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对于资本而言,往往是聪明与敏感的,实际情况下它们仍可以通过组合减持、花式减持等方式回避减持新规的压力,更有甚者通过股权质押强制平仓的漏洞变相完成减持的需求。
减持,这是近年来A股市场比较敏感的话题。实际上,但凡牵涉到减持,都几乎离不开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下跌的冲击。至于非理性的市场环境下,大幅减持、清仓式减持甚至会引发跌停潮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系列的减持行为,往往离不开 IPO后庞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影响。从今年11月份以来,A股市场合计13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拟减持股份数量达到了17.62亿股。与此同时,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将会有232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合计562.37亿股,折合流通市值逾4000亿元。
由此可见,限售股的解禁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而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实际上也成为了A股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限售股接连不断的解禁减持需求,多来自于持股成本不对称下的资本套利需求。与此同时,从近年来的限售股解禁乃至减持情况分析,多来自于上市公司高管以及机构投资者,而这类群体往往属于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的主要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减持新规影响下,无论是对大股东,还是对特定股东等群体的减持行为,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限制。至于非二级市场减持的途径,例如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实际上都受到了减持新规升级版的约束限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套利的空间。但是,对于资本而言,往往是聪明与敏感的,实际情况下它们仍可以通过组合减持、花式减持等方式回避减持新规的压力,更有甚者通过股权质押强制平仓的漏洞变相完成减持的需求。
在疲软的市场环境下,但凡涉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问题,都可能容易引发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例如,近期的博天环境,在三大股东拟清仓式减持之际,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挫,而随后则承诺6个月内不在二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以及大宗交易的途径实施减持。不过却并没有承诺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而股东减持的意愿可能还是不减,这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构成不少的冲击压力。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而言,防范上市公司的减持风险,其实并不容易。笔者认为,对于以往有密集减持需求的上市公司,则需要谨慎回避。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举措,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对于以往热衷于套现减持的上市公司,在随后的交易时间内,还是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持需求。与此同时,对于部分热衷于低价定增,而后待限售股解禁减持的上市公司,仍需要保持谨慎。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否接近限售股解禁的时间点,投资者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中查阅。然而,对于临近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期,或限售股解禁比例较高的股票,往往会存在较大的抛售预期。因此,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可以在限售股解禁之前,做好提前减持的应对策略。
此外,对于基本面较差的绩差股,在股票价格获得快速拉升的过程中,需要警惕股东减持的压力。或许,在实际情况下,部分资金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卖出点,往往会与上市公司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股票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后配合完成后续的解禁减持动作,这也是近年来市场比较常见的现象。由此可见,对于本身质地不佳、基本面与盈利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要做好冲高减持的应对策略。
上一篇:1202份年报预告逾六成预喜 168只翻番股彰显两大特征
下一篇:皮海洲:赵薇再添紧箍咒 监管举措一个都没少
投资亮点 1、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主要是适用于热法),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