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谁跑在前面?
2020年,全球经济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之下,中小微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是今年又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疫情冲击,处境更加艰难。
保中小微企业对保就业、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并取得不错成效。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速28.4%,较各项贷款高15.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
在全国银行业发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大背景下,哪些银行的支持力度最大?哪些银行的增速最快?不同类型银行之间有何差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又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从国有大行2020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距离完成这一目标不远了。
8月14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到,6月末,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4.6%。1-6月,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27%,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43个百分点,通过发放信用贷款、承担或减免信贷相关费用等措施,降低小微企业其他融资成本0.64个百分点,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合计下降1.07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8月25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到7月末,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3.57万亿,较上年末增加9651亿元,增速37.1%,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家大银行今年增速要在40%以上,我们认为完全有信心来超额完成这个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在上半年已经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的任务。据农业银行2020年半年报,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61.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8.35亿元,增速46.2%,高于全行增速37.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在国有大行中,贷款增速排名第一,贷款余额仅次于建设银行,排名第二。
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来看,建设银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是唯一一家余额在万亿以上的银行。建设银行2020年半年报显示,于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2,589.0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957.54 亿元;当年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1%。不过,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在国有大行中排名倒数第二,环比去年末增长30.7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排名第三的是邮储银行。截至2020年6月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566.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4.27亿元。报告期内,累计投放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8.32%,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较上年末增加6.67万户。值得关注的是,与建设银行一样,虽然邮储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排名位居前列,但贷款增速相比去年末仅为15.83%。
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排名第四、第三。半年报显示,2020年6月末,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99.2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4.08亿元,增长35.7%。客户数53.1万户,增加10.8万户。当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15%,比上年下降37个基点。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排在第五、第六名。截至2020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254亿、2147.20亿;交通银行增速为30.97%。虽然中国银行的贷款余额排名靠后,但发展势头较猛,该行以39%的增速位居国有大行第二名,距离完成40%的目标仅差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国有大行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存有差距,但增速方面水平相当,环比去年末基本都是在30%以上,很接近“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的目标。从半年报来看,国有大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其线上业务以及产品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这不仅体现在小微企业在线上就能便捷地获得贷款,还体现在普惠业务风控能力的加强,让银行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状况。
如,邮储银行在获客方面,全面梳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合规审查、 风险识别、贷后管理环节,聚焦小微企业贷款“标准、快捷”的特点,优化信贷业 务流程,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风控方面,依托工商、司法、征信、税务、发票等数据,优化贷前自动评价模型,完善自动风险预警和“触发式”贷后检查功能,进一步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和银行扩大服务小微企业网点也有着很大关系。如,建设银行累计组建普惠金融(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小企业中心252家;中国银行也在扩充普惠金融信贷发起重点网点数量;农业银行建立总分两级普惠金融专营机构体系,打造1000家总行级和900家分行级专营机构,全面提升基层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8月22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国有大型银行在资金、网点、技术和客户等方面有良好基础,发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独特优势。特别重要的是,一些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领域既有效挖掘了潜在需求,又明显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如今年3月,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成功突破万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这在传统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
股份行平稳增长,城商行增速迅猛
A股上市的股份行中有9家银行披露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数据。
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维度来看,招商银行以4869.15亿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民生银行,截至2020年6月末,小微贷款总额4740.7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4250.84亿元。位列第三名的是平安银行,2020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71.11亿元,在全行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9.5%。
虽然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方面位居前三,但若从增速角度来看,排名却处于最后垫底的三名。其中,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环比去年末增速分别是6.64%、7.41%、7.73%,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业贷款环比增速排在前三的银行是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环比去年末增速分别是15.08%、13.19%、13.14%。这三家银行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1788.30亿、2310.12亿、1133.03亿,排名分是第四、倒数第三、倒数第一。
整体来看,9家股份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集中在1000亿-5000亿范围内,平均规模约为2500亿;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6%-16%范围内。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约在2000亿以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10%以上。
