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编辑技术概念股一览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概念股有哪些?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概念股一览
劲嘉股份:转型大健康,涉足基因编辑高端技术领域
劲嘉股份 002191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 撰写日期:2016-01-11
事件:日前,我们与劲嘉股份(002191)董秘就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主营包装业务竞争力十足,积极转型大健康产业。公司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印刷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烟标生产商,超过85%的营业收入来自烟标产品。今年公司谋求转型,首先,在印刷行业公司将继续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大包装产业,以及在电子消费品、食品等包装领域获得突破。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包装印刷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到2020年大包装产业达到80亿左右的收入。在产业转型方面,公司大力拓展健康产业,发挥资本优势、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外著名医疗健康机构,争取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收入比例达到公司收入的10%。
联合中山大学抗衰老研究中心,强势进军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领域。公司近日与中山大学抗衰老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山大学科研队伍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共同建立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疾病基因修正的技术体系,技术秘密的使用权由双方共享。中山大学抗衰老研究中心在基因编辑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黄军就副教授更是凭借对人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被评选为《自然》杂志2015年十大年度人物。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上帝之手”。2012年才首次报道CRISPR可用于基因编辑,但目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2015年,CRISPR荣获201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具备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目前美国已经掀起一股基因编辑热潮,几家CRISPR技术研发公司纷纷获得了风险投资机构的数亿美元投资,诺华、Juno、Kite等肿瘤免疫治疗龙头企业也纷纷与其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改进CART和TCRT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的一笔合作是Juno斥资7.37亿美元(含6.9亿美元里程碑奖金)与Editasmedicine进行合作开发。
盈利预测及评级:短期内公司业绩仍将由传统主业贡献,预计未来3年EPS分别为0.55元、0.66元、0.79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3倍、19倍,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在基因编辑领域的龙头地位,未来结合细胞治疗平台,在抗肿瘤市场拥有无限发展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编辑技术受伦理限制、主营包装业务受控烟政策限制的风险。
北陆药业:碘帕醇即将放量,布局肿瘤个性化诊疗
北陆药业 300016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600369) 分析师:朱国广,何治力 撰写日期:2015-12-31
投资要点
事件:日前,我们与公司高管就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高通量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优势明显。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按照每例癌症基因检测花费1万元进行测算,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空间高达350亿元。如覆盖率达到30%,至少存在百亿市场,而目前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不足1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世和基因采用的高通量全 景癌症基因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速度快、精确度高优点,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另外在癌症生物学解读和大数据分析方面也有着深厚积累,能够提供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目前世和基因已经与50多家医院合作提供测序服务,预计今年的基因测序服务将不低于1500例,按照每例检测1.5万元计算,收入超过2200万元。
免疫细胞治疗逐步贡献业绩,布局CAR-T 疗法。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热门领域。按照每年新增350万癌症患者,如果10%的患者采用免疫细胞治疗,以每人治疗费用10万元计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市场规模高达350亿元。中美康士拥有国内领先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平台,以CIK 细胞治疗为核心,另外还开发了DC、DC-CIK、CTL 细胞治疗,收购微移植技术,并大力研发CAR-T疗法。中美康士承诺2015-20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600万和3800万,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支持和营销渠道将迅速实现放量。
对比剂高增长态势明确,首仿碘帕醇即将放量。我国对比剂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10%以上。从每百万人CT 和MRI保有量来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将带动对比剂市场持续扩容。2014年公司对比剂收入达到3.4亿元,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首仿碘帕醇于今年5月份获批,市场规模约为5-6亿元,凭借成本优势有望通过此次各省招标迅速放量,收入贡献将不低于1亿元。
