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平均仓位不足四成 近半数看高3200点
——上海证券报·个人投资者2016年第三季度调查报告
承接3月下旬的反弹态势,上证综指在二季度初,一度冲高至近3100点,而后上攻乏力转入盘整;5月初由于出现收紧资产重组的政策监管信号,市场风险偏好一度快速收缩,导致大小盘股泥沙俱下,沪指在两个交易日下跌逾5%;之后大盘在2800点上方缩量横盘,并在季度末开始再次震荡反弹,至今已站上3000点。
上海证券报·个人投资者2016年第三季度调查报告显示,5月初的市场急挫和随后的磨底行情令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不少投资者表示日后将避免买入重组股以及跨界重组股,未来将更多关注价值股。在磨底期间投资者是否入场抄底因人而异,而这与投资者在二季度的盈利情况有较大关联。
多数受访投资者认为,在经济“L型”背景下股市投资仍有机会,看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行业。
本期调查还显示,投资者对年内大盘高点的预期进一步降低。半数投资者认为年内沪指波动上限在3200点附近,不足一成的投资者认为市场将重上3500点。同时,逾七成的投资者认为上证综指全年收红。
市场风险偏好有所降低
>>>投资者平均仓位微降
数据显示,尽管市场一度急挫,但二季度个人投资者的盈利情况明显较上一季度有所好转。在受访的投资者中,有56.3%的投资者表示自己在二季度实现盈利。而上季度的该项调查结果为50.4%,此次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其中,盈利在10%以内的投资者的比重为44.1%,盈利介于10%至30%的投资者比重为8.1%,盈利超过30%的投资者比重为4.1%;同时,有20.1%的投资者表示在二季度出现了亏损,较上季度减少了9.3个百分点。
不过,5月份大盘的磨底过程令不少投资者心生退意,市场风险偏好有所降低,投资者因此主动降低了仓位。调查显示,有47%的投资者在二季度减仓,期末受访个人投资者的平均仓位为36.71%,较上季度末的39.58%微降2.87个百分点。在受访投资者中,仓位在20%以下的投资者占比达37.4%,仓位在80%以上的投资者占比为13.8%。这也意味着,相当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并没有能够充分参与大盘在6月底展开的向上攻击3000点的行情。
>>>超四成投资者逢低逐步买入
从5月中旬至当月底,沪指在以2850点为中心的狭窄空间内持续横盘震荡,两市成交低迷,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调查显示,投资者在大盘磨底期间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二季度的投资业绩。
调查显示,在大盘磨底期间有较多的投资者对后市看法较为悲观。有43.7%的投资者认为,大盘缩量盘整人气低迷,股指未来还将向下寻底;有30.5%的投资者认为,持续横盘说明大盘在这一位置存在强有力的支撑,将是中期底部;有12.6%的投资者认为,大盘缩量窄幅盘整说明大机构大资金已经实现高度控盘。
尽管悲观预期在当时占主流,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克服恐惧,在市场磨底期间不断逢低买入。调查显示,有44.5%的投资者表示,在“指数快速下跌时减持,待指数横盘时逢低逐步买入”;有20.7%的投资者表示,在“指数快速下跌和横盘时都在一路减持”;有7.5%的投资者表示,在“指数快速下跌时减持,待指数横盘时观望”;有7.1%的投资者表示,在“指数下跌和横盘时都在不断增持”;另有20.1%的投资者在市场磨底期间始终观望没有操作。
结合受访投资者在被问及二季度投资业绩时的回答可以发现,在市场磨底期间逢低买入的投资者在二季度实现盈利的比例为76.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始终观望的投资者的盈利情况最差,该人群在二季度实现盈利的比例仅有33.3%。
>>>投资行为趋于谨慎
调查显示,在二季度,受访投资者包括股票市值、证券账户、可使用现金的证券账户资产平均占个人金融资产的比重为41.7%,基本保持稳定。在受访投资者中,有33.1%的投资者表示,证券账户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明显下降”;有13.2%的投资者表示,证券账户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两项调查结果均较上季度有所提升;而仅有16.8%的投资者表示,证券资产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或“明显提升”。
今年一季度,曾有31.7%的投资者表示准备加大股市资金投入。在二季度,表示准备加大股市资金投入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为32.1%,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还有54.3%的投资者表示,将不会对证券账户资产规模进行大幅调整。
