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周五道指微涨25点
上周五道指上涨25.43点,收于11,796.16点,涨幅为0.22%;纳指下跌15.49点,收于2,572.50点,跌幅为0.60%;标准普尔下跌0.48点,收于1,215.65点,跌幅为0.04%。
黄金期货上涨0.3%,收于每盎司1725.10美元;原油期货下跌1.4%,收于每桶97.41美元。
(评:上周美股总体下跌,上周道指收跌2.9%,标普500指数收跌3.8%,纳指收跌4%,)
2、证监会六箭齐发系统化治理股市积弊
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监管层正密集推出一系列举措。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将推进债券市场制度规范统一和监管审核统一;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坚决遏制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退市制度改革;将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坚定不移地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在国务院领导下,协调有关方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评:乃是中长期利好,但很难改变眼下股市积弱局面,较难吸引场外巨资立马进场!)
3、证监会组合拳显现监管新气象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针对社会关注的资本市场热点问题再度表态,并打出六大监管“组合拳”,内容涉及债券市场、发行市盈率、退市制度、创业板持续融资制度、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方面。
这六项重要措施与该负责人此前曾回应的分红、发审、融资、透明度建设等四大热点问题相承,政策思路及具体措施涉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业内人士评价,证监会近期针对市场热点连推监管组合措施,从关注到回应再到部署实施,态度积极、思路明确、措施及时、工作高效,体现出监管新气象。
(评:能够感受到郭树清新政的新气息,感觉是郭树清在为尚福林“揩屁股”,希望证监会首先对“滥发新股”下猛药!否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4、ETF终止连续十周净申购
上周,ETF连续十周的整体份额净申购戛然而止,出现6.34亿份净赎回。分析人士认为,ETF出现净赎回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是否代表机构看空后市,还需观察。
(评:连续10周净申购也没见股市怎么涨,这是一个忽视利好、放大利空的时代!)
5、险资和基金倾力股市年终行情
临近年底,全年收益率目标尚未实现,这是保险机构两年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现在我们主观做多的意愿十分强烈,每天都在搜索政策微调的消息。只待明确政策转向信号落地,借着前期反弹积聚起来的人气,我们要在股市里拼一把。”某保险公司人士如是说。
市场人士表示,依靠“独门股”和灵活的仓位策略,在市场震荡中,基金的排名战已经打响。今年基金和保险机构一起打响年底的收官之战,两股力量的共振效应将使今年底很有看点。未来如果外围环境稳定,国内政策转向明确,多数机构为减少亏损或冲刺排名而做的努力将带动市场有所表现。
(评:关注险资和基金重仓股,且看它们如何表演?)
6、高盛等国际投行联手做空中国
一方面发布看多报告,一方面大手笔减持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去年11月份,国际投行高盛一份唱空A股的报告引发了沪指162点的暴跌还让人记忆犹新。近日,高盛又大笔减持工商银行,引发外资做空风潮,导致沪指11月16日、17日连续暴跌,几乎中断A股反弹行情。
唱多做空是国际投行在中国股市惯用的伎俩。不过这一次,国外权威机构和大投行的做法更加赤裸裸。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看空中国金融体系报告,美国银行则公然食言,二度减持建设银行股份,高盛则在推出唱多银行股报告之后第三次减持工行股份。
(评:要是往后推出国际板那中国股市则会更加受到这些不良外资的裹挟、绑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沙所说的“国际板是国内板的棺材板”绝对正确!)
7、国际板传言屡伤A股
近日,在一则国际板随时可能推出的消息笼罩下,沪深两市连续下挫。有分析称,国际板将要推出的传言令市场不堪重负,转头大跌。
今年以来,关于推出国际板的消息不断传出,但均被证监会否认。
(评:国际板已成为做空机构的一大利器,希望郭树清出面做一澄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