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认为,如果城市建馆有相匹配的会展数量和质量做支撑,是应该鼓励的,但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拉会展,就先建一个会展中心,把硬件做漂亮了,再想把会展引过来,甚至自己再办一些会展。
张凡对新金融记者说,前几年南方某个地级市在建了新的展馆后,政府担心空置率太高,就要求每个政府部门都要在新展馆举办个会展。近年来,业内人士关于展馆数量太多造成资源浪费的呼声不绝于耳,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各省(区、市)会展场馆现状大摸底调查通知,意在摸清各地展馆资源。但地方建馆热潮非但不退,且向面积超大(1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外观美轮美奂、内部装修豪华方向发展。张凡发现,这样规模档次的展览馆一般选址于城市新区。
他认为,城市建馆的目的是多重的,而动机之一来源于“土地财政”的诱惑。他指出,在城市新区内,地方政府联合房地产公司开发以会展中心为“招牌菜”的商业地产项目,既能通过旅游、酒店等其他项目平衡掉单一经营展馆的风险成本,还能提高周边地块的升值空间。
较劲
争的是经济,也是政绩
武少源发现,我国现阶段任何一个城市展览和会议两项直接收入总和都没有超过其GDP的1%。“但很多城市非要把一个占GDP不到1%的产业冠以‘会展之都’就说明,这更像一个形象工程。”
全国性“建馆热”也折射出地方政府争相发展会展产业的雄心。在网络上搜索“会展之都”,近十个城市名映入眼帘,这些城市或以此为标签,或正在部署蝶变规划。
2010年我国会展项目为5040个,在展览会方面,东部较发达地区展览面积占全国2/3,“北、上、广”约占到1/4。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杜长征曾对媒体表示,展览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多个展览中心城市。
由于会展资源的稀缺性,目前会展业的竞争将从会展场馆间的行业竞争逐渐转变为城际之间的竞争。这种城际竞争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上、广”之间展开,三市对于汽车展的举办权互不相让,国家有关部门希望集合三地资源办大一个大展,但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近些年,国内大型巡回展并没随着整体会展项目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为了争得“大展”,不让“大馆”空置,各地政府竞相撒钱,包揽配套服务,以高规格吸引。张凡曾在相关博文中谈到,面对盛情,国内大型巡回展的主办方自然高兴不迭,身价陡涨,要价不菲。由于吃透了地方政府的心思,这些大型巡回展很少愿意长期落户某地,而是逐利思迁,巡回不疲。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城际之间的竞争。
城际之间的会展争夺战,是南京招展面临的最大压力。南京市会展办常务副主任夏鸣曾对媒体表示,近一两年,南京周边城市有近10个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馆投入使用,相比之下,南京曾经的场馆优势已不明显。另外,各地方对展会补贴也在加大,有的城市开具的条件远远超过南京所能提供的范围。比如,南京已举办过两届的台湾名品交易会,在2011年,国内将有10多个城市都在进行这个同样展会的招揽活动。
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常常为了一个会议、展览争夺好几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指出,争办大型国际性会展项目城市之间竞争很激烈,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想争取到中央资源,甚至是国际资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决定的。“争来之后,城市知名度高了,相关工作就好开展了,结伴而来的还有GDP增长和政绩显著。”
地方政府看好会展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会展业经济的拉动系数为1:9”,这个经济理论,即展览业每收益1元,可带动餐饮、住宿、零售、旅游等相关产业收益9元。
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会展都有如此好的拉动效应。张凡认为,如果只是小型展销会,不能吸引城市外的游客参观,那么对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拉动效益就无从谈起。南京大学教授黄繁华表示,会展经济在国外的贡献率一般在1:10,我国只有1:5左右。所以这种拉动不能冠以“1:9”大而化之地讲,而应该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给出相关数据。
上一篇:药企过渡期再加两年 新版GMP杀伤力“被削弱”
下一篇:白酒自造“超高端”概念动辄飙千元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