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票打折引热议 “铁老大”加速市场化
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网日前刊登公告,对全国范围内556个车次空闲卧铺执行优惠票价,对京沪、京广高铁共计90个车次的部分票价实行优惠。消息一出,“火车票打折”成为近期网络的热搜词。
硬卧折后价与硬座价格挂钩 G字头动车多为八折
“卧铺打折的幅度,是按硬座票价为基础测算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经济日报》的记者表示。
据12306网站刊登的《关于2014年短途卧铺优惠有关事宜的公告》,票价优惠程度与里程和对应的硬座票价挂钩,分为200公里内硬卧、200公里至400公里间硬卧及软卧票价等计算方式。这些优惠车次运行时间基本都在4个小时左右,价格打折后,硬卧与硬座的价格仅相差20元至30元不等,部分长途列车的优惠可逾50元,行程越长的车次优惠越明显。
另外,根据12306网站《关于2014年上半年京沪、京广高铁部分G字头动车组列车商务、特等、一等座实施特惠票价的公告》,在铁路部门所列出90趟特惠车次中,只有G205次(北京南到南京南)对应的G206(南京南到北京南)打7折,其余车次均打8折。
虽然公告中没有提及二等座打折,但记者查询发现,二等座首次列入打折范围。以4月14日G205次为例,其二等座票价为310元,相比原价443.5元是打了七折;一等座票价为524元,相比原价748.5元也是七折优惠。商务座仍是原价。
优惠多在非高峰时段 乘客反应褒贬不一
这一消息引发了乘客的不同反应。有人为“铁老大”向“贴心大哥”的转型点赞,但同时也有人对打折的时段、车次和力度提出了质疑。
毫无疑问,火车票打折,让乘客买票更加便宜,对乘客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网友“雾光灯”说:“铁老大终于挪动了改革之步。国家前进的浪潮又改变了一个国企顽石。”有网友评论说铁路老大更像一个公司了,放下了身段。
另一方面,质疑的声音也层出不穷。根据两份公告,打折仅限非高峰期,其中短途卧铺优惠的时段不包含9月30日-10月7日的国庆黄金周,京沪、京广高铁G字头动车组特惠日期除五一、端午小长假外,优惠时间集中在周一到周四,周五至周日的车票则不在优惠时间内。
另外,在打折的车次方面,记者查询发现,打七折的G205次晚上8点从北京南站发车,到达南京南站已经是23点46分。G206晚上8点从南京南站发车,到达北京南站时间为23点45分。到达时间太晚有可能是其打折幅度最大的原因。
还有网友认为,无座票价格不变,仅是部分车次部分路段优惠,这样的优惠不实惠。而且对于大家长期呼吁的无座票打折等问题,铁路总公司始终回避,并没有做出什么让步,让这样的优惠似乎诚意不大。仅从目前打折车次车票销售情况看,尚无法判断票价打折之举是否成功。
火车票淡季打折或成常态 “铁老大”跨步走向市场化
火车票淡季打折会不会成为惯例?多位业内人士对此持乐观态度,随着铁路市场化运营的深入,卧铺车淡季出现不同的折扣。
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票价实行淡季打折,是铁路政企分开后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探索营销票价策略。试行客票浮动定价,实际上反映了铁路总公司正在采取措施,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和经营机制,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事实上,火车票打折在几年前就在一些线路和时段实行过,并不算新闻。早在去年7月至8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就将京广、京沪高铁部分动车组列车的商务座、特等座和一等座票价按不同时段打折优惠。虽然由于时间限制和打折幅度等原因,效果不甚理想,但此举确实迈出了票价市场化的第一步。
此次,铁路总公司将打折作为全国性政策公布,还是引发了热议。在铁总发布的《关于2014年短途卧铺优惠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开篇就提到“为适应旅客需求,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部分旅客列车末端空闲卧铺执行优惠票价”,这句话说明,铁路部门开始根据运力调整票价,顺应市场需要,更加遵循市场规律。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工信部高级工程师徐祖哲认为,火车票一改多年以来雷打不动的价格,显示了铁路部门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迈向市场。无论今后火车票优惠力度能否增大,优惠是否常态化,重要的是,这次打折让多年的探讨和期待变成了现实,受惠的是众多乘客。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铁路总公司顺应大众呼声、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中华铁道网评论员王婷认为,火车票价折扣是铁路发展市场化改革路上的重要一步,显示出铁路总公司在调整运能,最大程度挖掘潜能。
上一篇:农村养老呼唤消费意愿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