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换言之,私募债券一招击中目前商业银行凭借存贷款天然利差赚取利息收入的主要经营模式,“(私募发债)不能说放开就放开。对于银行来说,目前风险收益比最高的就是大企业贷款,一旦私募债券开闸,影响最大的就是国企、央企等大企业贷款收益。”
同时,目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也将受到挑战。在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严格受到管控的背景下,一旦放开私募债券,如同银信合作,私募发债可能为贷款转移提供了又一渠道。“发债多发1万亿,相当于信贷规模就多了1万亿。”
利率市场化以及随之而来金融脱媒进程加速,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经营转型问题,迫使商业银行将业务重点偏向零售银行、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等没有办法发债的业务。
“一般性工商企业贷款进一步萎缩是一个趋势,金融改革开放迟早要跨越这个阶段。”一位金融专家分析。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私募发债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旦私募发债推开,接下来垃圾债、高收益债券也会逐步推出。“既然是私募,一定就会有一些收益高的产品出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加快。”
事实上,私募债券发行破题之际,有关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声音也时有传来。
继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不约而同呼吁存款利率浮动机制改革后,9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通过丰富利率政策来推动直接融资比例。
周小川表示,在亚洲,间接融资比例普遍过高,在此情况下,如果央行的利率不是一个单一的政策利率,而是一组利率,那么这组利率就有可能鼓励直接融资。比如对大企业发行公司债或企业债,利率是自由的,没有下限,但对银行贷款利率则设有下限,这样就会使大企业更多地选择发行债券融资,而银行则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
不过,债券市场目前多龙治水的格局,为私募发债最终落地增加了难度。
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实行“品种分离、监管分工”的格局,除了央行主导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外,上市公司债归口证监会监管,而非上市公司主体发行的企业债仍由发改委监管。
“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参与私募发债还需要保监会和证监会的审批,公募基金目前还不能进入中期票据领域。私募债券的前景如何,还要观察。”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谨慎地表示。
上一篇:高杠杆基金净值市价错步 集体溢价向折价过渡
下一篇:中金公司:基金存量资金仅500-600亿左右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