心。无论大户有多“大”,错误地使用杠杆都能将其逼入绝境。
今年上半年,闪崩股频现,爱用杠杆的大户们就遭受了重创。正如深圳某位大户所说,如果不维持股价,则面临平仓风险;如果要维持危若累卵的股价,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把这辈子能借到的钱都借了,却还是无法避免爆仓的结局。”
“一旦资金撑不住,那些被高度控盘的个股将至少从4个跌停板起步,然后一路向下。与个股闪崩一道发生的,还有这些大户过去多年在A股市场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某位目睹身边多起爆仓事件的人士指出,上半年个股闪崩的频次前所未有,杠杆效应下的财富毁灭也是其从业25年来前所未见的。
某资深市场人士说:“我入行已经超过20年,能‘活’到现在的关键一点,就是不用杠杆。对大户来说,不带杠杆,意味着可以随便玩,但如果动用杠杆,一旦投资失败,则可能陷入绝境。”
散户:交易模式陈旧,黯然离场者多
今年10月份,刘哥取走了股票账户里的最后一笔钱,黯然离场。刘哥的股龄超过10年,在2015年的牛市里,他的市值也一度超过500万元,也曾有过自信心爆棚甚至被众多粉丝追随的好时光。过往的业绩也让刘哥深信,只有炒小票炒热点才有大前途,而加杠杆是快速赚钱的最好方式。
但今年以来,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泡沫迅速破裂,刘哥的交易偏好却并未跟随市场变化而进化,致命的是,他对杠杆的风险完全没有估算,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止损保护习惯,在重仓股连续下跌后,刘哥的账户几乎穿仓。
到10月份,曾经的500万元市值已缩水到了20万元,与刘哥当初投入股市的资金相差不远。十年如一梦,他决定就此别过,远离股市。
刘哥的遭遇绝非个例,“赚快钱”对散户来说无疑是一道代价沉重的魔咒。11月份以来,市场快速回暖,投机氛围再度浓烈,拔地而起的妖股构成致命诱惑,但当散户们抑制不住冲进去接盘时,惨烈的“天地板”就上演了。部分投资者因为加杠杆连续踩中“天地板”导致本金亏损殆尽。
如果不能纠正自己的交易习惯,散户可能难以改变因连续亏损而被迫离场的命运。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散户的力量也逐步萎缩。统计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持股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49%降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约40%,散户占比下降而机构占比上升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
“从2013年到2015年,估计是以炒概念为主要模式的散户们的最后一次‘表演’,下一个牛市一定是机构牛市。未来10年,A股将会完成从散户市场到机构市场的转变,机构持股在流通市值的占比会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某知名私募基金经理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分析人士认为,在过去3年中,A股的投资生态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以庄股和游资为代表的灰色力量不断消弭,散户力量也在萎缩,但机构力量正在崛起。
上一篇:今日A股收盘播报:跌0.88% 报2504.82点(2018.12.25)
更多"2018:风雨洗礼下的投资者"...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科伦药业(002422
投资亮点 1、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直立式软袋包装,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首创,拥有自主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