在主动增加证券资产投资比重的投资者中,有50%的投资者表示新增证券资产比重为原先水平的30%左右,占比最高;有35.3%的投资者表示新增证券资产比重为原先水平的50%左右。调查同时显示,在新增证券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有47.2%来自于投资者现金存款,有29.3%来自于赎回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二季度大盘跌幅有限,股指筑底态势明显,但市场人气并未有效复苏,与一季度末相比没有出现明显改善。
不过,选择撤资的投资者也仍倾向于保持流动性,准备随时进场。有39.2%的投资者表示将购买以月记的理财产品,有27.2%的投资者表示将持有现金。同时有9.1%的投资者表示将把资金用于消费,有10.2%的投资者表示将投资期限以年计或更长的银行理财产品,有9.6%的投资者表示将用于买房。
>>>投资者加杠杆意愿下降
伴随着市场人气下降,投资者使用杠杆意愿也在二季度末明显降低。在被问及是否在二季度使用过融资融券时,有66.5%的投资者表示没有使用过。
而在使用过融资融券的投资者中,有26.81%的受访者表示在二季度增加了融资规模,有18.7%的投资者表示减少了融资规模。
在有意愿提高杠杆水平的投资者中,有51.6%的投资者表示将融资买入市场热门题材进行短线操作。这一占比虽然超过了半数,但较上期调查中逾70%的比例已经明显降低,表明投资者短线投机意愿低迷。此外,有37.4%的投资者倾向于继续融资买入已经持有的股票。
去年四季度沪深交易所修改了两融规则,将最低保证金比例从50%上调至100%。在理论杠杆上限调低之后,有34.6%的投资者表示将把杠杆水平控制在0.8倍,较上期调查减少了6个百分点;有39%的投资者表示将把杠杆水平控制在0.5倍,较上期调查增加了5个百分点;有26%的投资者表示将用足杠杆。
当融资仓位出现亏损时,有8.2%的投资者表示,在融资买入的个股下跌10%以后将选择止损;有27%的投资者表示,在融资买入的个股下跌5%时就将及时止损。
七成投资者看涨三季度市场
>>>“壳”资源股价值褪色
在二季度,市场上关于针对“跨界重组”的监管政策趋严的传言不断,由此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甚至一度引发市场在5月初出现下跌,大小盘股泥沙俱下。本次调查显示,经过5月初的这轮市场波动,投资者对重组概念股的认识有所变化,投资偏好也相应有所改变。
有35.8%的受访投资者表示,未来将不再操作跨界重组标的;有29.9%的投资者表示,“壳”资源价值下降,未来将不再投资“壳”资源股;还有23.8%的投资者表示,未来将仔细甄别重组题材,排除纯粹“讲故事”标的。
在经历了5月份的市场波动之后,投资者的投资风格也有所变化。有42.7%的投资者表示未来将减持题材股,买入有业绩支撑的价值股。与此对应的是,贵州茅台等价值股在二季度明显走强,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同时,有15%的投资者表示继续看好题材股;还有18.7%的投资者则表示,在震荡市中“无论是否属于题材股,都能在波段中找到机会”。
>>>七成投资者看涨三季度市场
调查显示,看好三季度上证综指能够收红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为74.2%。其中,有31.9%的投资者认为涨幅在5%以上,有42.3%的投资者认为涨幅在0至5%之间;针对2016年全年走势,有71.8%的投资者认为上证综指能够收红。其中,有28.9%的投资者认为涨幅在5%以上。
对于未来上证综指能够达到的高点,投资者的预期保持稳定。有50.2%的投资者认为波动上限在3200点附近,占比最高。同时,最为乐观的投资者占比明显减少,8.5%的投资者认为2016年内上证综指有望重上3500点或以上,而上一季度持这个观点的投资者有20%。
对于年内上证综指的波动下限,有57.7%的投资者认为在2800点左右,有23.6%的投资者认为将守住3000点,更为悲观的投资者认为沪指将向2638点前期低点靠拢,占比达18.7%。
对于三季度市场走势,有34.8%的投资者认为三季度大盘将“先跌后涨”。同时有33.9%的投资者认为三季度指数将反复震荡,但部分板块有望大涨。
在本次调查进行时,大盘逐渐走出横盘整理阶段,开始尝试性上攻,但趋势尚不明显,多数投资者对是否要加仓表示谨慎。在被问及未来三个月内是否准备调整仓位时,有58.5%的投资者表示将暂时观望;仅有13.2%的投资者表示准备加仓,同时有19.1%的投资者准备减仓。
对于加仓策略,有42.5%的投资者表示将首选国企改革等题材股,这一占比居各选项之首;有20.3%的投资者表示首选加仓大盘蓝筹股;有19.5%的投资者表示首选加仓创业板个股。
>>>看好核电、新能源产业链