估值与评级:预计2015-2017年摊薄后EPS 分别为0.39元、0.51元、0.61元,对应PE 分别为95倍、74倍、61倍。考虑到首仿碘帕醇即将放量,战略布局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免疫治疗,肿瘤个性化诊疗产业链外延式扩张预期强烈。看好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未来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南京世和获得基因测序试点资格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2)CIK免疫治疗放量低于预期的风险;3)收购项目业绩实现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仟源医药:并购转型成功,掘金二胎政策红利
仟源医药 300254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洪阳 撰写日期:2015-12-25
大集团大并购战略,转型之路顺畅:为降低抗感染药品的业务比重,公司先后收购海力生制药(002393)、杭州保灵集团、恩氏基因等企业,打造出覆盖孕妇保健、儿童用药、基因保存等多领域产业格局。仟源医药(300254)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29万元,同比下降3.45%。2015H1泌尿系统药物、保健食品、儿童用药三块业务实现营收及毛利合计分别为1.21亿元、9476万元,营收及毛利分别占比39%、45.8%,公司已实现业务转型。
抗感染药物业务毛利稳定提升,泌尿系统特色药物业绩突出:公司将美诺西林钠舒巴坦钠毛利率较高的青霉素复方制剂推进医院的策略已获得成功。2013-2014公司抗感染药物的毛利率上升稳定至62-65%,2014年抗感染药物板块销售收入稳定在2.1亿元。2014年公司以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为主的泌尿系统药物销售额占总销售收入的20%,达1.3亿元。仟源医药的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市场份额约为69%,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掘金二胎政策红利,并购进入孕妇、儿童健康业务:公司先后收购海力生制药、杭州保灵集团、恩氏基因等企业,打造出覆盖孕妇保健、儿童用药、基因保存等多领域产业格局。2014年浙江海力生制药、杭州保灵集团(包括杭州澳医保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1.7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744万元、1618万元。伴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公司以维生素AD滴剂、保灵孕宝口服液等重点品种为基础,发展妇幼健康产业,基因保存和环境污染物检测成为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完成系列收购后,公司原有业务基础上布局孕婴保健产品及技术服务领域,能够为孕产妇及婴幼儿提供从孕期到婴幼儿期的全套健康解决方案。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23、0.26、0.31,对应PE为148.9倍、128.9倍、111.1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首次)。
风险提示:(1)公司治理结构风险;(2)市场激烈竞争导致产品降价风险。
中源协和:打造以“细胞+基因”为双核的全产业链龙头
中源协和 600645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朱国广,施跃 撰写日期:2016-01-05
事件:日前,我们与公司高管就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确立以“细胞”单核向“细胞+基因”双核的战略转变。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干细胞存储平台,其细胞存储业务覆盖全国2/3版图区域、3/4人口集中区域,细胞存储量已超过30万份,是国内名副其实的“细胞之王”。公司顺应“基因、蛋白、细胞”这一生命科技快速发展的主线,在“细胞”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基因”这一未来潜力核心业务,“细胞+基因”双核心战略将打开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成长新空间。
通过生命科技“6+1”模式拓展全产业链。公司以“6+1”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即以细胞为基础通过细胞存储、基因临床检测试剂、抗衰老化妆美容保健品、肿瘤免疫治疗、药业、信息化(互联网+)及产业并购基金来打通生命健康全产业链。1)公司干细胞存储种类全球最多,最新加入免疫细胞存储,是国内技术最好、规模最大的细胞存储平台;2)公司立志于建立基因测序设备、检测、试剂、基因解读和大数据库的五项综合体,建立以“基因、蛋白、细胞”为核心的大健康主轴;3)干细胞技术能使美容抗衰老效果获得质的提升,公司将利用干细胞技术推出若干个用于美容抗衰老产品;4)在细胞治疗领域,公司拟收购全国最大的免疫细胞治疗企业上海柯莱逊,柯莱逊在全国拥有超过30家合作医院,细胞制备覆盖区域最广,2015年前三季实现营收2.21亿元,净利润3839万元;5)公司在药物领域定位高端,只做创新药物研发,此外,公司成立中源药业,加强加快新药研发;6)面对精准化医疗的大健康数据,公司将通过合作实现网络化,同时推出“生命银行卡”服务,实现个人全年龄段的高端服务。
此外,公司设立了三个基金,即50亿并购基金+1亿生物治疗公益基金+5亿创投基金,通过该方式对产业链进行投资与整合。
定位大格局,外延扩张预期强烈。公司未来格局不再仅定位于干细胞存储,将积极通过产业合作与并购打通围绕干细胞存储的整个产业链,即将在基因检测与治疗、创新药物、免疫细胞治疗、美容抗衰老等一系列子产业链大有作为,使得公司不仅专于细胞,更能精于细胞。公司围绕双核心展开的全产业链外延收购预期强烈,公司将努力成为全球“细胞之王”。
估值与评级:由于公司外延收购及新药研发存在不确定因素,我们暂不考虑未来产品与收购标的业绩。由于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细胞库的不断获批建设,我们认为公司主营细胞存储业务未来三年将快速放量,收购执诚生物增厚公司业绩,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30元、0.61元、0.98元,对应PE分别为215、106、66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企业业绩或不及承诺;干细胞、二胎政策实际效果或不及预期。
利德曼:化学发光放量在即,生化诊断协同促增长
利德曼 300289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朱国广 撰写日期:2015-12-09
投资要点
