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 注意趋同建设和创新 (2)
新材料产业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配套材料、大截面预拉伸铝合金、钛锆合金、钽铌铍合金、磁致伸缩材料、高性能纤维等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疗器械产业中包括高强度超声聚焦、高性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内的若干重要领域打破了技术壁垒,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第二,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批高速成长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开始涌现。
例如节能行业,注册公司大幅增加。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专家李清举说,“今年3、4月份期间,在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将近1000家,6月份进行的第三轮备案结束后,保守估计将突破1500家。到年底突破节能服务公司可能会突破2000家。”
李清举介绍,在节能服务行业,我国已经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脱硫公司。北京首创、上海环境集团、万邦达、合加资源、洪城水业、南海发展、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吉林森工、同方股份、众合机电、凯迪电力等都成长非常迅速。
在新能源产业中,则涌现出了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机、南高齿、惠腾和中复联众等一批风电设备整机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包括无锡尚德、保定英利、河北晶澳和皇明、力诺、桑乐在内的若干光伏和太阳能热利用大型企业,其中,尚德、英利、晶澳和天合的企业规模已进入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的前10名。
同时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了若干从事零部件生产、服务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集群。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深圳、长株潭、西安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均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自2009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目前,全国多数省(市)已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具体规划部署,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同时,近年来还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例如,在宁波、大连、连云港等地初步形成了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趋同且掌握技术制高点不足
专家认为,从已经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省市来看,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出现各地争相上马、投资过热现象,这些现象值得警惕和关注。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前地区工业转型升级正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旧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改变,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必须要抑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推动工业增长的新动力,为防止增长速度受到影响,又难以下大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因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区首要选项。”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陈耀说。
陈耀认为,加强总体性规划是避免趋同趋势的必行之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布局必须立足于各地区自身条件和优势,科学合理定位,差异化分工,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避免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方新一轮的投资冲动而导致的低效率重复建设。”
此外,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部分领域的技术得到了一些突破,但掌握的技术制高点还远远不够。报告指出,一方面,在新的产业竞争领域,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这为中国工业企业提供了稍纵即逝的“机会窗口期”。另一方面,中国工业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掌握不够。根据OECD的最新统计,2004~2006年间,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分别掌握了纳米技术领域43%、17%、10%和3.7%的专利,约占到全部专利份额的大约3/4,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掌握的专利微乎其微。
对此,部分专家建议,应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政府、行业协会和同业联盟建立的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从国外经验看,政府、行业协会和同业联盟是从事共性技术开发的主要力量,而企业只是共性技术的使用者。共性技术平台的缺失,导致了我国企业技术学习难度加大,技术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延缓了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进程。”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政府属研究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R&D经费支出数据,工业和制造业占研究机构R&D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仅为2.29%和1.91%,该比例与中国的工业规模严重不匹配。
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 注意趋同建设和创新 (2)"...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