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利好数据出炉 股指“天上人间”
重心下移成为本周A股主基调。由于上周末央行再度提准,导致本周大盘低开低走,沪指彻底告别了整理两个月之久的2900-2800点平台,进入2700点区域。耐人寻味的是,本周后三个交易日,市场反复上演了暴涨暴跌的一幕,在消息面平静背景下,周三沪指突涨50点,周四略显乐观的数据出炉,股指反而跌去80点,周五又大涨了37点。下周将是节前最后一个完整的交易周,传闻中的加息仍将成为左右大盘走势的关键。
桂浩明 :缘何股市频频为调控误伤
本周股市大跌,虽然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与调控有关。上周末,央行宣布提高准备金率,尽管其本意是因为外汇占款过多而紧缩流动性,并非直接针对股市,但股市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有人说,股市是被调控误伤了。其实,调控政策对股市产生冲击,以前也是多次发生过的。远的不讲,去年国家颁布“国十条”,调控房地产市场,但实际上房价倒是没有什么下跌,但股市却跌了不少。
拿这次提准来说,央行是想以此为手段来收缩流动性,而现在的信贷资金基本上与股市是无缘的,这也就是说,银行资金再怎么紧,也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何至于导致股市大跌呢?这里的问题在于,买股票是讲预期的,预期差了,甚至可能变得更差,于是就选择卖股票。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久前央行负责人就曾提到,在出台具体的调控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应该说这是很有见解的,具体又该如何做呢?毕竟,股市如果一次次被调控误伤,这不论是对实体经济还是对虚拟经济,都是极端不利的。在这里,有必要作这样的考虑:首先,在实施调控政策时一定要慎重,同时要做好适当的宣传,不能搞“出其不意”;其次,需要为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作些实际安排。去年中国实体经济很好,但股市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出台调控政策有关,而股市又确实是受到了调控的间接影响。既然这样,那么出台适当的措施,维护股市的稳定,避免其为调控所误伤,应该说也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实际上有很多工作可做,譬如鼓励保险、社保等机构增加投资股市的规模,加快引进QFII等;最后,证券管理部门也可考虑,在宏观环境严峻情况下,适当放缓股市扩容强度。时下,新股频频破发,这时是否可有序地放慢一点新股的发行节奏呢?
市场信心“雪崩” 中线走好难度很高
尽管周五股市再度反弹,但从本周情况及市场信心严重滑坡看,中线难以让人乐观。本周股市屡屡走出“过山车”行情,继周一拉出大阴线后,周二缩量小阳及周三中阳让市场有所期待,但周四在经济数据偏好的情况下,沪市暴跌80点,而周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盘必补去年“十一”后形成的2650点附近缺口时,大盘稍稍低开后就立即转头向上,最后拉出上影线极长的中阳线。
既然面对目前的低指数,大家都认为跌无可跌,那为何大盘屡屡走低呢?最重要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出现了“雪崩”。一是在去年GDP仍达到10.3%的情况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则下跌14.31%,广大投资者根本没能分享到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二是既然去年该涨没涨,今年应该表现一下,但除了元旦后稍稍上涨,马上掉头向下。三是去年以来经济状况如履薄冰欧美股市屡屡上涨,多数已经创下2年半的新高。投资者很担心全球股市大幅上涨时,A股市场不涨,那么一旦欧美股市回落,A股再度被拖累。
市场信心“雪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今年以来新股破发成“潮”,仅今年上市的21只个股就有9只首日破发,共14只出现破发,且在去年扩容大跃进后,今年则越发越多。 所以,如果供需严重失衡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大盘中线走好难度很高。
上一篇:今日早盘主力巨资抢筹四大板块(明细)
下一篇:花荣:今年市场会出现千点大震荡吗?
投资亮点 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中小尺寸触摸屏、中大尺寸触摸屏、STN导电玻璃、CS(...[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