事件:日前,我们与公司高管就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化学发光放量在即,带动业绩高速成长。化学发光是IVD行业最大的现金流,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从出厂口径计算,2014年化学发光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在整个IVD市场的份额约为30%。随着二级及以下医院覆盖率提高和国产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未来将保持20%-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自产化学发光仪CI1000在去年7月份上市,已进入301医院作为产品推广的样板,目前已销售40多台,预计全年将突破100台。代理的IDS化学发光仪可兼容化学发光、生化及凝血等多种检测项目,与CI1000在性能和客户群体上形成有效互补。
CI1000和IDS都能使用公司自研的30多种化学发光试剂,随着投放的化学发光仪器增多,将带动试剂迅速放量,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收购德赛扩充产品线,增强生化诊断竞争力。收购德赛进一步完善生化诊断产品线和提高市场竞争力。(1)产品线协同:德赛在外资品牌中排名前三,Hcy、特殊蛋白、脑脊液等特殊检测项目市占率处于前列,而且还拥有国际领先的免疫投射比浊试剂,在生化平台上做免疫检测项目,准确度高且成本低,契合医院控制成本的诉求;而公司生化诊断则以肝功、肾功等传统生化检测项目为主,与德赛特色检测项目能够形成互补。(2)营销渠道互补:德赛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实力强,对国内排名前50的医院覆盖率达到74%,德赛和公司的经销商数量都超过了300家,能够通过协同作用促进双方产品放量。
布局IVD全产品线,打造原料试剂一体化龙头。公司抓住生化诊断进口替代的机会迅速崛起,通过自产的CI1000和代理的IDS化学发光仪进入市场规模最大且高速成长的化学发光市场,负责Enigma基于分子诊断平台的POCT产品迷你实验室ML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覆盖了生化、免疫、分子和POCT技术平台,成为综合性IVD供应商。同时积极开发生化试剂原料,凭借价格优势能够实现进口替代,而且还能从源头控制质量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2015-2017年公司EPS分别为0.34元、0.42元、0.4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7倍、46倍、42倍。考虑到化学发光产品正处于放量阶段将带动业绩高速增长,收购德赛后生化诊断产品能够发挥明显的协同效应,且积极布局分子诊断和POCT产品,完成了IVD行业全产品线覆盖,原料和试剂一体化生产能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化学发光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生化诊断竞争加剧导致降价的风险。
科华生物:收购TGS100%股权,打造国内化学发光检测平台
科华生物 002022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杜舟 撰写日期:2015-11-09
事件:出资2880万欧元设立意大利公司,其中1880万欧元用于收购TGS100%股权。
控股TGS和奥特诊青岛,强化化学发光产品线。公司与AltergonItalia共同出资设立科华意大利公司,科华通过香港子公司出资2880万欧元占80%股权,AltergonItalia将人员、设备和奥特诊青岛公司作为诊断业务资产注入新公司,出资完成后科华间接持有TGS和奥特诊青岛80%的权益,其中TGS主要产品是基于化学发光的优生优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试剂,奥特诊青岛主要致力于研制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通过收购丰富了科华在化学发光试剂的产品线并与现有的化学发光仪器形成协同。
构建国内化学发光诊断平台,拓展全球市场空间。TGS是瑞士IBSAInstitutBiochimiqueS.A.的全资孙公司,2014年收入规模1603万欧元,净利润亏损17万欧,按照收购价格1880万欧元计算,TGS公司对应2014年PS倍数约为1.17倍,价格相对较低,公司核心产品是优生优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以及代理的相应酶联免疫检测产品,细分领域技术优势显著,销售网络覆盖欧洲,开拓科华的海外市场;奥特诊青岛的子公司是母公司的重要研发平台,产品以化学发光分析仪为主,目前尚无销售业绩,新一代产品后续有望加速上市;公司通过引入TGS的优势产品以及青岛奥特诊的技术,将全面建设公司的化学发光诊断平台,在科华现有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基础上市场地位有望大幅提升,预计TGS的优生优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试剂最快需要两年时间通过CFDA认证,TGS的欧洲业务预计于明年开始贡献利润。
方源资本定增后带来新变化,外延并购有望持续。今年大股东定增以来持续为公司带来积极变化:1、上半年引入明星管理团队,剥离真空采血管业务,收购四家控股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2、三季度成立香港子公司,打造国际收购合作平台;3、与康圣环球全面合作,作为客户深度绑定,并借助其检验中心建设经验布局该领域,后续股权合作可期。本次收购TGS明确了科华对外延方向和国际市场的态度,有望在化学发光诊断领域进行更多的外延发展。
IVD龙头,外延可期,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我国IVD龙头企业,受益于国家诊断试剂行业的高增长及进口替代,巩固国内龙头地位并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内生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升级,化学发光、分子诊断以及POCT有望继续拉动公司业绩增长;大股东方源资本的资源及资本运作能力有望带来公司实现突破性外延扩张。我们维持15-17年预测EPS0.69元、0.86元、1.05元,对应市盈率39倍、32倍、26倍,维持增持评级。
千山药机:定增近40亿元,打造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
千山药机 300216
研究机构:财富证券 分析师:汤佩徽 撰写日期:2015-10-19
事件:公司于10月13日晚间披露了非公开发行预案。
投资要点
拟募集资金近40亿元,助力公司多元化转型发展战略。公司拟以39.65元/股定向发行1008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98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股东长沙华福康投资有限公司拟以22亿元认购公司本次发行不超过5548万股股份,占总认购额的55%。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千山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超导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和智能电子血压计佛山产业基地项目、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项目,以医疗装备制造主业为根基、助力多元化转型发展战略。