在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访谈”中,“权威人士”对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给出了“L”型定论。在被问及“在经济运行为‘L型’的背景下,股市是否还有投资机会?”时,有57.9%的投资者认为市场仍有投资机会,占绝对多数。同时有22.6%的投资者表示,市场是否有投资机会关键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对于在经济“L型”背景下哪些板块、行业值得买入,有52%的投资者看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占绝大多数;有29.4%的投资者看好“去产能”的焦点行业,如钢铁、煤炭等;有11.7%的投资者看好国企改革题材。此外,看好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投资者仅占5.4%。
在被问及对三季度行情结构的判断时,有39.8%的投资者认为三季度将出现“成长股横盘,周期股、蓝筹股反弹”的局面;有19.9%的投资者则认为三季度市场将是“周期股反弹,创业板去泡沫”。
然而从短期来看,投资者还是更愿意在中小市值成长股中淘金。在关于“目前更倾向于持有哪类股票”的调查中,有48.2%的投资者表示青睐中小板个股。其中,偏好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占比为18.7%,较上期的13%有所提升,青睐蓝筹股的投资者继续减少;本期调查显示,偏好持有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占比为19.9%,而在上期调查中这一比例为23.9%
总体资产配置倾向固收类产品
>>>货币宽松预期进一步下降
二季度英国脱欧公投一度引发外汇市场波动,市场对于央行降准的预期一度高企,但最终落空。
对于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有47%的投资者认为,央行不会再次降息。对于降息的效果,有54.3%的投资者认为“降息对行情的刺激作用已经不再明显”;有10.4%的投资者认为“继续降息说明经济下行压力大,属于利空信号”。此外,有23.6%的投资者认为“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将利好股市”。
基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判断,青睐“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投资者占比为27.6%,有51.2%的投资者表示更乐于配置“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品种”。
二季度资本市场的另一件大事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再次延迟纳入A股。对于这一事件的影响,有47%的受访者认为,“利空出尽,利好市场”;有22%的受访者认为,“预期落空,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打新”意愿上升
二季度新股发行平稳推进,而新股上市后的持续强势表现刺激了投资者的“打新”意愿。调查显示,有69.7%的投资者表示参与了本轮“打新”,有30.3%的投资者表示没有参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比例较上期调查有所提升。
在被问及“从‘打新’角度考虑,您将如何安排市值”时,有49.4%的投资者表示“会保持一定的仓位水平”,占比最高。同时有9.8%的投资者表示“会长期持有一些低市盈率蓝筹股作为‘打新’市值”。
>>>超一成投资者参与港股通
港股通在今年二季度继续呈现资金净流入态势,且占用额度已超过80%。
调查显示,有16.7%的投资者表示曾在二季度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在具体的投资操作中,有43.9%的投资者投资了“两地同步上市,且H股较A股折价幅度较大的股票”;有16.3%的投资者表示,通过港股通投资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率蓝筹股”;有10.4%的投资者投资了“弹性更高的小盘股”。
>>>新三板分层利好有望逐渐体现
在二季度,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落地,不过由于进入门槛的存在,新三板市场在个人投资者中的普及率依然不高。受访投资者中,有14.8%的投资者表示已开通了新三板账户,有29.1%的投资者表示通过各类理财产品投资新三板,有23.4%的投资者表示并未关注这一市场。
对于分层政策落地之后对新三板市场的影响,有50.8%的投资者认为“分层是新三板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对市场影响将逐渐体现”;有16.3%的投资者认为,“分层政策落地将提升市场人气,新三板牛市即将到来”。
更多"个人投资者平均仓位不足四成 近半数看高3200点"...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兰太实业(600328)
投资亮点 1. 公司是集盐和盐精细化工为一体的资源类企业,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是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