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越来越多的基金意识到:A股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且对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形成巨大考验。
基金一季报显示,目前偏股基金的投资正逐步进入一个较为困难的“压力测试”阶段。尽管公布季报的基金个数首度攀上800只,但整体运作不够理想,过半偏股基金一季度内运作落后于“基金基准”。
与此同时,基金观点也开始转向,“震荡”、“通胀顶”等字眼受到普遍关注。据统计,2011年公布一季报的61家基金公司旗下815只基金中,有413只基金提及“震荡”,且不少观点认为,A股市场在未来 一段时期内仍处于通胀和震荡之中。预计这一观点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影响总规模超过2.38万亿的基金投资。而季报显示,目前仅主动型A股基金就重仓23个一级行业的1200余只A股。
基金季报玄机大有可挖之处。
⊙记者 宏文 ○编辑 张亦文
1 一季度基金业绩回落、牛基退潮
“谁是2011年一季度最牛的基金?”这个话题,可能要让位于“还有多少牛基可能退潮”。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年收益最高的前20只基金(主动型,剔除QDII和货币基金),在2011年一季度业绩却大幅回落。“20牛基”仍在行业前100名的只有两个,剩下的18只基金全部落入行业后1/2的位置,其中又有近半业绩堕入行业最后四分之一的区间。其中,去年业绩最好的前五只基金中有四只出现“业绩退潮”。 在有数据的651只主动基金中,去年偏股基金第一名,今年一季度暂列全行业594位,第二名列514位,第四名列579位,第五名列612位。以此为代表,去年表现出色的中小盘基金和成长类基金在一季度几乎全线落后。
与此同时,A股基金整体的季度业绩也不理想。在一个往年基金较为擅长的震荡行情中(一季度A股市场指数整体几乎持平),全部开放式基金(剔除货币、QDII)的平均业绩表现为-1.54%,明显落后基准。
与各家基金自己选定的业绩及格线——“基金基准”比,开放式基金的季度表现是-3.52%,再次落后。对于基金行业来说,无论是绝对业绩还是相对表现,2011年一季度的基金实难得意。
不过,这种考验显然不是只有公募基金承担。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季度内,私募业绩也出现很大分化,业绩首尾差达到了50%,整体相比去年业绩大幅后撤。尤其是去年表现优异的私募同样遭遇沉重考验,而一批获得不错回报的产品背后常常是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新基金管理人。显然,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机构的投资“跑偏”似乎成了共性问题。
公募中唯一逃过“业绩波动诅咒”的两只牛基来自于同一个基金经理人——王亚伟。他管理的华夏策略和华夏大盘精选(爱基,净值,资讯)基金,去年入围行业前十,今年一季度又分别获得4.51和4.37个百分点的收益,继续列入行业前30名。
不过王亚伟只有一个。
仅从单纯的业绩来说, 2011年一季度,表现最好的(绝对收益率)的主动型基金是南方隆元(爱基,净值,资讯)、长城品牌、鹏华价值、博时主题等。当季度正收益分别达到10.1%、8.6%、7.8%、7.2%以上。超出业绩基准5.30%至7.32%,业绩表现不俗。但这无法扭转基金整体业绩被动的态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基金的业绩表现稳定性一直在下降。比如,一季度业绩排名前五名的主动型A股基金,去年的平均收益为亏损10%。其中业绩最靠前者收益为1%,业绩靠后者2010年亏损了17%。浓重的“黑马”色彩背后正是,基金业绩表现起伏扩大的情况。
对短期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来说,是否能成为长期的牛基还有很大变数。而类似的情况在当前的基金行业颇为普遍。投资者对于“业绩冲顶”或“垂直降落”短线牛基的追捧热情正在下降。一季度基金正申购情况进一步减弱,短期业绩对于规模的刺激进一步弱化。
上一篇:放松基金业管制:十款细则谋求公私募基金融合
下一篇:对基金业绩“负责”的不止是基金经理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