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时代结束了 草根还能像他一样逆袭吗?
撰文|蜜姐
最近,各大新闻都在刷屏刚退休的李超人往事。有观点在说,李嘉诚后再无李嘉诚,对这个观点蜜姐还是不太赞同的。
据近期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今年上榜的全球首富,有69%完全白手起家,22%部分白手起家,9%继承财富,这也是胡润研究院发布富豪榜以来,全球前10名都是白手起家的。其中大多数上榜的中国十亿美金富豪是白手起家。
在此之后,令中国女性较为兴奋的是,胡润又发布《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全球有102位白手起家十亿美金的女富豪,其中超过一半的女富豪来自中国,占全球63%。
同是白手起家,这个时代并不比李超人那个时代差,尤其是在年龄上,如李嘉诚一样,工作78年,能成为第二个李嘉诚也不是没可能的。
当然,这是乐观且理想主义的想法,毕竟在创业这条路上,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人生也像是场创业旅途,不确定性太多了。
但是否能像他一样最后逆袭,实现财富自由,甚至迈向更高层次的,乃至问鼎财富宝座。蜜姐想起高中历史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优秀人士的习惯大抵相似,平庸的原因却各有不同,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就得逼着自己养成他们的优秀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 李嘉诚能连续29年蝉联香港首富,坐拥360亿美元净资产,凭的是什么?
01
年轻时挣钱,三十岁以后理财
李嘉诚的三个理财心得:三十以后再重理财;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财要先难后易。
仿佛是北宋文豪苏轼开了这乱编名人名言的先河,自己编几句就套在某个名人大咖身上,说是其至理名言。巴菲特、马云、李嘉诚甚至鲁迅都成了被“名人名言”的重灾区,蜜姐无从考证这三个理财心得是李嘉诚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说的,但对比李嘉诚的人生,仿佛正印着这三个心得。
关于三十以后再重理财,有人这样解释,“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
李嘉诚开始工作始于12岁,20岁以前,他从茶楼“跑堂仔”做起,后来又去舅父经营的钟表行当学徒,1945年,因为听说推销员挣钱多,他便离开可以依靠富商亲戚过得个小富即安生活的钟表行,去了家塑料贸易公司工作。
在他20岁以前,就晋升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管理着两三百工人和20名写字楼职员。则使得他,真正做到了“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在塑料公司,他每天工作16小时,他的生意额比排第二名的同事多出7倍。
20岁以后的1950年,李嘉诚利用多年积蓄以及亲友筹来的5万港币,办了长江塑料厂,开始了创业之路,开始努力赚钱和存钱,30岁以前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到30岁那年,他意识到香港地少人多,便开始涉足房地产,投得香港北角及柴湾用作建厂的地皮,也开始将部分资金投资华尔街上市公司股票,重视理财和资产配置。
第二个理财心得“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人简短概括为,“要想投资理财致富,你必须经过一段非常漫长时期的等待,才可以看出结果。”而他在获得“塑料花大王”美名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布局房地产事业了。
当时的香港房地产因一系列郑智因素和金融原因,房价一跌再跌,可他动用所有资金大量购入房地产。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可以算是非常漫长的等待之后,香港房地产价格终于回升,而李嘉诚从中获得了200%的利润。
第三个理财心得,“理财要先难后易”,最浅显的道理是,“赚第二个1000万要比第一个要简单容易的多。”
图.李嘉诚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 图片来源 | 商业周刊中文版
李嘉诚28岁的时候跻身百万富豪之列,而在此前,他工作了16年,长江塑料胶厂创办了6年,后来就开启了“李超人”仿佛开挂的财富人生,走出香港,叱咤大陆,放眼全球。
02
李嘉诚的知进退
网上有很多人总结了各种李嘉诚成为“李超人”的各种原因,蜜姐非常认同其中的一个观点——他知进退。
“他是一位堪称完美的资产交易者,”《亚洲教父》和《亚洲模式》作者乔?斯塔威尔(Joe Studwell)曾这样评价李嘉诚,他是一位堪称完美的资产交易者,“每当他出手买入某项资产,它肯定无比划算,而一旦售出,那肯定是个再好不过的价格。”
如何知进退,这便是,李嘉诚懂得在划算无比时大胆购入,比如50、60年代,当香港房地产市场一跌再跌时,他选择All in,进军房地产32年后,成为了“香港地王”。
当然,乔?斯塔威尔在他那本《亚洲教父》里,也把李嘉诚黑出了翔。李嘉诚一直标榜自己的白手起家。其实,李嘉诚和一般白手起家的草根不同,他真的顶多算是中产阶层滑落家庭的一个代表,从小生在书香家庭,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母亲大家闺秀,父亲是小学校长。只不过逃难到香港,父亲来自小学校长的经济收入被切断,家庭陷入窘境,后来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的父亲病逝,家庭便一落千丈。
而对于他一手创办的第一家公司——长江塑料厂,乔?斯塔威尔表示,启动资金里,有其老丈人,他那个富有的钟表行舅舅的出资。可是就这一点,乔?斯塔威尔大概还没看过中国古典小说《西厢记》,张生当年要迎娶崔莺莺,可不是件多么容易的事,而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李嘉诚和其表妹——后来的妻子庄月明身上。
李嘉诚曾说,他始终信奉一个营商哲学:唯有具备足够的资源,你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新机会。
说他知进退,说他赶上了好时候,说他每次投资都恰如其分地踩在了适当的时机上,运气仿佛是他成功的不二法门。但他能有这样的好运,凭的是过人的判断力和商业嗅觉,而这些稀缺的品质来自于平时的生活习惯和信息积累。
而这些来自于他一直坚持的清教徒般严格自律的生活习惯,无论几点睡,一定是清晨5点59分闹钟响后起床,随后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再去办公室。睡觉之前,无论有几个小时的睡眠,必须得看书,晚饭后一定要看20分钟左右的英文电视,还得跟着大声说。
被人常说的一个例子,他成为香港塑料花大王,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正是因为他在长期坚持看的行业内杂志——英文版《塑料》上发现了一则关于某意大利公司利用塑料花倾销欧美的消息。他随即作出判断,这个市场一定会火,便开始自主研发,后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工厂,大量内销和外销令工厂的年利润猛升到千万港币。
他的知进退,除了对时事(包括郑智)有着几乎精准的判断外,在商业投资上, 他可能是是最保守的投资家,因为对现金流有着异于常人的重视,投资前,他始终坚持研究各种年报财报;在人情世故上,他的尊重人且谦和的事迹常常为大陆媒体称赞,诚信则是其最大的法宝。
也许,我们不一定最后都能成为第二个李嘉诚,但他这些习惯和品质,确实也是很多成功商人所具备的,只不过,他过得更加清教徒些。还是那句,如果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就得逼着自己养成他们的优秀习惯。
更多"李嘉诚时代结束了 草根还能像他一样逆袭吗?"...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雷曼股份(300162)
投资亮点 1、2016年8月19日,公司披露了现金收购华视新文化股权的公告,公司拟以38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