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2024.1.29)
1月29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证监会1月28日消息,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以投资者为本 夯实中国资产信心之锚
当然,信心的稳固还需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定价一定是以资本回报率为中枢的,夯实中国资产信心之锚的关键是提升资本长期回报率。”投资机构人士普遍认为,这离不开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以及中长期资金稳步流入。
政策聚力 护航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契合资本市场运行本质。未来,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加大对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行为的打击力度等制度设计,将形成“以投资者为本”的强大合力,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和功能正常发挥。
逾千家公司预告去年业绩 六成报喜
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19时,已有102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609家公司预计业绩增长,预喜率约60%,其中预增367家、扭亏125家、略增105家、续盈12家。265家上市公司预计2023年净利润至少翻倍,其中丽江股份暂时坐上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业绩预增王”的宝座,其净利润预增幅度下限超过57倍。超百家上市公司预计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包含1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中远海控、京沪高铁、立讯精密分别以735亿元、270亿元、238.59亿元、108亿元、107.67亿元,暂居净利润排行榜前5名。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今起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
据中国证监会1月28日发布的消息,证监会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施行,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施行。
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持续恢复 2023年数据显示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国家统计局1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降幅比2022年收窄。其中,超六成行业全年利润实现增长,七成行业利润呈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2023年全年的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比2022年收窄1.7个百分点,当月利润自2023年8月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
以投资者为本擘画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中国证监会上周两提“以投资者为本”。1月25日至26日,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召开,将“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摆在监管工作的重要位置。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首提“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TLAC债券发行有望开闸 将提升我国金融系统稳健性
我国首只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有望面世。日前,中国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拟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证券时报
证监会加强融券业务监管 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证监会表示,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的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融券效率限制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出通知,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
稳市场稳信心举措 有必要成熟一项推一项
推进改革需要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稳市场、稳信心举措有必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上周,监管部门形成了稳市场合力,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到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到央行宣布降息降准,再到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的全面部署,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注入“强心剂”。特别是证监会周日发布的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及时落地了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的部署。市场期待着后续更多务实举措陆续出台,成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动力。
以“双支柱”支撑“双目标” 久久为功建设强大央行
纵观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的职责定位,主要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也将上述要求写入人民银行法。因此,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既是人民银行法定的两大中心任务,也是我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双目标”,而“双目标”的实现则离不开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支撑。不过,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并非一时之功。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所说,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长期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基本逻辑,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基金风格漂移弊端丛生 业界呼吁完善考核机制
四季度风格漂移继续,绩优基金也不能免俗。随着四季报的披露,基金的最新持仓再一次浮出水面。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基金的风格漂移现象受到多方诟病,多只基金的重仓股仍体现出了明显的漂移特征。近年来,A股市场行业和板块的快速轮动加剧了基金经理的业绩压力,部分基金为了追求短期高收益而背离了长期投资的原则,加剧了基金风格漂移现象的发生。业内人士认为,要减少风格漂移现象,需要业内机构共同努力,从中长期视角出发,设计合理的考核机制,提升公募基金产品的业绩稳定性,规范风格漂移问题,提升产品持有体验。监管层面,应加强对基金风格漂移的监控,要求投资经理按照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
证券日报
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 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1月28日,证监会宣布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市场人士认为,两项举措为融券戴上“紧箍咒”,有助于稳定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证监会逆周期调节工作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能够更好地稳定投资者的预期和信心,助力市场逐步走出底部区域。
稳市场稳信心的一大有力举措
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正持续落实到行动中。1月28日,证监会表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同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称,自2024年1月29日起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多项新举措值得期待
市场人士认为,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需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标准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通行标准看齐,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同时,吸引境外投资者和机构,提升国内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
期待更多注销式回购 让股价更具“含金量”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将回购股份用途由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究其原因,是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做出的决定,以提升每股收益水平,提振投资者信心,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期待A股市场能出现更多注销式回购,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能主动进行股本“瘦身”,让股价更具“含金量”,体现回馈股东的诚意,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同时,也期待注销式回购能形成机制化、常态化,诚如监管部门所言:“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
上一篇:今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2024.1.26)
下一篇:今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2024.1.30)
更多"今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2024.1.29)"...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