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城商行受限于自身的规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大多不足500亿,但环比增速并不逊色。其中,上海银行在银保监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口径下,环比去年底增速达48.42%,超过了农业银行46.20%的增速。另外,西安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环比增速分别为23.87%、22.40%、19.04%,均超过了上述股份行以及交通银行的小微贷款增速。
在上市城商行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最高的城商行是江苏银行,余额规模达764亿;紧随其后的杭州银行(口径为小微金融条线)666.43亿;余额最低的是西安银行,规模约为52.7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在小微贷款用户数方面表现十分突出,截至2020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户数84502户,远超其他有数据披露的上市城商行。
以股份行为代表的中型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量规模较大,体制机制较灵活。与国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有更多中小企业客户,是国有大行之外,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但在加大信贷投放过程中,股份行面临着更大的可贷资金来源约束。为此,监管部门推出了一些激励股份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举措。
如,3月13日,央行决定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并且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小银行差异性优势明显
如果说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行是服务民营、小微的骨架,那么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则是毛细血管,努力触及身体的每个部位,虽然每家机构在小微信贷上的规模都不大,但在下沉金融服务、支持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73万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包括邮储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分别是3.75万亿元、2.23万亿元、1.84万亿元,占比分别是31.04%、17.30%、14.64%。而贡献最大的是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55万亿,占比约35.44%。
有观点指出,银行资产规模大小不是关键,中小银行业也可以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中小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具有独特优势。如,中小银行本身就是服务本地、服务小微的,在投入度、精力、服务意愿等方面,更能做好本地的客户服务。另外,中小银行在业务转型、科技联动等各方面的转型速度相对较快,能在细分市场迅速培养起自身的专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在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中表示,自2020年6月1日起,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最新央行评级1级至5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进一步激励了它们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这些年我们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时候,各方反映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很难获得信用贷款。从掌握的数据看,国有大型银行信用贷款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但是中小银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比例比较低,估计不到10%。针对这个问题,文件提出,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使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明显提高。
为更好地激励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邹澜在6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地方法人银行,也就是中小银行给予其办理延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从现在的宏观统计数据看,激励的贷款金额接近4万亿元,带动延期的本金达到3.7万亿元,这是一个预计。”
中小银行利用贴近社区、贴近企业的优势,努力深耕细作,互联网银行的数字化信贷为上千万户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在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看来,中小银行分布比较广泛,扎根基层,天生具有普惠的性质,说一句通俗的话,“小银行要傍大款也傍不上,他们只能服务小企业,所以天然具有普惠性。”
新趋势:落实尽职免责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3万亿,同比增长28.4%。有贷款的户数2363.3万户,比年初增加了251.4万户,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比2019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了0.76个百分点。
贷款量、户数增加的同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8月25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1-7月份,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中,首贷户160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在他看来,解决小微企业首贷难,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抓手:“一是解决缺信息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打通金融信用信息和政府公共信息、企业信息,在各地推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有的是以省为单位,有的以地市为单位。二是解决缺担保、缺抵押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动政府性担保机构发挥作用,提高政府性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覆盖率。”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6月30日,普惠小微贷款不良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达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对此,李均锋表示:“总体上还是在我们的不良容忍度之内。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明年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对增加的不良贷款,银保监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能力和工具,来应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压力。”
以前,银行基层人员在实际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比较大,造成了不敢贷、不愿贷、多贷不如少贷的局面。为此,人民银行强化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要求。目前,多数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了“能贷愿贷会贷”的机制,减轻了银行基层信贷员工的后顾之忧。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不仅因为银行服务理念转变,更关键的是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大幅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我们鼓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加强与互联网银行合作,让政策性银行为互联网银行提供更多转贷款资金,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对于未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等八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中表示,要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做实普惠金融事业部“五专”机制,单列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专项信贷计划,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改革小微信贷业务条线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要不低于50个基点,中小银行可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或经济利润补贴。
本文摘自《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该报告已经于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开的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对外发布。)
上一篇:闪崩股不断 2.7万股东'被埋' 有最大亏损34.87%!
下一篇:脸书遭反垄断大棒或被“肢解”
更多"增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谁跑在前面?"...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豪悦护理(605009)
投资亮点 1.豪悦护理成立于2008 年,是国内个人卫生护理用品领域领先的制造商,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