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财股网客服
首页
核心
但实际上,套保和投机是不能够完全区分的,并且如果判断错误,其风险亦会很大。据深圳某期货公司人士透露,8月末,上海一家券商利用股指期货做套保交易,其方向是做空沪深300近月合约,但市场却出现反弹,该券商损失巨大。
目前的对冲基金还只能被基金公司开发。私募机构由于特殊法人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细则尚未出台,尚不能参与。
“比如这两天,如果能够利用股指期货做套保,那么将会规避加息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军说。
9月16日,沪深300大跌55.4点,该指数两天跌幅已经达到了3.62%。而对多数投资者而言,规避这个风险的措施只有一个,就是空仓。因为市场上还没有可供投资者公开购买的对冲型产品来对冲风险——尽管有些私募投资公司自称对冲基金。
但是近期,在股指期货开通5个月后,一些对冲产品的问世将开启国内对冲基金的序幕。继易方达基金8月30日宣布成立第一只对冲型专户“一对一”之后,汇添富基金公司和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于9月15日拿到了股指期货交易编码,分别开展“一对一”和“一对多”业务。
然而,中国的私募投资公司仍然在苦苦等待特殊法人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细则。在投资市场的特殊法人中,私募和保险至今未被明文允许投资股指期货。曾军介绍,如今他也只是用自有资金尝试套利交易。
中国对冲基金起航
运行一年来,舆论对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的运作更多的是负面评价。
一个月前,即8月中旬,媒体对基金“一对多”运行一年来盘点时发现,基金“一对多”这一年来的运行状况并不乐观。以8月13日这类产品的净值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净值数据的47只产品中,年内亏损数量达到了24只,超过50%。这47只产品中,还有19只产品净值在1元之下。
另有媒体对这些产品的收益率进行年化处理,发现它们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0%,低于上证指数涨幅1.59%,低于同期公募基金平均涨幅16个百分点。
近期,“一对多”凭借市场的反弹,其净值也水涨船高。根据投资者自行披露的42只“一对多”产品的净值数据,截至9月10日,年内发生亏损的产品数量只有15只,亏损面只有35%,但当中仍有8只产品的净值在1元之下。这些亏损的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仍然难以接受。在一些财经网站的论坛上,亏损的投资人频频发出抱怨,因为他们购买这类产品的时候,是冲着绝对收益而来,极度厌恶资产损失。
“基金公司一对多产品的投资人许多是从公募基金转过来的,其投资思维可能受到公募投资的局限。”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这样看待“一对多”出海一年的表现。
首年不利,这让一些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在发行上遇到了困难。甚至出现发行规模不足5000万元,发行失败的案例。
这同出海第一年遭遇金融风暴的QDII基金有些类似,由于QDII出海首战就遭遇净值重挫,除2007年第一批产品外,之后的产品发行较之A股基金更为困难。因此,鹏华基金正在发行的QDII基金就采用FOF(投资海外基金)就是期望另辟蹊径实现出海成功。
而对于“一对多”这个满岁产品而言,也需要另辟蹊径。“对冲基金”成为承载基金公司私募业务的工具。
7月7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这为基金公司开发“对冲基金”打开政策之门。
8月30日,易方达基金签订了一份采用对冲基金策略的专户“一对一”协议,已由易方达、客户和托管行完成了三方会签并已向证监会报备。
9月15日,汇添富基金和国投瑞银基金表示都在相应期货公司签订股指期货开户合同,并向中金所申请了股指期货交易编码。前者开发“一对一”专户产品,后者开发“一对多”专户产品。
上一篇:市场仅剩5只保本基金 股指期货成救命稻草
下一篇:两基金梦断*ST国通重组预期
投资亮点 1.化工行业,资源优势明显,公司是产业链最为完善的电石法PVC企业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