布局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助推超导磁共振仪器国产化。2014年,我国核磁共振设备(MRI)总销量超过1100台,销售额超过70亿元,按销售额计算,超导核磁共振产品占比90%。目前,进口品牌的超导MRI 市场占有率超过90%,国产化空间巨大。在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方面,公司已经掌握了超导线圈、失超保护、超导接头与开关、液面计、悬挂、低温系统、压力容器、液态氦零挥发、无源匀场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实用的磁体设计软件,具备了核心部件产业化条件。随着公司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的生产,将有助于我国国产超导磁共振厂商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有望实现超导MRI仪器的进口替代。
聚焦慢病管理,打造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经确诊患者已达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公司拟建立以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中央中心、远程医疗及大数据中心、医疗器械及药品配送中心为核心的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平台,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300个“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区域中心”,预计每年为300万名高血压患者提供慢病精准管理的服务。
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打造的“慢病管理生态圈”服务主要分为信息采集分析、精准医疗服务、产品供应三个环节。其中,在信息采集环节,主要依靠远程诊疗、基因芯片检测、可穿戴智能硬件和检测设备等手段或设备实现,以可穿戴智能硬件、移动APP 以及中央大数据管理中心为载体,实现信息采集与存储、分析;在医疗服务环节,在分析所采集到的患者信息之后,为患者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全天24小时跟进和管理患者健康,时刻为患者提供服务、管理健康;在产品供应环节,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拥有智能配送中心,患者能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平台享受“就医、检测、监测、购药(器械)”一站式服务。
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建成后,主要收入来自基因芯片检测服务收入、可穿戴智能电子血压计销售收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开发药品销售收入以及大数据增值服务收入,盈利模式具备较好的前景。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5年EPS为0.49元,2016年摊薄EPS为0.50元。公司立足于医疗装备制造主业,向医疗器械领域转型。公司掌握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竞争力显著,且超导磁共振市场有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依托“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和“基因芯片及试剂研制”两大核心技术,打造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布局极具市场前景的慢病市场,看好这块市场的发展。鉴于公司39.65元/股的定增价格,同时公司业务已逐步向医疗器械领域倾斜,拥有基因芯片核心技术,且参考掌握基因检测核心技术同类公司的市场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85Xpe,目标价格为42.5元,考虑到目前价格较高,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建设不及预期;超导磁共振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达安基因:业绩稳步提升,布局IVD全产业链
达安基因 002030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张其立 撰写日期:2015-07-29
上半年营收6.27亿元,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收6.27亿元(+27.90%),营业利润5660万元(-18.61%),净利润6052万元(+0.57%)。营收保持较快增长说明公司业务拓展顺利,业绩不断提升;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是公司股票期权费用的摊销,导致管理费增加。虽然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但是公司业务提升明显,我们认为今明两年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拐点。
分子检测和基因测序双引擎,成就个体化诊断龙头 公司在分子检测试剂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PCR试剂、免疫诊断试剂、病理诊断试剂方面具有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卫计委今年1月公布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试点医院名单加快了国内基因测序业务的进程,公司是目前国内获批生产NIPT基因检测产品的两家企业之一,凭借在检测试剂和基因测序的双重优势,公司有望成为个体化诊断行业龙头。
打通仪器制造和医疗服务,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是国内IVD行业鲜有的全产业链布局标的,在上游仪器制造中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以及基因测序仪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此外公司还有多款生化分析仪。公司在全国有8个临床检测中心,并参与设立中山大学医院投资管理集团,积极介入下游的医疗服务领域,完成IVD全产业链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15-17年EPS为0.31/0.37/0.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3/118/9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诊断服务费用加大;基因测序政府监管态度。
更多"基因编辑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编辑技术概念股一览"...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中路股份(600818)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行车、童车、踏板车、健身车、机动车、助动车、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